宣言·建党100年 齐鲁问初心丨血砺忠诚冀鲁边
··
大众报业记者 张海峰 张双双 贺莹莹 郭华春
(大众报业记者 张海峰 张双双 贺莹莹 郭华春 摄制)
【红色微党课】
1937年“七七”事变后,冀鲁边区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将河北省津南地区的部分县与山东省北部的部分县合并建立起来的一个抗日根据地。因位于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北部接壤处,所以称冀鲁边区。冀鲁边区,地处津浦铁路以东,黄河以北。它的南北两端紧逼日本侵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据点济南和天津,东面濒临渤海湾,徒骇、马颊、鬲津等河流横穿其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冀鲁边区是山东抗战初期形成的6大战略区之一,是全国为数不多坚持下来的平原抗战根据地之一。冀鲁边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创下了山东抗战史上的“四个第一”:第一个抗日民众团体和武装、第一个农民抗日武装起义、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第一枪。这里对日伪作战近千次歼灭敌军数万人,90多名县团级以上干部,10多万军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4年1月,根据抗日斗争需要,山东分局决定并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冀鲁边区党委与清河区党委合并为渤海区党委;冀鲁边军区与清河军区合并成渤海军区。英雄的冀鲁边军民在渤海区党委的领导下,继续开展抗日斗争。
抗战胜利后,这里成为解放战争的大后方。5000多名干部南下,输送了17万人参军,出动了82万人支前;渤海军区教导旅8000子弟一路西进,后就地转为新疆建设兵团,为解放大西北、屯垦戍边作出了卓越贡献。
鲁西北的乐陵市是中国有名的金丝小枣之乡,除了红彤彤的小枣,这里还有一张更加闪耀的红色名片——冀鲁边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曾有无数英雄儿女在此抛头颅、洒热血。岁月如流,抹不去这深深印记,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大孙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常大娘之家、北海银行旧址……多达30处以上的革命纪念馆和旧址,人们循着先烈足迹抚今追昔,感受“敢为人先、大爱为国、不屈不挠、团结奉献”的冀鲁边革命精神。近日,记者再次踏上这方英雄的热土,走进那段血火交织、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枣乡起风云
三月的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入口牌坊上“枣乡红韵”四个大字分外鲜明,自2015年开园,已有超过160万名参观者到此参观。
乐陵市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宋秀利介绍,从地图上看,冀鲁边区东临渤海,南濒黄河,西接津浦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靠近北京、天津、济南,处于“雄鸡的咽喉”要塞,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为兵家必争之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怀揣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理想,津南和鲁北地区的张隐韬、刘格平、贾乃甫、李竹如、贾震等早期共产党人在这一带建立党支部、传播先进思想、开展革命活动。
冀鲁边根据地的诞生发展与抗日战争密切相关。“七七事变”后的第八天——1937年7月15日,共产党人马振华、邸玉栋等人在乐陵县旧县镇(今属河北盐山县)组建起“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8月13日,中共乐陵中心县委书记杜步舟在乐陵县黄夹镇发动了黄夹农民抗日武装起义;10月,救国军成立了乐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当月,共产党员韩国珍等率领抗日武装在乐陵东北一带枣林里迎头阻击侵华日军。
这时,中共山东省委派干部于文彬来到冀鲁边地区,建立了中共冀鲁边工委,隶属山东省委管理。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派兵去山东”的伟大号召后,1938年先后有129师津浦支队、115师永兴支队,特别是萧华率领的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等3支八路军主力部队来到冀鲁边,开创了边区抗战的新局面。至1939年,冀鲁边区抗日武装力量已由原来的不足3000人发展到近2万人,成为山东6大战略区中,主力部队发展最快、人数最多的一个区。
“娃娃司令”萧华来到冀鲁边区时不过20岁出头,这里至今流转着他的许多动人故事。从1938年9月到1939年9月,萧华先后组织各类战斗177次,歼灭日伪军5700多人,扩大和巩固了根据地。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任命的乐陵县长牟宜之亲眼目睹了八路军坚决抗日的事实,在萧华的教育引导下,他把县政府钱款积蓄全部交给八路军支配,将县政府武装改编为八路军挺纵泰山支队,他本人也加入了共产党。如今,心念革命故土的牟宜之和夫人之墓便安放在这座纪念园之中。
军民一心共抗敌
“兹有于明同志在伟大的革命战争中,为完成中国人民给予的光荣任务壮烈殉国……”这是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陈列柜里一张泛黄的烈士证上的文字,旁边还有几张黑白照片和奖状等。
“纪念馆里很多展品都和抗战后期乐陵军民支援前线有关。”乐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于东钧介绍,1941年开始,日军加强对根据地的“蚕食扫荡”“铁壁合围”,冀鲁边区和很多根据地一样,无论是生活上还是作战上,都异常困难。
越是艰难险阻,越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抗日战争期间,乐陵县朱集镇大常村的常大娘,历时两年,挖出了总长60米,最多可容纳100多人的地道,成了冀鲁边区地委和靖远县委的机关驻地,经她掩护的同志、救治的伤员有数百人,都亲切地叫她一声“娘”,仅常大娘能说出名字的就有60多位。1972年,81岁卧床不起的常大娘唯一的心愿,就是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后,她在病床上光荣宣誓,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44年开始,乐陵县区武装配合主力部队逐个拔除日伪军据点,1944年9月乐陵全境解放,成为山东和冀鲁边最早的解放区之一。这座古老的城市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中,有一辆距今近百年的独轮小推车,车身侧面写着“乙丑年制”(1925年),前面写着“支前”,有一张手写奖状,是车主人支援前线的立功证明。该小推车系德平县邓家村(现属乐陵市)邓凤佃支前时所用,在解放战争期间,它跟着主人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行程几千公里。“邓凤佃的儿子已经年近八十,开园时他和子孙一起把小推车送到了这里。”宋秀利说。
“那时候百姓日子苦,现在家家奔小康喽”
黄夹镇在乐陵的西北部,北面紧邻鬲津河(今漳卫新河),大堤外就是河北省,其镇域并不大,但随处可见的红色元素,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里经历过的沧桑历史。东大桑树村是一个传统的鲁西北平原村庄,也是冀鲁边区烽火最盛之处,至今仍散落多处革命旧址。
记者采访当天正逢东大桑树村集,村头至村尾的一条大街上,叫卖声声好不热闹,“年初集上卖树苗的多,周边有春天种树的习惯,也是种下一份希望。”72岁的李金章头戴藏蓝色“解放帽”,精神矍铄,他曾任东大桑树村党支部书记,卸任后成了访客“讲解员”。
八路军115师教导六旅(冀鲁边军区)司令部旧址是一个寻常的农家小院,曾是冀鲁边区的军事指挥中心所在地,上百场大小战斗在这里发出指挥命令。不远处的另外一间房是北海银行冀鲁边区分行旧址,1941年夏印制出第一批加盖“冀鲁边”印章的北海币,在边区流通。
“那时候百姓日子苦,现在家家奔小康喽!”黄夹镇许家村党支部书记刘芝平对记者说,杜步舟参加革命前曾在村里教书,当时学校的位置如今已成为希森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全村700多人,100多名村民在基地打工,每名村民平均一年收入3万多元钱,日子越过越好。
如今的黄夹镇,全镇拥有工业企业30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该镇重点发展了畜牧养殖、马铃薯原种快繁、面点加工三大富民产业,面点从业人员达3.2万人,农民从事面食加工业年收入在12亿元以上,形成了“黄夹馒头房、遍布京津塘”的格局。
“以红色基因作为底色,近年来,我们黄夹镇立足特色优势发展产业,涌现出了‘土豆大王’梁希森等代表人物,抚今追昔,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优良革命传统和艰苦创业奋斗精神,在探索特色发展之路上不断前行。”黄夹镇党委书记郑同彬说。
筑牢信仰之基
记者在乐陵采访当日正赶上周末,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参观,经过登记、测温、消毒,参观者有序进入,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60岁的习万忠边走边给他的两个孙子讲解:“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用热血换来的,我们都要记在心里。”
3月4日,作为冀鲁边党性教育基地一部分的枣林书院迎来建成后首批学员,“学党史、明初心”专题培训班课程如期举行,乐陵市乡镇和市直部门100余名党务工作者参加。2月27日,宁津、乐陵、庆云三地签署加快区域协同联动发展框架协议,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深入挖掘宁乐庆三县市作为冀鲁边革命老区核心区和发起区,以及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主要兵员地和驻训西征首发地的红色历史,合力培育冀鲁边文化和渤海军区教导旅文化红色品牌,打造一批集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和红色旅游于一体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德州市致力于构建“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鲁边”的红色文化品牌,除乐陵市建设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枣林书院(乐陵市委党校)、冀鲁边民兵拓展训练基地之外,相关县市区立足整个冀鲁边区,加强与本市以及滨州、沧州等地资源共享,通过开展“学党史、守初心、铸党魂”“冀鲁边精神五进”巡展活动,举办“重走先辈路·再续枣乡情”“讲讲冀鲁边抗战那些事”红色论坛,引导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在这片热土上,这段红色历史已镌刻在人们心底,如同那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焰,延绵不绝。
【相关链接】
盛夏酷暑,乐陵市朱集镇的千年枣林浓荫蔽日。枣树树皮黝黑坚硬、枝干遒劲且布满尖刺。历经岁月的洗礼,它们依旧朴实无华、顽强生长,似在诠释着冀鲁边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品格。
1937年10月,就是在这片枣林,一场阻击战打响了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山东抗日第一枪,抗日烽火在冀鲁边区燃起。长期的浴血奋战中,边区抗日军民进行了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初心不忘,干事创业。今天的冀鲁边区,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动能转换成效显著、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党带领人民群众高扬冀鲁边精神、投身新时代奋斗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