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庆涛:带领村民致富的初心从未改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效谨 郓城报道

  近日,郓城县南赵楼镇甄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庆涛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自担任甄庄村党支部书记那天起,张庆涛便许下带领全体村民共同致富的承诺,虽然组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道路一波三折、荆棘遍布,但张庆涛始终坚守初心,精心打造出集种植、育苗、采摘、旅游、科研环节于一体的农业基地,实现村民年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年增收50余万元,带动109户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期间,张庆涛积极申请政策资金,全面改善村容村貌;设立大学生基金会,先后帮助村里的18名学子圆梦大学;设立教师质量奖,充分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甄庄小学成绩居全镇前列。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甄庄村将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扩大高效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做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排头兵,继续奋发勇为、不负嘱托,做出新的更大成绩。”张庆涛说。

张庆涛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土地流转一波三折荆棘密布不改初心

  在村民眼中,从事钢材生意,年收入过百万的张庆涛是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的最佳干部人选。2000年,经村民民主选举,张庆涛当选甄庄村村委会主任;2002年,张庆涛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34岁的张庆涛在村民的推举下成为甄庄村党支部书记。

  身处农村,张庆涛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放在了村民长久以来都赖以生存的耕地上。2004年,甄庄村村委会开始了第一次土地流转,并组织村民外出务工积累资金、外出学习种植技术,但由于种种原因,外出的村民在2个月后大量返乡,先前流转的土地被村民要回,第一次土地流转宣告失败。

  “这次土地流转失败的原因是村民耕地谋生的传统思想短时间内难以转变,再是计划太过长远,短期难以看到成果,村民普遍持不信任的态度。”张庆涛说。2005年,张庆涛巧借新农村建设政策“东风”,积极争取农村农业部门的扶持资金,全面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截止到2008年底,甄庄村兴建了1座二层楼的小学,修缮了11条街道、6条排水沟、40个灌溉机井,安装了路灯、监控等基础设施,大面积种植绿植,各家各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绿禾农业大棚俯瞰图

  “这些都是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没让村民出一分钱,村民对村委会的信任度增加。”张庆涛说。2009年初,甄庄村村委会开展了第二次土地流转工作,但由于土地不连续,再加上少数村民有很强烈的抵制情绪,集中灌溉、耕种、机械收割等环节存在阻碍,第二次土地流转再次以失败而告终。

  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路上荆棘密布,但张庆涛带领全村村民致富的决心却没有丝毫的动摇。2014年,愈来愈多的村民外出务工,甄庄村第三次土地流转日渐被提上日程,张庆涛同村里的几个合作伙伴成立了郓城润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成功流转了400亩耕地,开始种植洋葱和黄秋葵。“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第一年就亏损了18万元,合作伙伴也都撤股了,妻子也劝我放弃,不过我这人有点倔,认定的事一定要走下去,吃一堑长一智,不会的东西去学就是了。”张庆涛说。

  打造自产自销产业链带动109户贫困户脱贫

  2015年,痛定思痛的张庆涛先后赴淄博、潍坊等地学习,求取“土地致富经”。机缘巧合之下,张庆涛拜师“蔬菜大棚之父”王乐义。“技术要硬、链条要长、市场定位要准,做农业就要做农民所需要的。”王乐义的话驱散了张庆涛头顶的最后一片“阴云”,满载而归的张庆涛开始了合作社转型发展之路。张庆涛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农户以土地入股、村集体以资产入股的形式再次流转了1600余亩耕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实行集团化管理、订单式销售。

入股签约仪式

  2016年,郓城润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更名为绿禾农业有限公司。2020年,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下,张庆涛斥资在城区建成一处中央厨房项目,开始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提供送餐服务。此外,绿禾农业有限公司先后与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自主研发贯穿育苗、水果嫁接、果蔬种植、菜品更新等各个环节。“自己种出的瓜果蔬菜,由自己负责加工、配送、组织采摘,中央厨房项目可以一次性满足近10万人的配餐、送餐需求,不仅从源头上解决了产出果蔬的销售问题,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选择。研发团队有效提高了育苗成活率、水果口感、菜谱更新速度,节约了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张庆涛说。

入股社员年增收2万余元

  张庆涛根据村内贫困户的身体状况,拆分绿禾农业各个生产环节,精心策划出多条扶贫路径。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除了以土地入股分红外,张庆涛还与他们签订了保底帮扶协议,定期给予项目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自行挑选工作,月收入从2000元到5000元不等;对于缺乏资金但有独立种植、经营意向的村民,张庆涛给予全额无息资金支持......入股社员年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年增收50余万元,带动109户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小涛有两下子!”提起张庆涛这些年为村民谋幸福的行动,村民无一不伸出大拇指称赞。

桑葚采摘大棚

  截至目前,绿禾农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000余亩,累计吸纳社员530余名,拥有年产量6000万株的瓜果育苗厂1处、食用菌培育棚80个、占地200亩的采摘园、年产值2万吨的有机肥料厂1处、酱菜研制厂1处、年产出1万头生猪的养殖场。短短几年时间里,单一的蔬菜种植逐渐发展成集种植、育苗、采摘、旅游、科研环节于一体,集生产、加工、销售流程于一身的农业基地,绿禾农业有限公司由名不见经传的合作社发展壮大为郓城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座“灯塔”。

  改变贫困姐妹的命运成立大学生基金会

  从2003年起,张庆涛便开始资助邻村一户贫困家庭,父亲双目失明、母亲瘫痪在床,11岁的女孩从未迈进过学校的大门,所幸母亲有一定文化水平,闲暇时会借书教女儿学习。张庆涛做通了夫妻二人的思想工作,并根据女孩当时的学习水平送入四年级。自那时起,张庆涛便时常为夫妻二人送生活用品、做饭,代替女孩照顾其父母。2004年,张庆涛为夫妻二人争取到镇里的资金,并联系工程队为他们修建起房屋。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张庆涛承担了女孩所有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女孩有个妹妹长期居住在姥姥家,妹妹去城区上高中后,张庆涛又主动要求承担妹妹的学习和生活开支。“姐姐现在在青岛市区一所学校担任教师,妹妹刚刚大学毕业,两个孩子都很争气,这么多年值了!”谈起姐妹二人,张庆涛满脸的骄傲。

自费为老人发放节日慰问品和慰问金

  2002年和2004年,甄庄村先后有2名学生考入知名大学,却因家庭负担不起学费而放弃学业。“2005年夏天,在我们甄庄村的一次村委会议上,有一名村干部显得忧心忡忡,百般询问下才说出自己的女儿考上了东北的一所音乐大学,但家里没钱,正在劝女儿放弃学业。我也是那时才得知了先前2名大学生被迫放弃学业的事,对农村学生而言,上大学可能是最快改变家庭命运的途径。当时我就急眼了,质问他们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但心里更多的是自责,终归是我疏忽大意了,从这一刻起,我便不允许村里再出现因没钱而放弃学业的学生。”张庆涛说。

  不久后,甄庄村成立大学生基金会,张庆涛组织全村党员自愿捐款,共筹集基金近2万元,那一年,甄庄村4名困难学生如期进入大学校园。记者了解到,甄庄村基金会成立以来,共筹集资金20余万元,先后帮助18名困难学子圆梦大学。此外,钱是无息借给学生的,学生毕业后且有一定经济基础就需要偿还,以用来继续帮助困难学子。

  为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张庆涛还在甄庄村小学创设教师质量奖,自掏腰包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教师质量奖的总额不固定,进步就有奖励,金额200元到1000元不等。第一年学校的质量奖总额只有500元,近几年差不多有2万元。现在我们村学校的教学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张庆涛说。

  除此之外,逢年过节,张庆涛都会自费为村里的老人发放食用油、面粉、月饼等慰问品及慰问金。在记者问及张庆涛为村里的教育、扶贫等工作垫付的金钱总额时,张庆涛笑了笑说道:“从来都没有去算过,也没有这个必要,只要我能担负得起,只要让村民觉得未来生活有盼头,多少钱都无所谓。”

  张庆涛先后被授予“中国好人”、全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全省“乡村振兴好书记”、山东省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山东十佳三农人物、齐鲁乡村之星、第三届菏泽市乡村之星、第七届全市道德模范、菏泽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被山东省委记个人三等功一次。甄庄村及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级美丽乡村、省级绿化示范村、山东省AAA级示范社、山东省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农民合作社500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菏泽市第六届文明诚信企业。

责编:梁永琪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