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6市党报今日要闻|水资源如何集约安全利用,各市水利局局长“划重点”
··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朱子钰 王彤彤
今年的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水利部确定我国纪念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坚持人水和谐,共护碧水清流。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22个城市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94个县(市、区)达到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17所高校达到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世界水日”来临,各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纷纷就“水资源如何集约安全利用”这一话题发表相关文章,聚焦水资源严重不足等重难点问题,探讨水务强市的新观点和新理念。
济宁: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日照: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市水利局局长王均波就“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德州: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写在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滨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访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黎明
济宁: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济宁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95毫米、水资源总量4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5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属于典型的缺水城市。在3月22日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到来之际,我们围绕“珍惜水、爱护水”“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主题开展宣传纪念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的具体举措,也是进一步凝聚治水共识,引领社会形成良好惜水、爱水、护水风尚的具体行动,这必将为我市全面开启水务强市建设新征程、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济宁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立足保障水安全和“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严格“三条红线”控制管理,有力保障全市增产增收不增水。突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刚性约束作用,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用水总量、用水强度双控,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强化计划和节约用水,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做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十三五”期间全市年用水总量在21.35亿立方米至23.5亿立方米之间,均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47.41立方米。我市成为全省第一批“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市”,6个县市区成为省级水资源规范化建设示范县市区。
优化配置水资源,有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坚持“三先三后”即“先客水、后主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非常规水、后新鲜水”的原则,加大地表水、中水和非常规水源利用力度。立足当地水、黄河水、长江水“三水”联合调度,先后实施引江、引汶、引黄工程,其中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过境调水44亿立方米,地方续建配套工程累计消纳长江水5000万立方米,长江地表水厂完成主体工程,尼山水库调蓄水工程实现供水,2020年争取淮委批复南四湖新增年取水量6700万立方米,引汶补源水系连通工程累计引水2400万立方米,引黄西线工程即将启动实施。稳步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截止目前,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完成压采量1639.92万立方米,封填自备井159眼,封存139眼;深层地下水超采区完成压采量2923.67万立方米,封填自备井98眼,封存94眼,超额完成计划压采任务。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66.4%。
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全社会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普遍提高。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节水机构,落实工作任务,严格规范管理,扎实有效推进各项节水措施,2020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坚持把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作为基础工作来抓,2019年以来全市共建成省级节水载体64家。完成市、县两级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曲阜师范大学成功创建全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大力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兖州区、曲阜市、泗水县、金乡县通过水利部复核,成功达标;任城区、邹城市、嘉祥县顺利通过省水利厅验收。
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水资源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济宁市于2017年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党政领导担任河湖长,协调整合各方力量,有力促进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控等工作,有效维护了河湖健康生命。对乱占、乱建、乱采、乱堆等群众关心的河湖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实行“发现、反馈、整改、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实现河湖问题动态清零,4年来累计清理整治河湖违法问题1.08万余处,并实施完成563条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埋桩。在河湖清违整治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的美丽河湖建设,去年建设完成14条市级美丽示范河湖,其中泗河兖州段等6条河流被命名为省级美丽河湖。
节约保护和综合利用水资源,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时期治水方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依法治水,依法用水,依法管水,不断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全面保护,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安全、高效的水资源供给保障。
进一步严格水资源管理。落实水利行业强监管要求,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通过严格区域用水总量控制,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对纳入管理的取用水户做到规范取水许可,严格用水计量,落实用水计划,确保足额缴纳水资源税,做到许可全覆盖,监管无缝隙。开展自备井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违法自备井依法查处,对需要纳入管理的限期规范办理手续。积极加大地表水、再生水利用力度,近期将编制济宁市地表水、再生水利用及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三年行动方案,通过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加大区域地表水调引利用力度,实现我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承载力。
继续贯彻“节水优先”治水方针。认真落实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严格实行用水总量、用水强度双控,进一步加大节水管理力度,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开展节水评价,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和用水效率评估。强化节水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引导机关、企业、小区(社区)、校园创建节水载体,建立完善市、县节水教育基地,继续推进节水型城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推动河长制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以南四湖流域水资源保护为主线,推动河长制湖长制提档升级。进一步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将水资源、水环境质量风险隐患纳入巡河巡湖内容,并一线解决问题。推动河湖长制向农村坑塘沟渠延伸,实现全市农村坑塘沟渠小微水体全覆盖。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保障水生态持续改善。2021年打造14条市级美丽示范河湖,择优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完成全市5条大型河道18个河段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109条河道75%的河段绿化,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惜水、爱水、护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民生、惠及子孙。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水务系统将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强化执行、狠抓落实,科学谋划水资源、水安全文章,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开启水务强市建设新征程,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保障。
(作者系济宁市城乡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刘继慧)
日照: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市水利局局长王均波就“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记者:王局长,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的主题为“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集中宣传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今年我市集中宣传活动的重点是什么?
王均波:我们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集中宣传活动,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和安全利用,提高全社会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倡议人人爱护河流水库,保护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
我市宣传重点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河长制湖长制、工程管理与安全运行、水旱灾害防御,还有水土保持、农村饮水、水利安全生产、水政执法等行业监管工作。
记者:我们的宣传活动每年侧重点都不一样,今年宣传形式上有哪些创新?
王均波:今年在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加强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力度,发布河湖长制、节约用水、水土保持公益广告宣传。此外,还将举行日照市纪念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启动仪式,也是2021年清清河流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注重在《日照日报》、日照电视台、大众网日照等主流媒体开展宣传。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施行十周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水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遵守水法律法规的意识,增强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主体责任和法律意识。
记者:水利对于保障发展、改善生态、服务民生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水利部门将重点抓好哪些工作?
王均波:今年,我们水利部门工作的总体思路是“7+9+6”,具体来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聚焦“根治水患、防治干旱”总目标,组织实施现代水网、水库加固、河系治理、农村饮水、水库移民、水土保持、维修养护七大重点工程;抓好河长制湖长制、工程管理运行、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水土保持、农村饮水、资金监管、安全生产、水政执法监管九项重点工作;提升水利顶层设计、工程建设管理验收、水旱灾害防御、库区移民扶持、水利科技应用、数字智慧水利建设六项行业能力;实现水安全、水民生、水资源、水生态、水管理五个提升,加快构建日照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
目前,全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振奋精神,以攻山头、打硬仗、往前冲的精神,深入工程一线、工作一线,开展督导指导,加快推进重点工作开展,努力推动单项工作争创全省全国一流,整体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为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记者:今年水利部门实施的“七大工程”具体任务有哪些?
王均波:2021年计划实施重点水利项目37项,总投资11.8亿元。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程方面,投资约1亿元,实施122个环境综合整治、道路硬化、众筹车间等产业扶持项目,项目实施后,能够惠及129个移民村,这也是今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我们会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在现代水网工程方面,继续建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一期工程,年内实现三大水库互联互通,给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水加上“双保险”。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方面,持续推进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攻坚战,今年再完成2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还会建设傅疃河地下水库工程,有效提升傅疃河流域的地下、地表水资源联合调蓄能力。在河道治理工程方面,实施岚山区土山河、五莲县潮白河、高新区草坡河等8条河道治理工程。积极配合淮委实施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在农村供水工程方面,完成125个村的农村饮水提升工程,建成日供水能力15万吨的莒县青峰岭水厂。在水土保持方面,实施东港区、莒县、五莲县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48平方公里。另外,抓好68座小型水库管护设施建设,抓好河道、水库、水闸等各类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提升管护水平。
记者:“七大工程”主要是补短板方面,那么“九项重点工作”又是什么呢?
王均波:从今年全国、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来看,“十四五”时期水利行业强监管会全面强化,从“被动迎战”向“主动出击”转变,从重点突破向纵深发展转变,强监管、严问责会常态化。我们今年实施的九项重点工作,主要是强化水利行业监管。
河湖长制提档升级,以落实我们的河湖长制六项长效为抓手,抓好年度工作评估,加强河管员队伍建设,强化河湖长制联席会议功能,提高巡河湖实效。年内完成5条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建设任务。开展河湖“四乱”常态化排查,重点向中小河流、农村河湖延伸,保持动态清零。还要进一步整合河湖沿线视频监视资源,推进智慧河湖建设。
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以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为中心,加强工程日常管护和设施完善,促进工程效益持续、充分发挥。全面开展水库、闸坝等570余处工程标准化管理,编制管理手册,修订应急预案和调度运用计划。完成水库、水闸工程安全鉴定,继续抓好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开展大中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改造升级。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强化取用水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形成“一张图”、建立“一本账”、健全“一套机制”。严把水资源论证关,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加强取水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年内实现城镇居民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取水许可办理工作应办尽办。积极做好非常规水开发利用工作,把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力争年内中水回用取得新进展。
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对日钢、山钢、木浆厂等重点用水户,制定用水计划。深入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和节水型单位、社区、学校、企业、小区创建工作。加快公共供水管网改造,推广居民使用节水器具。另外,继续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推进工业和高耗水服务业节水技术改造。
继续开展水土保持强监管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监管。加强生产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催办督办,实现在建项目监管全覆盖,及时完成违法违规项目查处。依托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应用。
深化农村饮水监管,巩固完善农村饮水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农村水厂规范化管理,提升单村供水工程管护水平,进一步加强水费收缴工作,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收费。落实农村供水“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加强水质检测,提升农村饮水水质达标率。抓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风险排查和动态清零,稳定发挥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新建工程的效益。加强农村供水信息化建设,提升管护服务水平。
水利资金监管方面,强化内控建设,以资金流向为主线,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意识,强化绩效管理,狠抓预算执行,实施水利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和年度资产清查盘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加大对我市预算内水利投资支持力度,年度中央水利投资计划完成率90%以上。
水利安全生产方面,全面落实水利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开展水利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突出水利建设施工安全、水利工程运行安全、行业供水运行安全、水源地保护安全、办公场所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抓好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确保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水政监察执法方面,抓好水利法规、规范性文件起草制定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开展领导干部学法、一季度学一法活动,做好依法治市和法治建设考核工作。深入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严格依法依规查办水事案件,做好非诉讼纠纷解决。加强水政执法,做好水事违法案件交办督办。开展城区违法取用地下水、河湖违法等专项执法活动。
记者:怎样提升水利行业“六个能力”?
王均波: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水利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升自己能力水平,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提升水利顶层设计能力,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域性谋划,加强战略布局、整体推进,按照国家和省水利厅部署,积极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印发实施《日照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完成《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农村供水保障“十四五”规划》《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
提升工程建设管理能力,坚持关口前移,从项目前期入手,规范水利项目审批中的各要素,明确投资主体、建设主体、验收主体、运行管理主体。不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四制”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施工现场扬尘防控措施,依法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加快重点水利工程验收,制定验收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措施。
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全面落实水利行业各项水旱灾害防御责任制,完成大中型水库调度运用计划、防御洪水方案修订。落实防汛物资储备,实行台账化管理,确保调用及时。建立干旱提醒及预警机制。加强培训演练、值守值班、巡查抽查,提升新机制下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水平。
提升库区移民扶持能力,认真做好水库移民人口自然变化动态管理,及时足额发放移民直补资金。积极争取省水利厅开展的特色产业项目试点,集中资金发展规模经济,扶持发展一批带动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项目。
提升水利科技创新应用能力,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在全市水利系统开展岗位创新活动,促进各类水利技术向论文成果转化。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争取更多的水利科技项目在我市应用。
提升数字智慧水利建设能力,按照《山东省数字水利建设指导意见》,深化数据资源整合共享,积极推进城市大脑涉水系统建设工作。开展水利工程项目大数据分析,实现重点项目动态监管。完善网络安全制度保障,开展攻防演练,加强跟踪评估。
记者:今年的主题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王局长,当前我市水资源处在什么状况?
王均波:我市地域狭小,水资源总量不足,仅占全省的5.3%,水源结构单一,无客水来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809.1毫米,平均水资源总量14.55亿立方米,可利用总量8.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02立方米。
记者:我市人均502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那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王均波:主要是做好“节流”+“开源”两个方面的文章。
在“节流”上,就是坚持节水优先。首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确保完成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倡导大家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共同建设节水型社会。
其次,加强推进非常规水利用。将非常规水纳入全市水资源统一配置,积极推进海水淡化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设,鼓励工业生产、城市绿化、生态景观等优先使用再生水。目前我市城市水处理能力为27万吨/日,实际产水21万吨/日,回用量约16万吨/日,利用率达到80%,中水使用量是在逐年上升的。
在“开源”上,就是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推进现代水网建设,提高流域调配能力。近年来我市先后建设完成了马陵水库并网供水工程、巨峰水库和学庄水库向城区供水工程、龙潭沟水库向市区调水并网工程、“沭水东调”工程等,“三库联通”城市供水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一期今年已经完工,我市承担城市供水任务的大中型水库已基本实现联网。目前城市供水能力已经达到80万立方米/日。
德州: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写在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我国纪念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2017年元旦,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发出“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的号令。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亲临黄河、南水北调工程考察,就治水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治水管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
我市水资源极其匮乏,人多水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基本市情。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先后作出全面实行河湖长制、开展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推进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全市现代水网工程体系持续完善,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跃升。近五年,全市累计完成水利投资超100亿元,建成各类重点水利工程200余项,是“十二五”时期的2倍多,其中2020年完成投资超42亿元,创历史新高。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在21.7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68立方米以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业连续18年实现增产增效不增水。河湖长制工作树立全省标杆,一次性建成省级美丽示范河湖13条(段),数量全省第一。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99%,树立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的标杆样板,全国政协调研组专题调研。
当前,我市正加快实施“九大突破提升行动”、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的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对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总的来看,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适应,尤其是我市被划为黄河干流水资源超载区,水资源紧缺形势进一步凸显,缺水依然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要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瓶颈,必须以“根治水患、防治干旱”为目标,以水安全风险防控为守护底线,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约束上限,以水生态环境保护为控制红线,统筹抓好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资源支撑保障。
在补齐短板上聚焦发力推进现代水网提档升级
“十四五”时期是水利工程补短板的集中攻坚期,全市计划投资164亿元以上,比“十三五”时期增长60%,加快实施一批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利长远的重点水利工程,打造全市“一张图、一张网、一键通”的现代水网工程体系。一是加快实施供水保障工程。围绕提高供水保证率,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二期、饮水安全水库联通、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跨流域(区域)调水、平原水库等重大引、调、蓄水工程,持续完善城乡供水大水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二是加快实施防洪排涝工程。聚焦消除防洪薄弱隐患,大力实施骨干河道治理、病险水闸水库除险加固、滞洪区建设等重点防洪除涝工程,提高超标准洪水防御能力,保障全市防洪安全。三是加快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围绕提高水环境、水生态承载能力,加快实施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地下水超采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河湖水系连通等生态保护工程,提高全市水环境承载能力。四是加快实施智慧水利工程。围绕实现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实施水利感知网、信息网、大数据中心等智慧水利工程,提高全市水利工作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在严格管水上聚焦发力提高水安全监管水平
围绕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纵深推进水利行业强监管。一是强化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深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严把新上项目取用水关口,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促进人口规模、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以禹城、齐河、临邑3个国家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为引领,加快全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进度,2025年前深层承压水超采量全部压减完成,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基本消除。二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好河湖长制这个总抓手,持续完善河湖长履职长效机制,为河湖治理与保护保驾护航。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建立“河长+行政+技术+执法”联合监管机制,推动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确保河湖问题动态“清零”,保持河湖生态健康。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更大力度推进美丽河湖建设,让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更好惠及民生。三是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狠抓强台风、流域性洪水、重特大干旱等极端天气应对工作,抓好监测预警、工程调度、技术支撑等工作,将“关口”再前移,将隐患早消除,将责任落实落细,确保工作无空白、责任无空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统筹用水上聚焦发力促进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
我市可用水资源量十分有限,保障全市各项用水需求,必须坚持扩大增量、盘活存量。一方面,多渠道保障水源有效供给。提高“天上水”利用率,结合天气情况,科学开展人工降雨、人工增雨,努力增加降雨补给。汛期统筹调度河道闸坝以及农村坑塘,合理拦蓄雨洪水,提高地表水利用率。引黄下游及边远高亢地区合理开采浅层地下水,保障灌溉用水需求。对黄河水、长江水两种“外调水”,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和重点企业用水,提高水源使用效益。另外,积极推广中水、微咸水等“特殊水”,满足城乡环卫等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效益。另一方面,维护良好用水秩序。加强水资源集中统一调度,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根本举措。要严格执行《德州市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制度》,各县市区严格按照市级统一调度指令用水,“水到即用、用完即停”,以良好的用水秩序,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在节约用水上聚焦发力纵深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把“节水优先”落实到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各环节,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家节水行动,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农业方面,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推广耐旱、耐盐碱作物以及喷灌、滴管等农艺节水措施,加快高标准农田及规模化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方面,加强计划用水管理,杜绝无序用水、超计划用水,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坚决守住用水总量控制的上限。对钢铁、造纸等高用水企业,大力开展水平衡测试,加强工业节水技改,通过降低水耗、节约成本,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城镇生活方面,以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为统领,加快推进节水型机关、企业等节水载体建设,在公共机构中积极培育水效领跑者,加大节水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工作力度,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使节水护水成为全民自觉行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水利发展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德州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邢朝峰)
滨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访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黎明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我国纪念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日前,记者就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专访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黎明。
滨州水资源严重不足,因高度依赖黄河水被列为黄河干流水资源超载区
记者:滨州水资源状况如何?目前在利用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李黎明:我市2019年完成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摸清了全市水资源“家底”,2020年初步评价了全市水资源的承载状况。经测算,我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65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8,属严重缺水地区。
滨州水资源禀赋条件极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表水不可靠,境内主要河流均为雨源型河流且地处诸河下游,来水多为上游下泄尾水,保证率低、不可靠;二是地下淡水资源匮乏,滨州属于深层承压水禁采区,境内55%区域面积浅层地下水为苦咸水,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生活要求;三是降水不足,年均降水量570毫米,年均蒸发量1258毫米,是降水量的2.2倍,且降水75.2%集中在6—9月的汛期。因此,我市可利用水资源主要是以外调水资源为主,也就是黄河水和长江水。根据分水方案,我市的黄河水指标为每年8.57亿立方米、长江水指标为每年1.51亿立方米。
为满足全市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我市通过蓄、引、提、井四类工程,加大对各类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近5年来,全市年均供水量16.84亿立方米,其中黄河水12.43亿立方米、地表水2.31亿立方米、地下水1.46亿立方米、非常规水0.44亿立方米、长江水0.2亿立方米。由此可见,全市高度依赖黄河水,利用占比达到73.8%,黄河水用量超过分配指标。2020年12月,我市被列为黄河干流水资源超载区,取用黄河水的新增取水许可被暂停审批。
当前,我市在水资源利用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用水效率不高。我市农业、工业高耗水仍然较大,用水方式粗放,用水效率偏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水资源禀赋条件不相匹配;二是节水理念不强。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业的理念还未落到实处,节水投入和奖励激励机制不完善,用水价格杠杆作用发挥不到位,节水型社会建设内生动力不足,全社会节水意识薄弱。三是供需矛盾大。随着富强滨州建设的推进,我市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不变的情况下,预测全市2025年需水量23.75亿立方米,与目前可供水量相比,水资源承载缺口将达到7.48亿立方米。
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切实做到“有多少汤泡多少馍”
记者:如何理解“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滨州将怎样严格落实?
李黎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文明兴衰、民族发展的高度,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以及视察南水北调工程时提出,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
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其核心要义是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业,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刚性约束”就是必须这么做,对一个地区来说,可用水量就是“刚性约束”,对一个行业来说,用水定额或用水效率就是“刚性约束”,省分配给我市的水资源控制目标就是全市水资源总量的“刚性约束”。我市必须按照确定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防止和纠正过度开发水资源、无序取用水等行为,倒逼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布局优化,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一是尽快完成编制《全市水资源规划》。在全市可用水资源量的总框架下,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研究谋划、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布局,推进全市水资源高效配置,为落实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促进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提供科学指南。
二是实施黄河水资源超载区综合整治。目前,我们已在全市范围完成超载区整治工作调研,正在组织编制整治实施方案。我们计划通过严格监管、水源置换、节约用水、结构调整、水价改革等综合措施,争取利用1-2年的时间实现黄河水资源超载区“摘帽”。同时,按照总量控制、计划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出台《滨州市引黄调水管理办法》,规范引黄调水程序,对全市引黄调水实行统一管理、调度,实现黄河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三是多措并举管住用水。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和区域水资源评估,严格新增取水许可审批,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将江河重要断面、重点取水口、地下水超采区作为主要监控对象,加快建成实时动态水资源监测体系;组织开展全市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纠正无序取用水、超量取用水、超采地下水、无计量取用水等违法行为。
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
记者:节水优先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的首要之举,下一步我市在落实国家节水行动中将采取哪些措施?
李黎明:破解水问题、保障水安全,必须积极践行新时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把“节水优先”贯彻始终,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使节水真正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条件,推动各领域、各行业提高用水效率,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
一是严格准入与目标管控。落实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节水标准,从严核定用水户取水规模,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建立节水评价制度、节水装备及产品的质量评级和市场准入制度和节水工程项目、企业、产品负面清单等制度,全面加强水资源管控。
二是强化计划用水管理。2021年,我市将年用水1万立方米以上的非居民用水户全部纳入计划用水管理范围,并按照“谁节水、谁受益,谁浪费、谁受罚”的原则,对超计划用水、超定额用水的用水户实行累进加价或加倍征收水资源税。
三是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健全全社会、全领域、全方位的立体节水模式,全面推进“体系完善、制度完善、设施完备、高效利用、节水自律、监督有效”的节水工作模式;以节水机关、节水企业、节水校园等节水载体建设为抓手,积极培育节水型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发展污水处理再生水、中水、雨水、微咸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推动无棣县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示范县,全市整建制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四是强化节水宣传。面向全社会加强水情形势宣讲、知识普及和政策解读,增强公众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呼吁每个人积极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形成全社会“珍惜水、爱护水、保护水”的良好氛围。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朱子钰 王彤彤 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