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241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结
··
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来,市人大代表们共提出建议241件(包括议案转建议处理的7件),内容包括教育、交通、医疗、食品安全等,涉及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了解,这些建议接收后交由58个机关和组织承办,目前已全部办结。在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之际,潍坊融媒对部分2020年市人大代表建议及办理情况进行梳理、回顾。
进一步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建议人:马永芳代表
观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虽然我市是全国学生作业负担相对较轻的城市,但进一步推进改革依然是重大课题。
建议:推进均衡发展,深入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让每所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有更大自主办学空间,在提升办学质量基础上办出更有特色的学校。注重综合评价,因材施教,对部分学生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特长要充分发展,适当降低文化课的考核,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培养,做到人尽其才。
回复:潍坊市教育局表示,2018年,在山东省教育满意度调查中,我市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再次为全省最轻,在24项调查指标中,我市有10项指标居全省第一。2019年在省抽测学生体质健康4项指标中我市3项全省第一。教育工作满意度获全省16地市和参评各项指标“双第一”。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开展县市区和直属学校满意度电话随访。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教师全员宣誓制度等。坚持属地管理,加强教育管理服务,通过督学责任区、教育惠民服务中心等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时将“学生作业教师全批全改制度”等十二项教育惠民制度作为“零投诉”的必要内容;督查县市区将学校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年度督导考核制度,与校长、文明校园评选等硬挂钩。
创新发展机制建成一批田园综合体
建议人:赵阳代表
观点:潍坊市农村区域广,农产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应把握机遇,积极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创新发展机制,为促进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创业增收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建议:选择部分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乡村和产业,进行项目包装策划,编制田园综合体建设规划;财政、农业等部门要认真筛选有质量的“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努力争取有项目列入国家、省建设试点;在开发建设、扶持政策、建设用地等方面进行探索,逐步建成一批“可看、可宣传”的田园综合体,努力形成“潍坊模式”。
回复:潍坊市农业农村局表示,2020年,我市对《关于实施“2221”工程推动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的市级田园综合体进行验收考核,考核不达标的一律清除出培育名单,根据实际建设情况,遴选符合条件的新的经营主体纳入培育名单。根据《意见》,市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用于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工商贷款贴息。加强田园综合体建设用地保障,引导田园综合体建设主体转变用地观念,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着力搭建乡村振兴平台,采取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康养等多种形式,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实施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引导优秀青年人才投身田园综合体建设。
加强养老护理员技能人才合作培养
建议人:刘焕荣代表
观点:当前,我市养老护理员缺数量,更缺质量,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政府部门组织的规范化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占比较小,不能满足养老护理员专业技能培训需求。
建议:加强养老护理员技能人才的合作培养,继续支持鼓励潍坊医学院、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等市内院校增设医养健康、养老护理等相关专业。规范建立养老护理员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从政策上支持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职业院校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合作项目,加快提升职业队伍服务水平。对取得合格证人员给予职业技能补贴,调动从业积极性。加强监管,对养老护理员的技能、培训、诚信等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建立长效考核评价机制。
回复:市民政局表示,目前,潍坊医学院、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等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学、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有力推动了我市养老护理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每年组织全市养老护理员培训,提升养老护理员职业水平。制定养老服务人员培训三年计划行动。加强对养老护理员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全市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实现市、县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家庭五级覆盖。出台《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目前正在征求意见,按照养老服务设施等级划分和评定标准,对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进行等级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给予创建补助。
治理河道修复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
建议人:崔大伟代表
观点: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对河道进行开发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在保障农业生产方面功不可没。但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河道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减弱。
建议:建设生态护岸,恢复水生生物群落,通过引种移植、保护和生物操纵等技术措施,系统重建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强水生植物的管护,将河道水生植物管护纳入河道保洁重要内容,春夏季注重清除水生杂草,秋冬季要对各河道内枯萎水生植物进行彻底清理,防止水生植物腐烂造成水体污染。
回复:市水利局表示,受前两年洪水灾害的影响,存在需要治理防护河段变多等情况。目前,各县市区财政压力普遍较大。下一步,我市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在河道防洪治理达标的基础上,从设计层面入手,在初步设计审批阶段,向综合治理倾斜;积极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工作,在不影响河道行洪的前提下,注重河流生态系统重建,适当安排资金恢复水生生物群落,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提高河道生态流量保证率,为水生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水环境保障;不断加强水利工程管护力度,解决多年以来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结合河长制有关工作和行动,力求把我市河流特别是重点河流县市区城区段打造成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河道,为全市生态河道的建设提供样板。
为非遗就业创业打造开放发展空间
建议人:李银凤代表
观点:近几年,我市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做了大量工作。但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目前我市非遗传承工作困难重重:非遗保护工作缺乏专业性,非遗项目变现困难,很多手工艺人缺乏创新意识等。
建议:加强非遗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政府可运用部分失业保险基金为失业技能培训和待岗转业培训提供资金支持,加大非遗传统技艺培训力度。主管部门牵头,传统音乐、武术等非遗传承人,可在各大剧院或文化馆等任职;传统技艺类传承人可对接文化艺术中心等;推荐优秀非遗传承人在各大中专职业院校任职。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促进就业增收,政府要为非遗就业创业打造开放且有序的发展空间。
回复: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表示,2010年,我市对潍坊境内所有非遗项目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常态化开展,部分人掌握了谋生之技,获得了就业机会。通过积极融入现代生活和现代市场,全市传统工艺逐渐迸发活力,一大批以刺绣、年画、剪纸、红木嵌银等工艺元素研发的文创衍生品纷纷问世,提高了传承人的经济收入。目前我市已建成285个规范化非遗项目传习所,14个非遗传承示范基地,29个非遗校园教育传承实践基地,30处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打造了十笏园非遗空间等超20个以非遗展示传习为主题的大型文化园区,建成了潍坊风筝博物馆等超30个非遗综合性专题博物馆、展示厅。专门开设刺绣展示场所,为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确保农村公路建养管运监督到位
提案人:田立向代表
观点:从近年来我省“四好农村路”创建活动情况看,由于在建养管运各个环节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建设、管护、运营等方面规章制度体系不健全,资金保障机制不到位,建养管运队伍专业性不强等问题。
建议:对各自行政区域农村公路进行科学规划,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排水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问题进行监督;各级人大要对各县(市区)是否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绩效目标考核落实工作责任。对各县(市区)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建设质量、资金到位情况的管理指导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回复:市交通运输局表示,2019年6月,我市下发《关于印发<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道路硬化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20年3月,制定《潍坊市推动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根据不同村庄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状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砖块等硬化材料。穿越村庄宽度4米以上的村内干道,采用“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监理”的规范管理模式;连通农户道路的硬化,可由村级组织牵头,鼓励农民自主选择硬化方式,采用自助和互助的方式施工。同时要求,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开展施工现场质量巡查和验收。各县市区政府、市有关部门要利用定期督导巡查、第三方机构评估、不定期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实施进度、资金落实、工程质量、群众满意度等进行监督,严格落实奖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