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迹”忆·根脉山东(三)丨 “铁路大厂”里山东党史上的两个 “第一”

··

拍摄:杨振勇 黑为冰 解说:辛振东 剪辑:朱肖明

  编者按:作为革命老区的山东,这片红色热土不仅铸就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更是孕育了一代代的红色基因传承人,从王尽美等中共一大代表,到人民公仆焦裕禄、孔繁森,再到时代楷模朱彦夫、李登海等,根基深厚的红色精神让红色文化之树根深叶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红色“迹”忆·根脉山东》专题策划,让我们一起穿越百年,对话历史和现在,共同见证信仰之火的熊熊不息、红色基因的血脉相承、红色精神的磅礴之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朱肖明济南报道

  从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济南机器厂、济南机厂、济南铁路工厂、济南机车车辆厂……到如今的“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这家拥有111年历史的企业自建厂以来,用过很多名称,但最深入老济南人心里的是“铁路大厂”这个名字。

  德式建筑、老厂房、油料库、老水塔、火车头……始建于1910年的“铁路大厂”不仅是济南近代工业文明的遗存地标,也是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党支部和第一个产业工会的诞生地,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文化使之被冠以“红色大厂”的美誉。

  工人的觉醒:支援五四勇当先奋不顾身拦骑兵

  铁路大厂的缘起,因津浦铁路。1907年12月10日,满清政府授权袁世凯、张之洞与英德两国订立《津浦铁路借款合同》,借款500万英镑,修建由天津至浦口的“津浦铁路”。为满足建成后的津浦铁路机、客、货车修理需要,1910年,德国工程司在济南城西三公里的大槐树庄开建机厂,并负责厂内所有器械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各工种人员的培训。

  工厂建成后正式名称为“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因为是当时最大的工厂,济南人称之为“铁路大厂”,还因地处大槐树庄,也被叫作“大槐树机厂”。

  1914年,建成投产一年后,欧战爆发,德国人离厂,工厂由北洋政府接管,厂名改为“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厂”,隶属北洋政府交通部。从最初被资本主义剥削再到被军阀、监工的压榨,工人们不堪盘剥不断进行自发的反抗和斗争,但因为缺乏组织,最终也没能改善困境。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民主、自由等新思想的影响下,工人们积极地投入到爱国运动中,开始进行工人运动。当时铁路大厂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李广义,他也是后来铁路大厂的第一位共产党员。他带领着铁路大厂的工人走上街头,支持市民和学生反帝运动。

  一次,满怀爱国热情的学生准备到西门附近集会,时任山东戒严司令的马良想调动辛庄营盘(现营市街附近)的骑兵去镇压,附近工人们得知消息后,由李广义组织策划,在工运骨干宋子元的带领下,工人们组成人墙,即使是被骑兵的皮鞭抽打,仍死死堵住辛庄营盘的两个出口。

  当时宋子元夺过骑兵的马鞭,严厉地质问道:“学生有什么错?为什么要镇压他们?我们不甘心当亡国奴!”工人与骑兵在辛庄营盘西口僵持了一个多小时,为学生集会赢得了时间。当骑兵赶到西门的时候,声势浩大的集会已经开始,骑兵们被当时的场景震慑住,对学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红房子”与“地窝子”的故事

  在槐荫街至今还保留着一百年前的铁路大厂的工人宿舍,因为它是用红砖砌成,所以被叫作“红房子”。而当时的“红房子”,也只有稍微好点的技术工人才能入住,大部分干苦力的工人只能住在地窝子。所谓的地窝子其实就是在平地挖个坑,上面棚着一个席子,简易的草苫子、草席子一铺,就是“宿舍”了。

  每天工作14-16小时,每月工资最低者只有几元,就地而食、就地而卧,一年无节假,一切死伤疾病都听天由命,工人血汗尽被榨取。起来反抗斗争的不是被开除,就是被杀害,工人们内心烦闷,有的靠着串门倾吐来缓解,有的则靠饮酒麻痹神经,甚至还有的染上了赌博的坏习惯。

  这种情况引起红房子宿舍里一位老师傅的注意,为了不让年轻人消沉下去,这位来自天津的张姓钳工,便向大家传授拳脚功夫,讲《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把青年人们引到了自己的院里。当时红房子街的老人们空暇时间就撵着自己的孩子去张家大院,说那里能学好。就这样,张师傅的住所自发形成了一个自娱自乐的公共场所,大家都叫“红房子”公所,之后还挂出了“红房子公所”的牌子。公所制定了规矩:一不信教,二不拜佛,三不吸烟,四不喝酒,五不赌钱,六不嫖娼。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所还组织工人们耍龙灯、四蟹,踩高跷,在济南影响极大。

原来的槐荫街煤炭店,就是当年的红房子公所旧址

  经常到红房子公所里来的工人当中,就有油漆工人李广义,他发现红房子公所有不少工人经常聚集,于是就邀请同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通讯员的王尽美经常到这里来启发工人们的革命意识。

  1921年夏,津浦铁路浦镇机厂钳工(后任中华工会会长)王荷波也来到公所,引导工人学习文化知识。“上一横是天,下一横是地,中间顶天立地的柱子就是我们工人阶级,所以说工人是很神圣的。”王荷波给工人上的第一课,就是讲工人的“工”字。

  在王尽美和王荷波的指导下,1921年五六月间,以“红房子”公所为基础,成立了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工人俱乐部,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具有工会性质的组织。随后,在北大槐树和中大槐树办起了四处工人夜校,吸收300多名进步工友参加。一年之后的1922年6月18日,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工会正式成立,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工会由此诞生,李广义被选为会长。

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工会旧址

  工会成立的消息,在《山东劳动周刊》创刊号上得到报道,在第四版的祝词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好了,好了,

  劳动界一线的曙光,放到我们山东来了。

  你是握着南北交通的枢机,

  你是传播文明的利器。

  你要为山东劳动界多少同胞,

  首先把这个担儿挑起。

  ......

  “饭团”里发展出的山东第一支企业党支部

  工会成立后,组织领导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工人处境有所改善,工友们都感觉日子过得似乎越来越畅快了。可好景不长,1923年2月1号,京汉铁路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大厂工会领导人薛文英和李广义等人应邀前去参加,结果大会遭到了军阀吴佩孚的破坏。2月4号,京汉铁路全线罢工,吴佩孚又调动两万多名军警对罢工工人进行了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为支持京汉铁路工人的斗争,薛文英和工会其他领导人,组织本厂工人举行了三日同情怠工。济南大街上,商店关门,饭店停业,挖粪工人也罢工,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游行队伍到处撒传单。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的领导下,济南形成了以大槐树机厂、新城兵工厂、鲁丰纱三厂联合斗争为中心的新的工运形式,不管哪个厂有事,其他两个厂立即响应支援,当时三个厂共有五千多人,声势浩大的工运斗争,闹得军阀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想尽办法进行破坏,一方面武力镇压,一方面通过收买拉拢的方式从内部瓦解工会,导致工会活动转入低潮随即被军阀宣布解散。

  1924年10月,上级党组织委派刘子久(号俊才)化装成工人进厂领导工运工作。他在工厂大门外的小饭铺里和李广义接头,住到工人家里彻夜交谈,用各种方式把工运骨干和积极分子组织起来。

刘子久

  在刘子久的帮助下,工人们在中大槐树组织成立了自办食堂——“饭团”。所谓“饭团”是当时工人运动的一种活动方式,就是中午各场的工友聚到一个地方一起吃饭,饭是自己带的,只是借这个机会交流感情,传递消息。

“饭团”旧址

  有了活动地点,刘子久便开始在工厂内秘密发展党员。当时的入党手续很简单,宣誓的地点有三处:工会北屋、薛文英家、李广义家。宣誓时只有介绍人和入党的人在场,先在墙上挂一块红布,再临时用黄纸剪一个斧头和镰刀贴在红布上,因为李广义字写得好,手也巧,大都由他剪斧头镰刀。

  刘子久和李广义先后在厂里发展了14名党员,到1925年初,厂里还发展了25名团员。这些党、团员散布在工厂的各个场里,在他们的努力下,工会被秘密恢复了。吸取以往工贼对工会的破坏教训,为了纯洁会员队伍,不再让车间工段的监工参加,从会长到会员,都是清一色的普通工人。

  1925年2月,经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在中大槐树北街程炳忠家,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党支部——中共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支部正式成立,当时党支部共有党员16名,刘子久临时担任支部书记,后来由李广义接任。

中共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支部旧址

  在党支部领导下,当年腊月,工人以无钱无粮过年关为名,手持手锤和铁棍包围了厂长大楼,强烈要求厂方不再扣发当月工薪并补给欠发的工薪,经过激烈的斗志取得胜利。这是大槐树机厂党支部成立后,领导工人向统治者斗争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责编:孙华飞
审签:辛 然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