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两会这个新提法,与1亿山东人密切相关
··
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运行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要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这是一个全新提法,既体现了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也为我们落实“十四五”规划、把高质量发展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指明了努力方向。
山东人口过亿,是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劳动力大省。推动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对于山东来说无疑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意味着劳动的投入产出效率要不断提高并快于GDP增速,这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究竟高不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也就是单位就业人员创造的实际GDP的数量。全员劳动生产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劳动消耗的比值,是衡量劳动力要素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全员劳动生产率越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越快,质量和效益也越高。比如按世界银行公布的购买力平价GDP数据测算,1952年,美国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66.5倍,但随着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到2018年中美的差距已经缩小到4.03倍,而这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强调核心是发展,意味着我们要创造更多的包括物质产品、精神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在内的各种财富,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强调发展的关键是高质量,意味着每单位的投入要创造更多的产出,也就是投入产出效率要不断提高。从劳动要素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劳动的投入产出效率要不断提高,也就是全员劳动生产率要不断提高。
从实践来看,在我国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也从2014年的83211元上升到2020年的117746元,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202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仅比2019年增长2.5%,但也比国内生产总值(GDP)2.3%的增速要高,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仍然实现了质量的不断提高。
把全员劳动生产率纳入指标体系,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如何测评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十四五”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被纳入五年规划并成为指标化要求,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重点的演进,也彰显了我国对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认识的不断深化。
全要素生产率、亩均效益、各类环保指数、人文发展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日益科学和完善,对各地真正推进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约束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国内生产总值是劳动与资本、技术等要素相结合协同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现,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意味着单位劳动力的劳动产出要进一步提高。
从微观的视角来看,全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单位劳动力的产出增加,意味着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使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企业管理的效率更高、工人拥有更高的熟练程度、拥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含量更高,使得劳动效率提高,创造更多的产值。从宏观来看,单位劳动力的劳动产出增加,意味着劳动就业人口的整体素质在提高。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也论证了依靠劳动者的“干中学”机制,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在增速。
产业结构要进一步高端化。在劳动投入总量不变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决定着劳动力的就业结构,进而会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一般来说,如果劳动力的就业主要集中在拼资源拼投入的中低端产业时,也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时,单位劳动的产出往往是比较低的;而劳动力就业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中高端产业时,单位劳动的产出往往是比较高的。因此,产业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将带来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国内生产总值的更快增长。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使全员劳动生产率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就必须提高单位投入特别是劳动投入的产出效率,而只有存在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条件下,才能够改变原来的要素投入结构,带来更有效率的产出。因此,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原材料创新等,不断形成新创意、开发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利用创新优势形成新的市场势力,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更充分地发挥企业家精神。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必须建立在大量生产经营业绩良好的优秀企业的基础上,而大量优秀企业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依靠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培育和发展“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才能”“企业家作用”,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之所有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各种指标体系的协调。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为了测度高质量发展水平,也提出了反映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全要素生产率、反映单位面积土地投入产出强度的亩均效益、反映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影响的各类环保指数、体现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人文发展指数等,而强调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则反映了对劳动要素和劳动者素质的重视,也彰显了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最能动要素的重要性,使得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
山东是人口大省和劳动力大省,应将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持续深耕新旧动能转换,依靠1亿山东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劳动力大省,推动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对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任务,无疑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研判我省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努力推动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更快增长。
深入分析人口变动趋势,将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山东常住人口超过1亿,劳动力资源丰富,加上实体经济占主导的经济结构,使山东经济在过去发展过程中享受了很多的“人口红利”。但近年来“人口红利”逐渐减弱,有研究指出,目前山东是全国老龄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1982年我省的老年抚养比仅为8.8%,目前已经上升到23.82%,再加上我省人口出生率在2017年迎来拐点并开始下降,以及人才外流因素的影响,使得我省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供给日渐紧张,而且劳动就业人口的抚养负担较重。据统计,山东2019年总抚养比已经超过50%,相当于平均每2个劳动年龄人口就需要抚养1个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省经济要实现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努力推动从劳动力规模的“人口红利”转为劳动者素质的“工程师红利”,在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上下功夫。
持续深耕新旧动能转换,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低级结构,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高级结构调整和转变的过程及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自2018年我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来,一大批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低端产业被淘汰,一大批传统产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顺利实现改造提升,同时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快速发展,这为我省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和重要动力,也提升了我省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今后,要继续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瞄准“十强产业”,积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塑强产业新优势,争取率先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聚焦科教强省建设,以劳动者素质提升推进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必须建立在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劳动者素质,一要通过制度创新,发挥劳动者“干中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自身不断学习来提升能力;二要通过教育培训,使劳动者掌握现代劳动技能,具备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三要鼓励科技创新,使高素质劳动者能够在新产业新技术发展中获得和自身人力资本相符合的市场化报酬。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造生产力最能动的力量。我省在建设科教强省过程中,要聚焦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提升专业化素质为目标推动劳动者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育、用”等各项工作。要围绕我省未来主导产业,加大科学教育投入,统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发全链条布局,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和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发挥高素质人才在企业提高竞争力、创新力和增值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围绕激发市场活力,推进制度创新,为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创造有利环境。全员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还是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据预测,2025年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将增长至人均15万元以上,因此“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的时期。我省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围绕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推进企业改革,发挥好重点龙头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鼓励企业改革创新的制度体系,激发企业加快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的内生动力。同时,要继续深化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加强涉企部门的协作,完善对各市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考核,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一切社会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王金胜,王枫,单位: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