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如何释怀“乡愁”,防疫又有怎样的调整?
··
本周一,3月8日,在两会还在召开的时候,为期40天的2021年春运结束。中国人对防疫有多配合,一个数据就能够说明,今年全国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发送旅客累计达到8.7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70.9%,甚至比2020年同期都下降了40.8%。显然,“就地过年”的倡议在其中发挥了明显作用,无数人牺牲小我的利益,成全了防疫的大局。春运结束了,接下来防疫又将面临怎样的阶段?会有什么样的调整?《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防疫,在“就地过年”之后。
回看春运,客流人数少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春节,这句话总能唤起在外打拼了一年的游子,对回家的热切渴望和期盼。但当春运的大规模人员流动和防疫压力产生关联后,今年,听从各地发出“就地过年”的号召,成了大多数游子们,对全国防疫大局的成全。回看40天的春运,无论坐高铁,乘飞机还是驾车骑摩托,回家路上的人,少了。
广西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民警 邓国强:今年有很多“摩托车大军”考虑到自己的工作,回家以后再回去,核酸检查等各方面,要顾及很多,所以他们很多人都不回家过年了。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上饶站客运员 刘琳:今年春运的特点就是年前客流冷,年后热。很多人都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在家宅着,所以候车室的旅客都很少了。
即便候车室里的旅客明显少于以往同期,选择铁路出行的旅客,在全国也有2.2亿人次。旅客人数的减少,并没有让包括刘琳在内的铁路客运员,感到稍显轻松。春运期间,她所在的上饶站最多一天接送160多趟列车,除了保障旅客有序乘降,站内防疫也没有松懈。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上饶站客运员 刘琳:没有疫情的时候工作是比较单纯的,顶多就是旅客多一点。今年的工作内容比较多,在服务好旅客的同时,每天晚上八点的预防性消杀,不管客流多还是少,都要进行。白天每隔四小时都要对重点部位擦拭消毒。春运是结束了,四十天感觉过得挺快,春运结束的那一天感觉松一了口气,但是毕竟疫情还没有结束,所以这个工作还是要继续的。
此次冬春航季,南航在沈阳,有飞往日本东京和韩国首尔两趟国际航班。随着春节的临近,这两条归国航班,连接起了在外游子的回家路。
南航北方分公司客舱部乘务长 陈佳茵:去程人数相对来说较少,回程基本是全满,务工的人比较多,大部分也都是中国籍的旅客。因为在飞机上的服务需要沟通,需要帮助他们去填一些申报单,入境卡之类的手续,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会做指导。因为都有全身防护,所以还算是比较安全的一个状态。
虽然沈阳到东京和首尔的飞行时间不长,航班也能在当天返回。但当飞机降落到沈阳机场后,机组成员需要在做好客舱检查后,和全体乘客一道,重新通过海关的入境申报,并集中隔离。
南航北方分公司客舱部乘务长 陈佳茵:从纸板的申报单已经过渡到手机的二维码申报了,就是扫一个二维码,它就能把个人的信息全部填里面。如果有什么问题,检疫人员也会在当场就对乘客提醒。所有的人都要完成我们中国的检疫要求,它会有英文版。我飞了一个航班回来之后,我的码已经不可能是绿色的了,他们从高风险区域回来的,在海关那边是红色的码。
不仅是在这次春运,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从有风险的境外执行完飞行任务后,机组都要进行隔离。今年春节,陈佳茵所在的机组返回后,无法和家人团聚过年,被安排独自度过20多天的隔离期。
南航北方分公司客舱部乘务长 陈佳茵:现在我们也是从第一次被隔离,慢慢就丰富了隔离经验。比如说会有人带瑜珈垫,在房间里做瑜珈,或者说带一些游戏类的产品,看看书,或者是追追剧,还有开开窗这样来排解一下,真是觉得大家都挺不容易的。
据统计显示,“就地过年”政策有效减少了春运前半程客流量。2月17日正月初六以来的后半程客流量,则有明显回升。随着国内疫情防控的形势持续向好,人们的出行意愿逐渐升温。在这其中,常态化疫情防控,还将会是一段时间内,保障人们出行安全的底线。
就地过年,很多人都要付出亲情的代价,但是结果从防疫来看是好的,全国连续一个多月没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从2月22日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清零以来,又连着20天,全国都是低风险的地区。这个时候两会都已经闭幕了,有一个问题又在好多人心里浮现出来,就是许多春节期间特殊的防疫政策,是不是也到了要调整的时候。
浙江开放农村宴会场所 年轻人扎堆补办婚宴
本周,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转好,一些地区从疫情实际出发调整了管控方式。周二,浙江省宣布,终止农村地区返乡人员的健康管理措施,低风险地区人员到浙江,持健康绿码就可以自由通行,举办农村酒席的宴会中心等场所也得以重新开放。
浙江海宁先锋村乡厨 傅东伟:作为家宴中心,也要提前消毒,搞搞卫生,毕竟好久没办了。下面的厨师也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工作?因为他们也有老小,也要养家糊口。那天他跟我说可以摆了,可以摆了,我听得出来他也蛮激动的。
周五是先锋村家宴中心重新营业的第一天,傅东伟和厨师们已经早早开始工作。出于疫情防控需要,这里已经关停了整整两个月,而春节前后的这两个月,正是一年里最赚钱的时间段,这让他们损失不小。
浙江海宁先锋村乡厨 傅东伟:我现在团队下面厨师有三十个左右,每个月都要发工资。每个月开销出去,另外房租费、工资加起来也有几万块钱。反正开业后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损失最好是能补回来,因为大家也要生活。
让傅东伟感到欣慰的是,开业第一天,接到的订单就接二连三。小朱是本村人,妻子是市中医院的一名医生,两个人春节前已经领证结婚,原本预定在这里举办一场婚宴,结果海宁县突发疫情,让婚宴临时取消。
朱佳峰:准备摆酒的前一天,我们这边就发现了一个确诊病例,这样一想太危险了。
陈琳:最可怕的是新冠确诊病例还在我们村,那就更危险了,到时候如果办酒,村里人过来了,简直就是炸弹。妈妈那时候就是我们不让她办了以后,她不开心了好多天,每天在家里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朱佳峰的母亲:作为我们老年人,我们肯定是心里有点顾忌。所有亲戚都弄好叫来了,帮忙的也叫来了,一下子停止肯定是心里接受不了,后来我儿子儿媳妇说肯定不能办这个酒席 。
小朱一家只得挨个通知准备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而1月13日,家宴中心被通知停止营业,随后,春节前的农村防疫政策陡然升级,不仅办酒席没了可能,拜年、聚会、返乡都受到限制。但小朱一家,尤其是他的父母,一直期盼着政策放开时尽快补上这迟到的婚礼。
朱佳峰的母亲:毕竟是我儿子的终身大事,我们肯定要挑一个好的日子,再来这里摆酒席。
而在家宴中心的厨房里,为了第二天周六的第一场宴席,厨师们在紧张准备着,这场被延误的回亲酒,是另一对新婚夫妻为答谢双方父母和亲人而办,而他们的婚事已经是第二次因为疫情耽误。
孙诗航:我们本来打算去年三月结婚,因为疫情推迟到十月份结的婚。
朱锦超:十月份结婚的话,过年的时候就是要摆这个回亲酒。我们顺其自然地就认为,而且我们日子之前2月5日的时候也看好了,但是后来因为疫情取消掉了,现在又放开了,可能就是控制住了,我们马上又很开心地来报名。
为准备这场宴席,傅东伟需要到菜市场挑选更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一路上,他接到的电话订单不断,他的生意明显地红火起来。
本周,浙江省其它类型的公共活动场所也在陆续开放之中,而随着北京市宣布进返京不再需要核酸证明,省际间的人员流动政策进一步放松,国内跨省旅游也在有序放开。对于办完婚宴的新人们来说,也可以畅想一场蜜月之行了。
本周公布了今年的五一有五天的休息日,这是一个小的黄金周,很多人已经开始盘算这个五一怎么过?但是对于相当多就地过年的人,尤其是就地过年的农民工朋友,可能错峰回家弥补亲情也是一个重要的选项,但是五一还远,现在可以具备这个条件了吗?能顺利的调休回家吗?
错峰返乡安排成了当前的重点工作
刚刚过完了一个特殊的异地春节,河南小伙高雷明,已经在他务工的工厂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今年春节前,《新闻周刊》曾采访过响应“就地过年”号召,留在浙江过年的他。彼时,他已经退掉了返乡车票和在老家为孩子预订的满月酒,对高雷明而言,2021年的春节或多或少带有遗憾。
河南籍来浙外来工 高雷明:去年本身是打算回家,因为生了宝宝,家里面的传统是要摆周岁酒和满月酒,然后本来是打算过年的时候回家,然后正好过年,大家亲戚朋友团圆一下,后来就是碰上疫情控制,那么也响应政府在当地过年,让把家里面原本订好的酒席取消掉。
像高雷明一样有着类似经历的外来工不在少数,今年春节,他们大多选择“就地过年”。由于在异乡过年,缺少了走亲访友的机会,年后,他们又更早地开始了工作。
河南籍来浙外来工 高雷明:就是今年回家过年的人数比往年是明显少了很多,今年只有六个人回家过年,往年就是二三十人回家过年的,所以说这个人员、产能也是充足的。因为我们是一直在十二小时两班倒的这样一个运转。
事实上,这样的工厂并非特例,本周一举行的浙江省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就提到,浙江今年超半数务工人员留浙过年,人数多达1100多万人,比例较往年上升近40个百分点。这也使得今年开工变得更早,据统计,浙江约有九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元宵节前实现了复工复产,复工情况优于往年。
浙江天通集团人事主管 居晓萍:我们生产都是维持正常,而且像有扩产要求的这些部门的话,我们产能是有一定提升的。
在制造业大省浙江,往年年后,困扰制造业企业的一大问题便是“招工难”。今年本来为防控疫情提出的“就地过年”举措,不料加快了年初的返岗复工进度。春节期间,浙江开工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达76.5%,比2019年提高了17.3个百分点。港口数据也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制造业的恢复情况,近期,宁波舟山港也格外忙碌。
宁波舟山港业务部副部长 陈胜:2021年2月份,因为整个宁波舟山港的生产都是非常繁忙的,同比是增长了49.3%,应该说也是创了我们历年2月份的新高。我们一直认为我们港口是我们整个生产的晴雨表,也是提前地反映了,我们制造业开始回暖提升。
浙江天通集团人事主管 居晓萍:跟车间的负责人和部门去商量,针对错峰返乡,政策上写的是4月1日到6月30日,这期间我们留厂过年的员工,这期间我们都鼓励他们返乡探亲,我们自己管辖范围内的,重点是要做好摸底统计工作。
今年年后,高雷明所在工厂的人事主管格外忙碌,不同于往年忙着招工,协调好年后员工的错峰返乡安排,成了当前的重点工作。
浙江天通集团人事主管 居晓萍:我们安排好工作之后,一定是可以返乡,跟家人团聚的,这个我们在年前做过承诺。在目前生产各方面比较平稳的情况下,我们是鼓励员工能够回家跟家人团聚的,我们会鼓励员工在家里多待一段时间。
放眼全国,今年“就地过年”已成为普遍现象,目前,可以安排年后错峰返乡的企业,大多是在兑现年前“留人过年”的承诺。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存在制度性的硬约束,对于不少“就地过年”的外来工而言,或许还是无法在2021年回家看看留守的父母和孩子。当企业因开工早而带来了产能提升后,也应该思考,经济效益增加了,员工能否获得更多的人文关怀?
浙江天通集团人事主管 居晓萍:从我们个人这个角度来看,虽然“就地过年”是政府号召,也是公司统一的一个行动,这块的话确实会有一定的遗憾,现在只能(以)事后弥补的方式,在4、5、6这几个月,包括后面下半年,如果员工有需要,我们还是会鼓励他们回去,然后在政策上我们一定会给他们保障。
两会闭幕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是6%以上,当然,很多人预测也期待能高过这个数字。同时,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目标是1100万,大家也希望好好努力,冲一冲1300万或者1400这样的目标。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干,不过,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同时,个体的权益,家庭的亲情,长久离家在外的心理也都该考虑,因为我们奋斗的目标是为了幸福,但愿在未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国的目标和家的目标,都能够很好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