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人物|周乾:为金銮殿“祛病延年”
··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
周乾:为金銮殿“祛病延年”
视频扫描二维码观看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紫禁城,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我们熟知,那道道宫墙、重重殿宇、层层楼阁,见证了明清王朝的兴衰更替,承载着600年来的风雨沧桑。而其华美的宫廷景致、精湛的建筑技艺、磅礴的历史文化,却只能在游览时匆匆一瞥,难以细细品味。
今年年初,由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古建专家周乾撰写的《太和殿》一书面世,以500幅彩图拆解紫禁城美学精华——太和殿的建筑细节,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解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经典,在细微之处展现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解锁微观视角下的紫禁城。
3月4日,在故宫神武门外的宫墙边,周乾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幸运的古建“体检师”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的核心。
从天安门往里走,穿过端门、午门、太和门,进入太和殿广场,即被巍然屹立的宫殿所吸引。气势恢宏的三层汉白玉须弥座犹如层叠的云,将金碧辉煌的太和殿高高托起,威严之外又添了几分神秘与飘逸。
“很震撼!”2001年,正在北京读研的周乾陪亲戚到故宫游览,第一次见到了太和殿。没有太多时间驻足,没有想到以后会在故宫里工作,更不知道自己会跟这“天上宫阙”有什么关联,“当时就感觉太和殿太雄伟了!”周乾说。
可缘分总是奇妙。2003年硕士毕业后,周乾被分配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学习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专业的他,接触的第一个古建筑工程,就是太和殿大修。而这也是距今300多年来,太和殿的首次保护性修缮。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太和殿”。因历经五次火灾,太和殿数次重修,留存于世的建筑是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所建。太和殿大修工程可谓举世瞩目。
由于当时故宫博物院懂建筑结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初出茅庐的科班生周乾被派上一线,负责对太和殿出现的结构安全问题进行科学评估,提出修缮加固方案。“能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古建筑保护中,既兴奋又感觉到沉甸甸的责任。当时我还是外行,经验比较少,工作的过程也是不断跟老专家学习的过程。”周乾介绍,2004年至2006年的两年间,他肩负起太和殿大修前的“体检”工作,先后开展太和殿三次间正身顺梁榫头下沉与加固分析、太和殿西山挑檐檩大变形安全评估、太和殿山面扶柁木榫头下沉及支撑加固分析、太和殿藻井下沉及爬梁开裂分析等评估工作,从安全角度为太和殿大修提供施工依据。
2008年,太和殿大修工程结束,朝夕相处中,周乾也对太和殿产生了别样的情愫。“我注意到太和殿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力学稳固性,其中的艺术和文化内涵也极其博大精深。在此后的几年间,我对太和殿的研究,逐渐从力学扩展到了美学。我也从一个‘工科男’,变成了对中华古建筑艺术的欣赏者和文化传承的倡导者。”
“太和殿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最高水准。殿内的地面为金砖铺墁,当初烧制这种砖要历经39道工序,耗时一年多,极为珍贵;门和窗是三交六椀菱花纹,是古代建筑门窗的最高等级;溜金斗拱,是明清斗拱的最高形式;重檐庑殿型屋顶,也是中国古建筑的最高等级;红墙黄瓦是皇权的象征,而且它建立在故宫的中心地位,是最重要、最壮丽、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周乾不断揣摩古代工匠营建太和殿所要表达的意境,感受太和殿的建筑之美。
古代匠人的智慧
2018年,周乾正式启动《太和殿》的创作,用心拆解出400个“零件”的细节,着力展现太和殿的每一个闪光点。
作为封建皇权的中枢之地,太和殿是皇帝登基、大婚、生日、冬至、元旦等重大节日举行朝贺仪式的宫殿,除了宏伟的造型、华美的装饰赋予它极高的审美价值之外,从整体的柱架、屋顶,再到局部的榫卯、斗拱,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中国古建筑的高超技巧与智慧。
将力与美相融合,对于周乾来说,是太和殿最大的魅力。
柱子是古建筑大木结构的重要承重构件之一,太和殿的柱由支撑廊子的檐柱和支撑屋面重量的金柱组成。“古代的工匠在修建太和殿时,考虑的已经不只是百年大计了,他们可能认为这个建筑要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不仅柱顶直径要小于柱底直径,檐柱安装时还采取了侧脚的方式,即柱子顶部略微内收、底部向外掰出一定尺寸,使每两根相对的柱子间形成‘八’字状,不仅使整个建筑物显得更加庄重、沉稳有力,还提高了木构架的抗震性能和建筑材料的结构刚度。”周乾说。
榫卯更是古代匠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建筑最具典型的代表形式,紫禁城古建筑的榫卯节点有数十种,太和殿的燕尾榫节点也极具代表性。周乾介绍,紫禁城有房屋近万间,但真正营建只用了3年。榫卯连接的方式可以将木构件预先加工好,有利于快速施工,而且榫头与卯口之间精确的尺寸咬合使得构件不易产生错位,使建筑非常稳固,非常漂亮,有很强的力学性能。这种力学性能并非很坚硬,而是以柔克刚,在遭遇地震时榫头与卯口不断开合,相当于把地震的能量给耗掉了。紫禁城600年间遭遇地震222次,古建筑从未因此遭受严重破坏。
再看斗拱,太和殿的溜金斗拱和其他宫殿都不一样,“它外边是平的,里面往上翘,就像我拿根秤买个大西瓜,把小小的秤砣往后一放,就能撑着大西瓜,斗拱后尾轻轻地顶在一个枋子上,就可以支撑前面屋檐的重量。”周乾打比方说。
经过十几年的耳濡目染,对于太和殿的力与美,周乾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写书稿,要把专业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内容要兼具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这对于工科出身的周乾来说格外困难。“读者最终看到的版本,我至少改过10遍,图片也是一遍一遍地拍,太和殿月台上的铜鹤我就拍了十多遍。”周乾特别感谢山东美术出版社特约编辑李艺、世纪文景责任编辑熊霁明,以及活字国际汪家明先生的指导。正是他们的严格要求,才得以在视觉和文化层面上将太和殿更为丰满地呈现给读者。
起底默守600年的“隐私”
十几年的研究工作,仿佛给太和殿做了一遍又一遍的深度“CT”,每一个细微之处,周乾都了然于心。采访中,被问到感想、经历,周乾总是轻描淡写地带过,面露羞涩。一旦说到太和殿,他立即转换“话痨”模式,相关典故、数字、工艺等细细展开,紫禁城默守了600年的“隐私”被一一起底。
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九五”寓意帝王的权威,“九五至尊”是对皇帝的尊称,太和殿以其重要性被称为“九五至尊”的宫殿。可紫禁城中许多建筑物的开间多为9间或5间,为什么唯独太和殿的面宽是11开间?
周乾介绍,太和殿初建完工时,的确是面宽为9间,进深为5间,符合“九五至尊”的规制。修建太和殿所使用的木材是楠木,它有独特香味、不怕虫蚀、不怕糟朽、不易变形,的确是营造宫殿建筑的绝佳材料,但是楠木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生长周期300年。紫禁城又很不幸,前200多年就数次历经磨难,到1695年第5次复建太和殿的时候,康熙皇帝突然发现没有大棵的楠木了,在材料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建造负责人梁九把太和殿的开间数目作了改动。在建筑总尺寸不变的条件下,开间由原来的9间变成11间。这样一来,很多尺寸较小的楠木就能用上了,独特的11开间也凸显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
紫禁城古建筑的屋顶通过瑞兽的数量来体现建筑的等级,1个、3个、5个、7个、9个均为奇数,数量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可太和殿的屋顶瑞兽为何是独特的10个呢?
周乾告诉记者,屋顶瑞兽不仅有装饰功能,还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固定脊瓦的钉子很容易在空气中锈蚀,且雨水容易沿着钉子渗入屋顶基层。为了保护钉子,古代工匠便在钉子上盖了一顶瑞兽造型的“帽子”。1695年大修前,太和殿屋顶上瑞兽的数量也为9个。梁九重建太和殿时,开间数量由9间变为11间,屋顶也要重新排瓦,排列瓦件时其对应的尺寸也发生变化,排完9个瑞兽后,每个檐角恰恰多出了放一块瓦的位置,梁九决定在这里增加一个新的瑞兽,获得了康熙帝的批准。“屋顶原有的瑞兽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因太和殿曾多次遭遇雷击焚毁,梁九就提议放一个外形很像雷公(雷震子)的瑞兽,希望上天多多关照,不再让太和殿遭受雷火。这个瑞兽在太和殿屋顶排行第十,就被叫作‘行什’。”
太和殿的建造和修缮过程中都富有神秘主义色彩,在太和殿的屋顶真有传说中的“镇物”吗?
周乾表示,按传统,太和殿在屋顶施工结束前,施工人员要在屋顶正脊中部预先留一个口子,称为“龙口”。随后会举行一个较为隆重的仪式,由未婚男工人把一个含有“镇物”的盒子放入龙口内,再盖上扣脊瓦。这个盒子被称为“宝匣”,而放置宝匣的过程称为“合龙”。古人用龙来形容建筑屋顶正脊,而合龙则表示龙口含镇物,可保佑建筑消灾避难,长久稳固。紫禁城内无论建筑级别高低,正脊龙口位置均会放置宝匣。“太和殿宝匣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次修缮中被取出,一直存放在库房中。2007年9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在太和殿大修结束前,举行了隆重的合龙仪式。放回的太和殿宝匣为铜制抽屉式,表面鎏金,刻有龙纹,并带有封装镇物用的销子。宝匣内的镇物有五金、五色缎、五色线、五香、五药、五谷和五卷经书的残存部分。”
太和殿中的“山东制造”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之所,地位至尊至上,营建太和殿所用的原材料也必须是最优之选。
制作木结构的楠木主要来自四川、云南、湖南、湖北、贵州、浙江、山西等地的深山老林,铺墁室内地面的金砖产于苏州东北的御窑村,裱糊门窗的高丽纸由朝鲜进贡,墙体、室外广场地面、房顶、门窗所用到的墙砖则大都来自于山东临清。
在临清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临清的贡砖,北京的城,紫禁城上有临清。”
周乾介绍,临清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除了南宋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南下夺淮入海的700余年之外,黄河无论是北流还是东流,临清都处于“龙摆尾”的轴心区域。每次黄河泛滥后,都会留下一层细沙土和胶黏土。久而久之,临清的土壤形成了一层沙土、一层黏土的叠状结构,沙土色浅白,黏土色赤褐,层层叠叠,如莲瓣一样均匀清晰,被称为“莲花土”。这种土沙黏性比例适中,富含铁(硅酸盐),和泥抟坯有角有棱,不易变形,故能够烧制优质的砖。
明成祖朱棣决定营建新都之后,颁诏山东、河南、直隶等省建窑烧砖,并在临清设工部营缮分司,专司窑厂的修建和贡砖的烧制,临清贡砖便源源不断地沿着京杭大运河运往北京。
临清贡砖大的每块70多斤,小的也有近60斤。硕大的青砖从临清运往京师,全靠运河中由南而北上京师的官民船只带运。“漕船进京都是载粮重船,再加上几十块贡砖,每船等于又加重数百斤,撑船拉纤十分吃力。并且,官民商船派带砖料都是强制性的,如有损失,还要包赔。带运贡砖是明清政府强加在运军和商民身上的额外差役。”周乾说。
古建筑得像人一样保养
除太和殿大修外,近年来,周乾还先后负责故宫角楼、神武门、英华殿、慈宁花园临溪亭、乾隆花园建筑群、咸福宫建筑群、建福宫建筑群等古建筑的科学分析与安全评估工作。对于古建筑保护,他思考良多。
他说,对于古建筑的保护要修旧如旧,尽量减少对文物的扰动,保持文物的原真性。其实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和理念,跟人的保养一样。比如说一个老奶奶骨折了,我们能给她掰直吗?当然不能,我们可以给她打个石膏、绑个支架。因为古建筑和人一样,需要的是让它祛病延年,那就要尽量减少对它本身状态的扰动。比如说一个古建筑的梁下沉了,它历经数百年,变形和强度已经稳定了,不能强行复位,可以通过技术分析进行研判,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巧妙支撑,来让它延年益寿。
“太和殿大修实际上是古建筑科学保护理念的一次实践,尽量减小对它的扰动,但是要解决它本身的‘病害’。”周乾介绍,当年大修的主要内容包括:屋顶揭取瓦面,更换糟朽的椽子和望板,再重新铺瓦;支顶局部下沉的梁架,并紧固松动的铁箍;检修斗拱,填配补齐局部缺失的斗拱构件;修补松动的墙体,并对局部脱落的墙皮重新抹灰;对与墙体相交的柱子进行检查,采用传统方法替换柱根糟朽的位置;对松动、挪位的台基石进行修补、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外檐重新作油饰彩画等。
如今,大家看到的太和殿,就是2008年大修后的样子。可很多游客来故宫参观,看到太和殿后却觉得太新了。“他们认为不能这样,不符合心中所期待的故宫,古建筑必须是沧桑的、凋敝的。”周乾呼吁,改变对古建筑保护的理念。“几乎所有的古建筑,从营建之后就面临保养的问题,比如墙灰皮会出现开裂,琉璃瓦会出现脱釉,立柱的漆皮会爆裂。这都没有关系,彩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木梁木柱,让木材免受日晒风吹雨淋;琉璃瓦的釉面是为了防止雨水渗入;墙灰皮是为了防止墙体砖风化。它们其实是文物本体的保护层,在历朝历代中可能已经经过数十次乃至上百次的更换了。我们对保护层进行修缮,防止里面经受风吹、日晒、雨淋、虫咬。这就跟衣服破烂了要换新衣服一样,人还是完好的。”
2021年,是周乾“进宫”的第18个年头,他的办公室也搬到了距太和殿极近的南三所。虽然日日守护,但他坦言,如今每当看到太和殿,还是会有“震撼”的冲击,还是要感慨太和殿的壮观威严。“做好太和殿的科学保护,弘扬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这是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