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梦想 今朝梦圆 ——写在山东东平县东平港通江达海之际

··

记者 李平

每个时间节点都是一张历史考卷,每个时间节点都是一句庄严承诺,每个时间节点都是一项忠诚担当。

2011年,投资5.08亿元的八里湾船闸开始建设,2015年6月30日完工。作为Ⅱ级船闸,八里湾船闸具备了2000吨级船舶通行能力。

2017年12月1日,总长15.53公里的东平湖区航道工程开始施工,并于2019年12月4日通过交工验收。

去年11月,东平港老湖作业区进入试通航阶段,首艘货船在此启航。

自此,泰安市的水路运输通道被成功打通,来自泰安和鲁西南、鲁西北以及河北等地区的大宗货物经这条黄金水道南下,开启了通长江、达东海的通江达海航程。

3月3日上午,东平湖畔碧波万里,东平港老湖作业区一片忙碌的景象,满载瑞星肥料的一辆辆货车正有序进出、严阵以待;港口大型吊机左右摇摆,将一包包肥料转载到货船上,近400吨瑞星尿素将沿京杭运河南下,于一周后到达江苏淮安。这次春耕物资运送是东平港试运行以来的一次大考,目前东平港12个泊位、4台吊机现在已全部启用,保障春耕物资的运送。

港口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东平港位于京杭大运河已通航道的最北端,东平湖是京杭大运河复航工程的重要枢纽,是泰安通江达海的“黄金港口”。历经两年建设后,这条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重新具备通航能力。自此,东平县水路运输通道被成功打通,千吨级船舶从东平港出发,山西、河北等地区的砂石、钢材、水泥等物料可沿着这条“黄金水道”借水行舟,经济宁、枣庄、扬州、杭州等地一路向南,开启通长江、达东海的通江达海航程,彻底结束了东平“有湖不通航”的历史。

前世:东平因运河而兴

说起京杭大运河,人们常常想到的是它纵贯大江南北,直来直往。开凿于2000多年前,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京杭运河是我国南北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作为运河沿线重要城市的东平,早在元代就与大运河结下不解之缘。京杭大运河会通河流经东平县,全长约40公里,有“运河水柜”之称的东平湖是大运河山东段的最大水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水利枢纽和运河复航工程的重要港口。

东平也曾经因运河而兴。会通河开通后,东平一时之间便成为南北大运河的重要交通枢纽,来往的舟船、过往的客商昼夜不息,东平由此成为中原地区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明清时,东平有一胜景为“会河帆影”,就是描绘当年的繁华之景。《东平县志》记载东平京杭运河“黄金时期”繁荣景象——“在昔运河畅通,漕运兴旺之时,帆樯林立,商船汇集,岁运漕米四佰万石。白日帆樯林立,夜晚桅灯高挂。”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由于黄河改道造成河道淤积、天然水资源紧张等原因,曾经兴盛600多年的大运河由于年久失修,最终于1902年停运。

今生:勾画通江达海蓝图

断航一百多年来,曾经辉煌的东平,为国、为郡、为府、为路、为州、为县,渐渐跌入低谷,一代又一代的东平人带着昔日的辉煌,心揣复航的梦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东平湖百年复航梦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新世纪里,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港航复兴带来契机,东平县“因水而兴”迎来发展良机。作为《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确定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高等级航道规划中唯一纵向高等级航道,同时也是山东省内河航道总体规划“一干多支”格局的核心,京杭大运河的意义凸显出来。

东平县抢抓机遇,严格执行《泰安港总体规划》,兴航道、建口岸,借水行舟,拉开了新港航建设的帷幕。据了解,根据港口整体规划,东平港区的银山、老湖、彭集3个作业区,京杭运河东平湖航道、京杭运河大清河航道和八里湾船闸共同构筑起港口的全貌。

大型吊车正在卸载钢筋等物料,工人师傅忙着铺筑堆场水泥地面,二十余台挖掘机同时作业,运输车辆来回穿梭……这是港区建设时期施工现场的常态。

东平县委、县政府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东平港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历史工程、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凝全县之智,聚全县之力,将此作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并被全力推进。“港口建设汇聚了各方的关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东平湖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其林说。作为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项目,开工以来,全县各部门通力协作,围绕“保安全、抓质量、抢进度”,与时间赛跑,与速度比肩,全力以赴抓好各节点建设任务,推动东平港项目按计划加速推进。全体人员始终盯紧靠死在工作的最前沿,按照各自分工,敢啃“硬骨头”,勇搬“拦路虎”,拼上豁上,攻坚克难,将东平港建设工作落实到每一环节、每一细节,不达目的不罢休,直至全胜方才收兵,形成了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奏响了东平县内河水运发展的强音。

来世:续写通江达海新辉煌

正在加快建设的东平港犹如京杭大运河主航道上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发出耀眼光芒。如今,伴随着老湖作业区设备调试,东平县“因水而兴”迎来发展良机,公铁水联运驶入新时代。

“由于之前货运量大,运输成本较高,肥料运输都有半径限制,好的产品走不出去。相对于之前陆路运输,这一趟水路运输就为企业成本降低近25%。这将有利于打开外地市场,促进企业发展。”瑞星集团董事长孟广金介绍。

航运通,东平兴。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航道实施之后,随着京杭运河通航条件的持续改善和东平港的陆续建设,东平港将为东平矿产资源等的南下运输提供便捷、廉价的水运通道。鲁西南和山西、河南地区经京杭运河南下煤炭的外运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保证了北煤南运的需要,同时可优化运输结构,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东平经济快速发展,凸显京杭运河水运主通道的地位。东平县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人介绍,东平境内沙石、铁矿石资源非常丰富,每年仅运输量就达400万-600万立方米,加上周边腹地总量高达5500万立方米,走水路运输运输成本仅为公路的八分之一、铁路的四分之一,水运是其最佳运输方式。

据悉,据省政府批复的《泰安港总体规划(2016—2030年)》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到2030年,泰安市每年水路运输吞吐量,煤炭将达到400万吨、金属矿石400万吨、水泥木材300万吨,总吞吐量将达到3950万吨,可节约社会运输成本10多亿元,对GDP的贡献率约为30亿元,创造近5万个就业岗位。

未来,东平港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将明显增强,加之港口处于我省腹地,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将给东平县带来“因水而兴”的发展良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出巨大力量。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