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终于看到你的模样了” 烈士牺牲76年后,山东专家为其遗腹子画出父亲相貌

··

(记者:张珈玮 吴军林 杜虹晓 编辑:赵洪栋)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吴军林 杜虹晓 张珈玮 江苏淮安报道

  林宇辉取出桑友春父亲桑清亮烈士的画像,摆到他面前。嘈杂的房间忽然安静下来。这只是幅黑白素描,但桑友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一言不发,只是看。簇拥着他的子女开始啜泣,大女儿、二女儿直接跪倒在画像前。“爷爷,70年了,我终于见到你了,爷爷。”大女儿哭道。

  “您自己拿着看一眼。”林宇辉在一片哭声中把画像递给桑友春。

  双手捧过父亲画像,桑友春仍只是看,仍一言不发,有两分钟之久,仿佛静止一般。

  慢慢地,桑友春眼眶里闪现出泪花,但未流下。现年76岁的他,头发已花白。

桑友春手捧父亲画像,眼含热泪

  “大方向是这个样子。但上额宽了些,脸长了些。”这时,87岁的老人桑清康说话了,“他去世的时候20多岁,这个模样看着有30岁了。”桑清康是桑清亮的近支弟弟,他是仅有的几位见过桑清亮烈士的人,桑清亮牺牲时,桑清康10岁。

  于是,林宇辉坐到沙发上根据老人的意见调整,将上额头两侧用橡皮擦了擦,画得窄一些,把脸也修得短了些。

  几分钟后,再次捧出画像。

  “刚才这张,我一看就觉得很像我的家人。”说完,桑友春的外孙女已泣不成声。

  烈士24岁牺牲 寡母独自抚养遗腹子长大

  “在你心中,父亲是什么形象?”

  “英雄。”桑友春用涟水方言说出这两个字。

  桑清亮,1921年11月生,江苏涟水县岔庙镇四支村大桑庄人。1942年在左三庄学习,加入党组织,参加民兵模范队,1945年任王集区柴市乡乡长。

  1945年4月22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桑清亮带领十多人去浅集西的侯桥执行任务,与伪军遭遇。战友花洪来牺牲,桑清亮腹部受伤,肠子露出,他仍高叫葛树高、王学曾等人:“快撤,我来掩护。”

  民兵在桑清亮的掩护下脱险了,他则被敌人抓捕。敌人残忍地用铡刀将他的头颅砍下示众。

  事后,区委书记颜景理率领区队围攻敌据点,逼迫敌人交出烈士的头颅安葬,将通风报信的两人逮捕到坟前枪毙祭奠。

  这段记载,出自《永远的丰碑——涟水县革命烈士传》,中共涟水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涟水县民政局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短短几句话的背后,有着更加沉甸甸的现实。

桑清亮烈士证明

  桑清亮去世8个月后,1945年12月,他的遗腹子桑友春出生,这也是他唯一的孩子。桑清亮去世时,妻子尚不知自己已有身孕。

  桑清亮的妻子独自将儿子桑友春拉扯大,并培养成才,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桑友春婚后,育有六女一子。

  桑友春的二女儿桑海兰回忆说,小时候,奶奶跟他们讲过,爷爷牺牲时,因头颅被割下,无法辨认尸首,奶奶是根据他身上穿的衣服才认出来,“衣服是奶奶缝制的,上面有盘扣。”

  2014年7月,桑友春的母亲以95岁高龄去世。桑友春手书挽联“为国为民廿三岁出生入死留英名 养育子孙七十载千辛万苦众人夸”。

桑友春手书挽联,翻拍自受访者手机

  “是为奶奶办后事,同时也是祭奠爷爷。”桑海兰说,奶奶是个很坚强的人,她去世时,孙辈每个人都写了文字纪念,怀念她。父亲当时写了几幅挽联,附近的人来看,都流下眼泪。

  桑友春的儿媳也说,她很佩服老太太(即桑友春之母),在那个年代,她一个女人,把孩子带大,后来又拉扯了一大家子。

  为圆父亲的梦 烈士后代求助山东模拟画像专家

  从未见过父亲,成为桑友春一生的遗憾。

  桑海兰从新闻报道中关注到林宇辉,为弥补这种遗憾提供了一种可能。她知道,林宇辉画过被拐儿童申聪长大后的模样、画过章莹颖案嫌犯的画像,后来又得知了他的“双百计划”。

  林宇辉自幼学画,2004年,被调到山东省公安厅刑侦局,他把自己的画像技术与警察工作相结合,开展犯罪模拟画像的研究工作。退休后,他设定了为一百名烈士画像和为一百名被拐儿童画像的计划,亦即“双百计划”。

  2021年2月11日,也就是庚子年年三十的晚上,家人去给长辈上坟祭奠,桑海兰对父亲说,今年无论如何要找到林老师,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要去找,给祖父画像。

  终于,桑海兰找到了林宇辉工作室网站,看到了上面的电话。但她担心,林宇辉不一定有时间给画,也担心网站上的联系方式不对,于是决定先添加微信。

  当时她的添加语是“为圆我父亲的一个梦”。

  2月23日晚上10点,林宇辉通过了桑海兰的好友申请。桑海兰向其求助,“父亲现已76岁,作为子女,我们一直非常期待能让父亲看到爷爷的画像,但一直很无奈,时间久远,见过我爷爷的人已不多了,因而想向您求助。”

  问过有无烈士证并得到肯定答复后,林宇辉开始询问桑海兰有关桑清亮烈士的牺牲年代等信息,并说:“你提供一下与你爷爷相近的亲人照片。”

  2月25日,桑海兰把父亲、弟弟不同年龄的照片及其大伯的身份证照片和大姑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发了过去,“见过我爷爷的人大多已经故去了,现有见到的几人都有些模糊,庄上可能只有一位老人记得稍微清楚些。以前一位表姑亲口对我们说过,我爷爷是瘦高的人,人很帅气,比我爸脸略窄一些,和大伯、大姑较像。”

  “有些遗憾的是,在奶奶的有生之年,我们从未向她问及爷爷的长相,爷爷的离去是奶奶一辈子的伤痛,奶奶很少述说过往,我们自懂事起也从不提及这一切,所以对爷爷的一切只能通过他人之口进行了解。另外,不知是否可以请您亲临我的老家那里,去听听当年几个曾见过我爷爷的人当面陈述 ?”

  “刚刚我爸妈去庄上一户少时见过我爷爷的那位老人家中,向他详细了解我爷爷的具体长相特征,据他描述,我爷爷是长四方脸、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分头,是一表人才且多才多艺的年轻革命青年。倘若有照片让他辨认,他是能分辨出来的!”

  收到桑海兰发来的信息后,林宇辉回复:“你那边如果有见过你爷爷的人,对画像就更加有帮助了。如确定过去,具体你跟我的助理联系。”

  于是就有了3月11日的淮安涟水之行。

  林宇辉说,跟烈士家属近距离交流,可了解得更详细,因为电话沟通看不见人,也无法确定对方描述得准确不准确。还原烈士相貌,要尽可能地往百分之百上努力。做刑事模拟画像,画得越像,对破案越有利;对烈士家属来说,画得越像,他们越能从情感上接受。他经历过无数次,正因为画得像,家属可以一下子认出来,“就是那个人。”

  “今天,我终于看到爸爸了”

  出发前,林宇辉已根据既有描述画出了初稿。

  一出淮安东站,桑友春的儿媳就拿出鲜花献给林宇辉。林宇辉当即说,等桑清亮烈士的画像定稿,要把鲜花献给烈士。

  林宇辉的到来,对桑家是大事。为了第一时间见到祖父画像,桑友春的六女一子,分别从扬州、张家港、南京、常州等地返回老家,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岔庙镇荣锦村。

  3月11日下午林宇辉抵达村中时,正下着小雨。桑友春的小院门口,家人们拉出横幅“欢迎林宇辉警官莅临烈士故里”。

  进屋落座,林宇辉开始与桑友春沟通其父亲的相貌特征。

  “您更像您父亲还是母亲?”

  “像母亲更多。”

  “画的时候,你们想要个什么形象?戴不戴帽子?”

  ……

  经与烈士儿子及孙女沟通,并看了烈士的哥哥和姐姐照片。林宇辉开始调整画像,“当初沟通不够清晰,只是说在抗日战争结束前夕牺牲的,所以我按穿军装、戴军帽来画的。这次来了交流发现烈士是位游击队员,因此需要改成便装,而且要改成分头,不戴帽子。”

林宇辉调整烈士画像着装等细节

  大约半个小时后,林宇辉为烈士完成“换装”。将这一版画像拿给家人看后,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听了桑清康老人提出的意见后,林宇辉请他并坐在沙发上“监督”整个修改过程。头发差不多、上额再窄点、脸再短点、上额再窄点、脸再窄点……直到老人说,“大体差不多了。”

桑清康老人向林宇辉提出画像修改意见

  桑清康老人说:“那时候他(桑清亮)经常到我家。”

  再次看到父亲画像,桑友春喃喃自语:“爸爸,我终于看到你的模样了,从小,我看到别的孩子,在爸爸的怀里,心里多么羡慕啊,多么想,有爸爸抱着我,今天,我终于看到爸爸了。”一字一顿,语气迟缓。面对父亲画像,76岁的老人成了“孩子”,开始倾诉一生的思念与“委屈”。

桑友春端详父亲画像

桑清亮烈士画像

  有人提议他抱抱爸爸。

  桑友春把父亲的照片揽向怀里,围在身边的儿女抱住了他,人群开始恸哭。

桑友春抱着父亲的画像

  桑友春缓步向前,走向中堂,把父亲的画像与母亲的遗像并排。一对夫妻,一个青年形象、一个长者模样,穿越76年,再次“相遇”。

桑友春向父母遗像鞠躬

责编:石慧
审签:辛然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