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说“水”

··

“双手推开窗前月,一石击破水中天。”“水”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的四个点之中有一条曲线,表示弯弯曲曲的水流之形,两边小点表示河两边沙石沙滩。金文②和小篆③的形体基本上与甲骨文相同。④是楷书的形体,已经看不出流水之形了。(一竖笔就是甲、金文字中间的一条曲线,左右部分则代表甲、金文字的四个点儿。)古时河流多以水命名,如赤水、渭水、沂水、黑水、弱水、淮水、汾水、湘水、泗水、白水等很多。成语万水千山、在水一方、山穷水尽的水也都指江河。“水”字的本义古今一致。不过由“水”字所组成的词,古今词义有很多是不一致的,需要注意。比如“水车”,现在是指一种提水工具,用以车水灌溉稻田;可是《南史・徐世谱传》中所说的“拍舰、火舫、水车”,都是指战船。再比如“水师”,在清代是指“水军”,如长江水师、外海水师等,但《国语》、《国策》中也有“水师”一词,不是指“水军”,而是古代的官名,据韦昭说:“水师掌水。”至于“水客”,近代多指到处釆购货物的商人;可是唐宋时代所说的“水客”,是“渔夫”的代称,如梅尧臣《杂诗绝句》“买鱼问水客,始得鲫与鲂。”“水”字是个部首字。凡由“水”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水有关如“永”、“沉”、“沙”、“涉”、“浴”、“渊”等字。

——左民安《细说汉字》

水能性淡为吾友

——杨振良《水远山长》摘编

有人说,淡泊并不是无情,而是心灵上的无限安静。这种意境,曾有人追求过,却是一辈子也未悟得,因为追求的本身就不属于淡泊。

所谓“淡泊”,是在一个熙来攘往无尽纷扰的世俗中,仍有生命上一种澄明空灵的意境,不致迷失在浮沉的感慨里。然而,许多人只对种种世间法相“透入”却不曾“透出”,不知清澈空白亦是一种美,澄澈如水方为生命纯度的表现,而要“心如止水”才能够上通形上宇宙的和谐广大。

南宋·马远 《十二水图》(局部)

老子以水来象征人世承担卑下与淡泊的意义。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善即是“以贵下贱”,像水一般澄静淡泊,居于卑下,就是更近于圆满,在世俗里随物赋形,和而不同,是水的特性,虽然它的形状永远受到容器的支配,然而永保赤子的精神,却给予人无尽启发。

明·倪端 《捕鱼图》

假如,人生的前半是火,那正告诉我们:年轻的心灵往往太过追求,沉溺在物欲人事之中迷失自我,不知节制乃至蕴积空虚。其实,荣耀反面即是虚幻,一个人至此仍不知绚烂归于平淡,不解“细水长流”才是下半辈子应有的养生哲学,那便是他不曾真正知道水的淡泊特性!

元·卫九鼎 《洛神图》(局部)

而且,自古以来,“才、位、时、命”一直是构成读书人际遇的四个必要条件,但是,有人却不愿拔擢。《高士传》记载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便不受而逃去,后来遁耕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复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故洗耳于颍水。当时巢父牵犊饮水,见而怪之,既知,遂以水污犊口,牵于上游饮之。这种清高逸远,可看出他对功名泥涂轩冕的心志了。

水也代表着一去不返的时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的这一段书中诗明示时光就是一条奔逝不返的川流,再也不可能回头,所以孔子才有那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的确,流水便是无情,即因此,无情也带来了愁,李白曾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的名句;而李后主更以水比愁,将一腔悲愤化作东流春水。

然则,水亦能怡情养性。徜徉山巅水湄,山水往往能够洗净人的尘心机栝,使精神思想有一种向上升华的意境,王维《终南别业》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透露一种独往自知的闲逸;而杜甫《江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则涵泳于大自然的世界里,不沾滞一点世俗尘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丘山溪壑展现的不仅是山光水色,而且也使人融入永恒,摆脱俗事压逼。不论仁厚的人像山,抑或聪明的人像水,他们总是在自然中吸吮灵感,由浏览欣赏走至天人相荡的意外之境去,最后,则静定于光风霁月的和谐宇宙,“是非不由,而照之于天”了。

水也能调和色彩,无色的水使溶化后的色彩不断扩散,使得原本空白的六合成为辽阔无垠的美丽画面。似乎,这个天地只要缺乏了水,便就缺乏盎然生机,也不再会有种种创生循环,原来,水就是天地间点化动静,最富流转的一股力量!

水是一个象形字,在《说文》之中,指的是众水迸流。生命只要流动,便是永恒,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就是永不干涸,在思想上有开合自如之致,且能天纵骋才而清澈如鉴,宇宙万象悠然在我们心中呈现,活阔地敲起共鸣。

明·程嘉燧 《山水图》(第四幅)

水是清凉的,因此有“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之句;平静的,是有“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之言;柔顺的,故而《红楼梦》中说女孩是水做的。水更是多姿多彩,戏剧里“水袖”的表现姿态便是反复生韵,飘举动人;而昆曲唱腔流丽悠远,即以“水磨腔”称之。由此,可见“水”的宽泛多义,无怪乎它会触发人们不尽灵思,传达丰富充沛的情感!

最后要说到戏曲中的水,在昆曲《烂柯山》里有一出“泼水”,叙述汉代朱买臣休妻、马前泼水的故事。人似乎还该执著旧有,不宜以眼前势力判定未来,“覆水难收”在这一层寓意而言,该是深刻有意的。

扩展阅读 

1、2、3《甲文编》431页。4《金文编》727 页。5、6、7《战文编》733页。8《说文》224页。9-12 «篆隶表》773页。

象形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形态各异,而以

为基本形体。像水蜿蜒流动之形。

像水流,两侧之点像水滴。表示水流之曲笔或多曲折(

),或作复式(

),曲向或左(

)或右(

),表示水滴之点数或多或寡,于义无别。自周至秦,大体无二,基本作

形,或稍变作

形,仍不失象形之意。至汉,像水流之曲笔逐渐向直笔过渡,像水滴的点画两相连属,终成“水”字,象形遂失。甲骨文水字用作偏旁时,除图表所列诸形外,或作

等形;仅作水滴形,如

(沚),于义无别。又,古文字中水之偏旁位置,上、下、左、右、中变动不居,于义亦无别。凡此,于水部各字中不再赘述。战国文字水旁有作“

”形者,为汉隶所本,沿袭至今。以上诸情,可于本部字中详勘。甲骨刻辞中或用为洪水、水灾之义。《英国所藏甲骨集》2593:“癸丑卜,贞:今岁亡(无)大水?” 《合集》33356:“壬子卜,亡(无)水。”文献亦有相同之义。《书·舜典》:“帝曰:‘俞! 咨禹! 汝平水土,惟时懋哉!’”孔传:“治洪水有成功。”水之本义为河流。启尊:“在洀水上。”《诗·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引申为江、河、湖、海的通称。《书·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又,以河流之象形字“水”表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诗·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引申泛指某些液态物质。如药水、铁水、酒水等。又,水静则平。由此衍生出水准,用水测平之义。《说文》:“水,准也。”《周礼·考工记·轮人》:“水之以眡(视)其平沈之均也。”又有游水、五行之一、水生动植物等义,不备举。(王逸鹤)

——李学勤《字源》

準①也。北方②之行。象衆水並流,中③有微陽之气也。凡水之屬皆从水。式軌切(shuǐ)。

【譯文】水,平。代表北方的一種物質。(

)象許多水一同流去;中間的

,表示有深隱在内的陽氣。大凡水的部屬都从水。

【注釋】①準:《段注》:“《釋名》曰:‘水,準也。準,平也。’天下莫平於水。”②北方句:桂馥《義證》引《子華子》:“北方陰極而生寒,寒生水。”參“火”條。③中:《段注》:“中畫象其陽。云微陽者,陽在内也。微猶隱也。”

【參證】甲文作

,金文作

。林義光《文源》:“

象水瀦(zhū,水停聚之地),

象水流。”按:許説附會陰陽五行之説。

来源:传物、汉典文化传播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山东水利微信公众平台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