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光进:从“心往一处想”到“劲往一处使”
··
在一次教师座谈会上,很多教师都提到了自己的种种苦恼,归结起来就是自己的努力付出得不到家长的认同。问题都很具体,但确实有些让人左右为难。比如布置作业问题。如果布置多了,有的家长就嫌学生压力大;如果布置少了,有的家长就质疑孩子太轻松、没事干。再比如手机使用问题,学校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专心学习,规定禁止将手机带进校园。但有的家长却希望为学生配备手机,加强日常沟通联系;有的家长说给学生下载了各类APP,需要学生定期查看;还有的家长坚决支持学校决定,认为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弊大于利。面对这样的问题,争论起来是莫衷一是,教师们难免感到难以应对。
不独教师,校长也是如此。有位校长讲述了自己的改革之路: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在时机成熟基础上,拟在新学期进行一些学生管理方面的变革。在推进过程中,有位家长就质疑,担心如果这些变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可能就会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业成绩,对此表示反对,并迅速集合一部分家长,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尽管通过耐心工作,较好地改变了局面,但其中的甘苦明显让这位校长增加了对改革的畏难情绪。但是如果学校发展“故步自封”、“原地不动”,又会招致另一部分希望有所变化的家长反对,特别是对不起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因此,在学校管理中稍有不慎,往往就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正如一位校长所说:“现在做校长,搞改革、做事情要被人骂;不改革、不做事也要被人骂;与其不做事被人骂,还不如做事被人骂。做事被人骂,骂一阵子;不做事被人骂,骂一辈子。”改革就会有争议,但改革最公正的裁判不完全是上级部门、不完全是专家学者,而是实践的检验、师生和家长的检验,需要一段艰辛的历程。
其实,党委、政府办教育,是在追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校长管理学校,也是期待把学校办成适合学生成长的学校;教师教学生,同样立足于培养人、成就人、立德树人,这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心愿都是一致的。毋庸置疑,大家都是 “心是往一处想”。但之所以出现矛盾、不认同,是没有实现“劲往一处使”,甚至是“使反了方向”,成了“费力不讨好”。尽管教师关心学生成长、校长希望办好学校,但最关心学生成长的是家长,为什么对学校的努力不认同,甚至是反对,很大原因是政府、校长、教师、家长各方之间难以互信,甚至形成了“众口难调”。如果校长和教师之间不能互信,责任首先在校长,校长如果不能一以贯之的公道正派、言而有信,那教师肯定就不会信任。教师和家长之间不能互信,首先责任在教师,如果教师出于真心,再加之耐心,相当的家长,大部分的家长是能够认同的。再说,如果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沟通素养上不去,那也是校长和学校的管理责任;同理,家长的素质不能得到提高,学校的家校共育责任同样没有履行到位。
劲没往一处使,表面上看是沟通不畅导致,实际上是家长的个性化的需求与“大一统”的学校管理和运行机制之间的冲突。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要下放办学自主权,让学校成为真正的法人主体。只有学校不再作为行政管理模式的一部分,只能靠行政指令来推进办学之后,才能真正基于学生、家长的需求及时做出反应。自主权落实到位后,学校还可以在管好底线的前提下,把更多的自主权放到年级组、任课教师,便于更好更快地应对个性化诉求。只有把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多元化发展内化为学校文化,考虑问题不再仅仅着眼一个面、一条线,而看到每个点、每个具体的个体,并加以认真研究,就能够找到最大公约数。改革没有少数服从多数,每个人的利益都要兼顾到,这就要把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思维运用到管理和教学全过程,搭建个性化的沟通渠道,引入更多社会机制,实现家校社融合发展。
基于互相尊重、关注个性化的改革探索,一定会受到师生、家长和社会欢迎。只要是符合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的机制变革和制度创新,加上耐心细致地解读、沟通,充分进行事前协商、听证,及时进行事后反馈、矫正,就能实现多方共赢。如何在“心往一处想”的基础上,实现“劲往一处使”,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反思。
作者: 井光进(潍坊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潍坊中学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