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频繁提及的“碳达峰、碳中和”,背后蕴含了哪些信息?

··

  自去年9月下旬我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今年两会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容已经成为各界代表委员热烈讨论的话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特别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那么,到底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中国的路线图是怎样的?

  “碳达峰”“碳中和”:不能忽视的“全球热点”

  顾名思义,“碳中和”是指我们向大气中排出的温室气体与土壤、森林和海洋所吸收的温室气体相互抵消。而“碳达峰”则是指在实现“碳中和”之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达到峰值,此后开始慢慢下降,直到“碳中和”的全面实现。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而温室气体排放剧增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日益成为全球各国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2015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195个成员国通过了《巴黎协定》,取代此前的《京都议定书》,以期望能共同遏制全球变暖趋势。2016年4月,170多个国家领导人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签署了《巴黎协定》。各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21世纪末将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并在2050-2100年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

当地时间2016年4月22日,美国纽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出席发布会。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当天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签署气候变化问题《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

  就在全球气候治理面临重重挑战之际,中国对外释放了积极信号。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的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中国的承诺,或使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提前5至10年,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

  不过,由于我国的“碳达峰”目标定到了2030年,有的人对此却产生了误解,连一些专业人士都不例外。甚至有些证券分析师曲解了“碳中和”的本意,竟以加速实现“碳达峰”为旨,大肆推荐煤炭、水泥及钢铁等高碳排行业下的股票。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张兴赢表示:“可能大家有一个误解,到2030年才达峰,现在可以无限制先排放。不是的,二氧化碳是一个长寿命的气体,它的寿命是百年量级的,如果你现在还不刹车,到2030年踩一脚刹车,肯定要延续10年才能达峰。所以我们‘十四五’期间很重要一点就是能源结构转型真的要抓紧上去。”

  根据张兴赢所长的说法,我们可以了解到,尽管我国设定了到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但是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

  宏伟计划:中国的“碳中和”路线图

  当前,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比较高。这是因为作为“世界工厂”,我国的重工业比重显著高于绝大部分发达国家。我国生产了全球约56.5%的钢铁(2020年)与55.7%的水泥(2019年),这些行业都较难实现净零排放。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挑战下,我国在节能减排领域已经实现了很多重大成果,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据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的多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010-2016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45%。从1973年到2020年,47年时间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从12.7%增长到23.04%,几乎增长了一倍。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约48.1%。

  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4.8亿吨标准煤,节约能源成本约为4000亿元。另外,2010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的55%,目前中国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规模 来源:艾瑞咨询

  但是,由于我国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高耗能原材料产业的比重较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表示,“根据国际上的测算,目前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居全球第一,约占全球的1/3以上。具体到能源结构上,2019年煤炭在能源应用的占比已接近57%,‘缺油少气’的特征比较明显。”因此,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于很多行业而言都是极具挑战的。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来源:《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0》

  据证券时报报道,近期,生态环境部、工信部、央行等部门,石油、化工、煤炭、钢铁、电力、汽车、环保、交通等行业均在计划制定各自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计划路线图,旨在将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

  可以想象,在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与2060年“碳中和”的愿景下,我国将克服重重挑战,绘就绿色低碳发展的宏伟蓝图。

  为我国“碳中和”目标助力,从身边点滴做起

  为了给中国的“碳中和”宏伟目标助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为实现节能减排作出自己的贡献。

  那么,身边哪些小事可能有利于节能减排呢?以下是我们提出的一些小建议:

  尽可能步行、乘公共交通工具、拼车或骑自行车上班。这不仅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避免了因堵车使汽车怠速造成的更多温室气体的排放。

  长途旅行尽量选择火车及高铁,避免自驾及飞机。如果一个人单独驾车旅行,每公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比坐火车要高三倍。高铁每千人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4千克,不到飞机的四分之一。

  当离开房间的时候,把灯关掉。研究显示,关掉走廊和房间里的五盏灯,每年可以减少约40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减少使用塑料袋,在去商店购物时,请带上可重复使用的袋子。每回收1公斤塑料,就可以减少1.5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如果你用完电器,应通过电器的开/关功能将其关闭,而不是让电器处于待机状态。如果一台电视机每天开3个小时,剩余的21个小时待机,那么待机模式下消耗的能源占40%。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莫元婧 综合新华网、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等)

责编:杨凯
审签:辛然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