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来幸福?“彩礼贷”引热议 借贷营销藏陷阱
··
“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近日,一张九江银行宣传“彩礼贷”产品的海报开始在网络流传。据流传的海报显示,该贷款最高可贷30万元,最长可贷1年,年利率低至4.9%。贷款可以用来进行新婚旅行、购车、购买首饰、购家电等,申请条件要求22周岁以上,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1个月,且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
该海报一经网络传播,就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根据媒体报道的最新消息,九江银行的客服人员已经表示,九江银行并未推出“彩礼贷”产品,日后也没有上线的安排,(网传)图片只是宣传部门做的宣传。
九江银行个人消费贷规模庞大,不良率高于同行水平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九江银行于2000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由当时8家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2018年7月10日,九江银行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江西省第一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地级城市商业银行。
截至2020年6月,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九江市财政局并列为九江银行第一大股东,各自持有九江银行15.2%的已发行普通股股份。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2.23%。
根据万得数据,九江银行的个人贷款总额为620.88亿,其中个人消费贷款221.06亿,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1.35%。而市值规模与九江银行类似的青岛银行、中原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其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分别为106.71亿元、275.36亿元、27.3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分别为0.51%、1.02%、0.78%。九江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无论从规模还是从不良率水平上看,几乎都高于同行水平。
由此可见,个人消费贷款可谓是该银行的“龙头”产品,为了做大消费贷的规模,甚至为此承担了较高的不良率。
九江银行个人贷款的相关数据 来源:万得数据
部分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及不良率数据 来源:万得数据
“彩礼贷”,不仅仅是“天价彩礼”那么简单
“彩礼贷”横空出世的消息一经曝出便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彩礼贷”是为“天价彩礼”站台,变相宣传攀比从众的婚嫁风,违背公序良俗为自身获取收入。
还有媒体表示,九江银行的这一产品利用索要彩礼这种不良婚俗做噱头,设计相应的贷款产品,有为索要彩礼行为张目、推波助澜,助长不良社会风气的嫌疑,该产品的设计甚至有可能违反了相应法律。今年元旦起实施的《民法典》第八条就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广告法》第九条则规定,广告不得有“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情形。《商业银行法》第八条也规定:“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彩礼贷”实质上是一种消费贷,属于市场上存在较多的场景类消费贷之一。最近几年,一些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根据不同场景推出过名目繁多的消费贷,如“培训贷”、“求职贷”、“美容贷”、“二胎贷”等,产品种类层出不穷。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指出,没必要对“彩礼贷”过于惊讶。不少商业银行都有“婚庆贷款”、“结婚贷款”、“婚礼贷款”等类似贷款,且上线已有时日,是一款满足特定客户群体需求的个人信贷产品。
“彩礼贷”之所以触犯众怒,或许不在产品的金融合规性上,问题出在整个广告传递出腐朽、落后的价值观,让人无法接受。我们反对“彩礼贷”,也不能仅仅反对“天价彩礼”,而更应该警惕层出不穷的消费贷款,刺激了很多人超前消费,使得我们背负上过于沉重的财务压力。
消费贷10年规模增长8倍,监管机构提醒树立理性消费观
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受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驱动,中国的短期消费贷款总额已经从2011年的不足1万亿增加至当前的8万亿元以上。这一数字的背后,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消费贷款业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我国住户消费贷款及住户短期贷款规模 来源:天风证券
但是,在这一发展的背后,部分消费者过度负债的问题也开始出现。去年底以来,“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就被监管层反复提及。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0年第六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就表示,金融营销宣传有待规范,部分金融机构的营销宣传内容存在误导和不符合社会公序良俗内容,并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转型升级,商家促销手段也层出不穷,诸如小视频、直播带货、购物狂欢节等无不刺激着消费者“剁手”的冲动。但是,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借贷消费本身并没有错,但一定要适度。超前消费虽然能满足人们的一时快乐,但如果过度负债成为常态,一旦遇到失业危机或其他变故,则极易造成违约失信。
因为一张“彩礼贷”的海报深陷舆论的旋涡,恐怕九江银行自己也没有想到。但是,这件事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些企业一心为了增加收入,却忽略了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企业责任。新华网的一篇评论里就对此发出了严肃的声音:“在这里真的奉劝一句,这种玩意儿,宣都不要宣。”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莫元婧 综合新华网、经济参考网、证券时报网、大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