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种地不缴税 国家给补贴 这项改革让农村焕发活力

··

  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对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做出新的决策部署。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农民负担重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

  全面取消农业税 为农民减掉沉重负担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起点很低,需要从当时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的农业来开辟工业化、城镇化的资金积累。1958年6月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叶兴庆:我们的农民,通过农业税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积累,同时我们也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大量的积累。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农村社会不断发展,农民不仅要缴纳农业税等税金,还有村提留、乡统筹等费用,负担越发沉重。

  这是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镇政府,1992年,就在这几栋红砖房里,时任党委书记刘兴杰和镇长李培杰酝酿了税费“一次清”的方案,新兴镇也因此成为“全国农业税费改革第一镇”。

  时任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新兴镇党委书记 刘兴杰:实行税费改革这一系列的配套文件我们是经过了半年的时间进行了认真的调研。规定相当严格,增加一分钱,农民有权拒付。只要是每亩交了30块钱,你再向老百姓农民手里再去收一分钱,那都是不允许的。

  之所以要改,就是因为当年农民的负担太重。当时全镇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过七、八百元,而要缴纳的税费就有十多种。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新兴镇寺后村党总支书记 刘震:在1992年以前人均大概得缴300块钱左右。一季小麦,一季黄豆,又加上养猪收税、烟叶税,这些村提留税费得300多元。

  繁重的税费负担,不仅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也让干群关系陷入紧张。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新兴镇寺后村党总支书记 刘震:那时候的干群关系,干部下去就是收钱,张嘴就是要钱。

  1993年6月,顶着“违纪”的风险,新兴镇按照新的标准征收税费和农民签订协议。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新兴镇寺后村党总支书记 刘震:当时在俺们村有地的人口是3900多人,算一下一个人得减轻负担240元左右,全村将近100万元。

  而在全国,为规范农村各种收费,减轻农民负担,河北正定、湖南武冈等7个省份的50多个县也都在积极探索农村税费改革经验。

  1998年,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上,农村税费改革被列为改革重点。

  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就在这一年,中央印发新世纪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此后,中央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举措持续不断。

  2004年,中央确定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开展全部免征农业税的试点,河北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其他地区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当年,中央财政安排524亿元支持农村税费改革。

  2006年1月1日起,农业税全面取消。这一年的9月,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用自己铸鼎的传统手艺,记录下中国农民告别田赋这件大事儿,铸造了一个“告别田赋鼎”。

  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 王三妮:免田赋,是农民祖祖辈辈的梦想。2006年的时候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国家还给补贴,这么大的好事让我们赶上了,我们心里特别高兴。我会铸鼎,知道鼎是用来记载国家大事的,所以想把这个鼎铸好,表达一下对国家的感激之情。

  据测算,2006年与免税前的1999年同口径相比,全国农村税费改革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多元,平均减负率达80%,农民负担重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

  扶持政策集中发力 农村大地焕发新活力

  如今,农民不但“种地不再缴税”,而且还过上了“国家给补贴”的好日子。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广袤的农村大地焕发新的活力。

  眼下,皖北地区的冬小麦正处于拔节时期。在涡阳县大于村,种粮大户李桂学正用无人植保飞机给自己的600多亩小麦喷施农药,防治小麦病虫害。种了20多年庄稼的老李告诉记者,正是农业税费改革让他成为了村里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涡南镇大于村种粮大户 李桂学:1992年税费改革试点以后,一亩地只收了30块钱,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流转了有几十亩地,效益还不错。再到后来农业税也取消了,30块钱也不要了,每亩地国家还补贴60块钱。

  现在,李桂学为了方便耕种,买了几十台大小农业机械,成立了自己的农机种植合作社,扑下身子要在这广阔的黄土地里大干一场。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涡南镇大于村种粮大户 李桂学:我又购置了这些大型农业机械,包括耕、种一直到植物保护、收割。购农机也有补贴,这更加增加了我种地的积极性。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农业补贴已覆盖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农村金融保险和生态环境等农业生产的多个领域,形成了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收入性补贴与技术性补贴相配套的框架体系,充分拓展了支农投入增加的空间。此外,通过国家持续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连续迈上新台阶,粮食产量由2006年的49746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66949万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叶兴庆:那么农业税的取消是这个期间我们国家跟农民关系变化的一个标志性的,或者说是一种引领性的改革。那么跟它相配套的,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包括我们从2004年开始,我们实行各种农业的补贴;我们从2003年开始,在农村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那么2007年,我们又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向农村延伸;从2009年开始,我们在农村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我国公共财政开始更多关注农村的全面发展。除了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得到有力保障,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纳入了公共财政支持范围, “三农”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四川省眉山市元宝村,曾经是一个地处偏僻浅丘的穷山村,道路不通,产业基础薄弱。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元宝村村民 郑小红:以前这就是一条泥巴路,出行不方便。最后每个人集资280元,修了一条水泥路,也只能过一个车。我们大家种樱花,想吸引游客进来,大家增加收入,结果第一届樱花节汽车堵了几公里,根本没法通行。

  要想富,先修路。元宝村抓住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机遇,利用国家项目扶持资金1800万元,新建和改建村组道路。现在,村里的道路四通八达,每年10多万的游客,让郑小红和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元宝村村民 郑小红:现在路修好了,樱花产业发展起来了,日子越过越好了。去年我都挣了十七、八万元了。哎呀,巴适得很。

  “十三五”期间,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目前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村村实现通邮。97%的乡镇有了快递网点。 农村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通光纤和4G已达到98%以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叶兴庆:很多以前要靠农民集资摊派来进行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改为逐步由公共财政来承担这个费用。也就是说,这个农业税的取消它也意味着我们公共财政的阳光开始普照农村大地,我们公共财政的雨露开始滋润我们农民。应该说是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把握。

责编:葛思琦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