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强四力|大众日报记者深度报道一场村民议事会

··

大众日报记者 戴玉亮

  3月10日上午10时许,青州市邵庄镇马石西村马竹芳家,一场村民议事会开始了。

  碰巧在此采访的本报记者,找了个小马扎,在外围坐下,静静旁听了整个会议。

  主持人马梅芳,是马石西村西三街的街巷长。参加会议的共有10人,代表西三街的大部分住户。马梅芳直奔主题:“今天主要有5个事,请大家议一议。”头一件事,是村里有几处地方需要绿化,栽植海棠、竹子等。苗木由邵庄镇政府免费提供,但需要本村出人自己栽植。这件事,大家一致同意。马爱美提醒说:“栽竹子的时候得注意,要浅一些,埋深了不好发芽。”

  第二件事,是村“两委”提议给村里的两名保洁员每人每月增加200元工资,理由是之前保洁员只打扫中心大街,现在负责全村所有的街巷。说到这个话题,大家纷纷发言。“工作量增加了,涨钱是应该的,但涨了钱得把活干好。”“出工不出力咋办?”马竹芳说:“得给他们定个考核制度,如果不达标,该扣钱扣钱。”马君芳接话说:“考核归考核,各家门前还得尽量自己打扫,不能光指着保洁员。毕竟他们人手有限,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第二件事也顺利通过。“村里现有的墓地已基本饱和,村委计划在公墓旁边再腾出一块地来。”宣布完第三个议题后,马梅芳率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新公墓一定要搞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想埋哪儿埋哪儿。现有的公墓也要平整一下,方便祭拜。空大的地方栽些花草,显得文明。”

  规划新公墓,大家都赞成。但在墓穴的大小上,大家产生了分歧,10个人明显地分成了两方。马梅芳一方的意见是:3平方米一个穴,两边留点道,栽上松树。这种方式,可称为“独栋”。马君芳一方认为:墓穴不用太大,1平方米多足够,一个挨着一个。这种方式,可称为“联排”。

  同时,马君芳建议,墓穴收费,1000元一个,收取的费用归村集体,用于公共事业。对这个建议,马梅芳一派不置一词。

  与记者一同旁听的邵庄镇党委副书记王宏伟,小声地问马石西村党支部书记马云茂:“‘独栋’还是‘联排’?”马云茂悄悄说:“村‘两委’倾向于联排,这样省地,有个1亩多地就够了。不过最后怎么办,还得听听其他几个街巷的意见。”

  马梅芳把大家的意见简要地记录下来后,进入下一个议题:成立老年互助会。

  马石西村共有128户433口人。村里的土地全部流转给了青然农业,全村约1/3的人口在外务工。村里剩下的,除了孩子、妇女,就是老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达101人。对这项提议,大家不但一致同意,而且反响热烈。有人说,有了老年互助会可以一起打扑克、下象棋;有人说,打打太极拳,比光跑步强;还有人要约着一起跳广场舞。马君芳提议:“再让村里给添点运动器材。”

  最后一个议题是:成立村项目建设管理小组,负责全村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工程项目。

  会上最活跃的马君芳说:“其实这个小组成立不成立的,不太重要。村集体就那些钱,都是镇上管着,花多少支多少。再说了,现在村‘两委’这个班子,大家都信得过。”对马君芳的说法,有人当场反对:“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也不是放不放心的问题。有了这个制度,什么钱该花,该花多少,就管起来了。以后不管谁干村干部,咱都放心。”

  11时20分许,会议结束。记者看了一下马梅芳在会议记录表的意见或建议一栏里填写的内容。5项议题中,有3项基本无意见。另外2项的主要建议是:1.对公墓进行科学合理规划;2.为村民增加健身器材。

  这样的会议,在当地叫“街访议事”。在西三街开会的同时,另外6个街巷的村民议事会也在同时进行。3月10日晚些时候,马云茂给记者发来了当天开会的汇总情况。如下:

  对于这次议事内容,各街基本同意。同时,西一街建议新的苗木栽植后找专人维护一段时间,以确保成活率。中心街建议将来成立的项目建设管理小组成员要长期在村内生活居住,能及时监督施工情况;另外,建议近期组织一次义务理发活动,给不方便外出的老年人免费理发。东一街建议公墓建成后统一按照序号安排,不能按照村民自己意愿选择墓穴。

  记者还了解到,在综合各街意见的基础上,马石西村当天就形成了关于老年互助会和项目建设管理小组的两个书面情况说明。

  据介绍,以前的马石西村村“两委”班子涣散,集体经济薄弱,至2017年时欠债50余万元。这年底,在外做生意的马云茂回到村里,担任村支书。马云茂发现,把村民请到村委会办公室提意见或建议时,大家都不吭声,就会说“好”。但村“两委”一旦决定做一个事时,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即便是一件明摆着对大家都好的事,如公共设施建设等,也总有几个人跳出来反对。“你们干这个事,经过村民同意了吗?征求老少爷们意见了吗?”

  基层治理是个难题。“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村民参与村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不高,原因之一是没有合理表达诉求的渠道。”马云茂说,因为缺少村民的主动参与,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找到了症结的马石西村,于2019年5月创新性地推行街坊议事制度。全村划分为7个街巷,每个街巷由近20户居民构成。1个街巷推举出2个街巷长,两人轮值,半年一换。街巷长主要由党员和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一个月至少开一次会,所议事项主要包括:村“两委”计划要干的事,村民提出的可行性建议,以及重要事项的传达等。

  街坊议事推行之初,正是春夏之交,大家拿出马扎,坐在每条街和中心大街的交界口,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天冷时,会场就挪到某位村民的家里。每次议完大小事,根据反馈情况,马石西村村“两委”召开会议,对各项建议作出决定,然后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

  “经过村民充分讨论后形成的决议,再执行起来畅通无阻。”马云茂说,最终,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形成了合力。这样一来,什么事干不成?

  村里的事,村民做主

  得益于村民议事,近两年来马石西村顺利完成了500亩土地流转、冷库车间建设、公园和活动广场建设、成立合作社等村里的大事,并实现“零信访”。这个三四年前还一地鸡毛的薄弱村,现在环境整洁、乡风文明,村集体年收入已经突破了20万元。

  邵庄镇将马石西村的街坊议事制度概括为:公开议事、规范定事、民主评事、合力干事,并在全镇推广,取得明显效果。去年该镇信访数量下降50%以上,初信初访化解率达92.9%,信访积案化解率达80%以上。同时,街坊议事也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陈黍村建设桃种植基地2000亩,新增流转土地1200亩,村集体年增收40余万元;范家林等村新打机井6眼;东峪等10个村完成自来水改造,并新增休闲广场12处,创建美丽庭院1453户。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孙宗锋认为,农村基层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街访议事”将村民最关心的“身边事”上升为“基层组织议事日程”,成为基层民主制度创新的重要实践形式。

  让村民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管理,不仅有利于适合基层实际的政策出台,更有利于后续的政策执行,真正实现了“村里的事,村民做主”。

责编:杨童童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