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鲁”力丨中国制帽之乡的“帽子戏法”

··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3月7日电(郭绪雷 李紫恒)中国制帽之乡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镇是我国主要的制帽产品生产集散地和出口基地,30多年的制帽产业发展犹如一场足球赛,李哥庄上演了“帽子戏法”。

在胶州市李哥庄镇一家制帽企业,工人在生产出口棒球帽(1988年7月6日发)。新华社记者 时盘棋摄

  1985年,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香港商人在胶州市李哥庄镇建立第一家制帽厂,此后制帽厂不断崛起,逐步形成助推乡镇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这一阶段被当地誉为“第一粒进球”。

  2008年以后,李哥庄镇将制帽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打造,并于2009年获评中国制帽之乡,地域品牌效应凸显。制帽产业实现了从小配套到大加工、从二手订单到自主接单、从贴牌加工到自营出口三大转变,全链条的产业集群形成。这一阶段被当地誉为“第二粒进球”。

3月4日,在青岛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青岛设计师江世祥(左)与韩国设计师具采妍交流帽饰设计创意。

  2018年以后,李哥庄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抓住制帽产业这个“牛鼻子”,创建工业互联智能共享工场和智慧订单平台,打造“制帽企业接单—智能共享工场加工—物流平台出货”生态链,实现了制帽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提质升级。这一阶段被当地誉为“第三粒进球”。

  如今,中国制帽之乡李哥庄镇“村村机器响,家家致富忙”,各类帽子生产及配套业户400余家,年产值近70亿,产品90%以上出口销往欧美、亚非等上百个个国家和地区。(完)

3月4日,在胶州市李哥庄镇制帽产业展厅,市民在试戴帽子。

3月4日,在胶州市上合工业互联智能共享工场,工人在加工帽子。

3月4日,在青岛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女主播在直播带货卖帽子。

3月4日,在青岛冠达制帽有限公司,工人在加工出口日本的帽子。

3月4日,在青岛丰泽制帽有限公司,工人在调整纺线。

3月4日,在胶州市上合工业互联智能共享工场,工人在加工帽子。

3月4日,在青岛丰泽制帽有限公司,工人在加工帽子。

3月4日,在青岛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青岛设计师江世祥与韩国设计师具采妍(左)在交流帽饰设计创意。

责编:吕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