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市长话突破|新一年如何求突破,六位书记、市长这样说
··
大众日报记者 宋弢 杨国胜 姜言明 李剑桥 吴宝书 王兆锋
书记市长话突破
以“项目落地年”为抓手求突破、见实效
□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 赵豪志
全省工作动员大会第二天,青岛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项目落地年”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省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冲刺状态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聚力聚焦狠抓项目建设、做强实体经济、优化发展环境,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城市发展争先进位,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率先走在前列。
一是狠抓项目建设。突出抓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推进288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重点抓好26个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同时,全面加强项目谋划,大力扩充项目储备,并以重点工作项目化的方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率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
二是做强实体经济。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加快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聚焦省“十强”产业和我市确定的13条产业链,持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等重点产业集群规模。聚焦实施企业倍增计划,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做优做强主业,力争在3年左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倍增。聚焦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加快海尔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努力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三是优化发展环境。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努力为项目建设、实体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实施创业城市行动计划,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强化金融服务能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打造更加优质的金融环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健全政企协商制度,聘请优秀企业家为政府经济顾问,打造让企业家舒服、舒心的发展环境。
(□记者 宋弢 整理)
集中突破“两大主业”加速进军万亿级城市
□ 潍坊市委书记、市长 田庆盈
全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发出了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的动员令。潍坊市一定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两大主业”,进一步打响“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全国制造业看山东、山东制造业看潍坊”品牌,努力在强省建设中走在前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突出抓骨干龙头企业。整合市场、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全力支持潍柴、歌尔等龙头企业发展,提升带动能力。精心选育一批规上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力争今年新上市企业10家左右,进一步壮大“两群”企业。
突出抓产业集群。加快推进300多个省市重大重点项目,做优做强机械、化工、纺织、食品、造纸等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壮大高效畜牧、声学光电、古城精品旅游等省级“雁阵形”集群,培育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现代农业方面,重点发挥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优势,提升设施蔬菜、种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先进制造业方面,聚焦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磁悬浮技术等产业,建设国际动力城,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突出抓产业生态。加快实施“链长制”,落实“老树发新枝”等政策,提升全产业链优势。在全市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组织1.5万名机关干部包靠服务企业和重点项目。建立问题收集、问题解决、督办考核机制,搭建“潍企通”服务企业发展智慧管理平台,营造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记者 杨国胜 整理)
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聚焦重点任务力求突破
□ 泰安市委书记 崔洪刚
省委、省政府召开工作动员大会,锚定“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发出了“七个突破”的动员令。我们坚定不移贯彻好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确保各项工作在泰安落实落地。
锚定主攻方向。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把省委要求和泰安实际紧密结合,围绕“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谋划提出了打造产业高地、文旅胜地、康养福地、科创名地、生态绿地“五个名地”的新目标新任务。
突出攻坚重点。围绕服务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展现泰安担当作为,在重点领域聚力突破。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高标准推进东平湖、大汶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巩固提升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全国生态保护打造“泰山样板”、提供“泰安经验”。加快康平纳牵头的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产业“卡脖子”难题攻坚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树牢一体化思维,落实好“369”行动方案,助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强化保障措施。坚持解放思想,在人才、资金、土地、规划、环保等要素保障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开展好工作。坚持领导带头,用好“5+2”重点任务推进机制,确定好2021年要攻坚突破的重点项目、重点任务,向社会公开,实行挂图作战、标旗推进,“插红旗”考核。大力弘扬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优秀品格,以重点工作任务为验兵场、试金石,做到“挑担不畏难、登山不畏险、坦途不歇脚、重压不歇肩”,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突破。
(□记者 姜言明 整理)
以改革开放突破助推日照蝶变
□ 日照市委书记 张惠
全省工作动员大会作出了“七个突破”的重要战略部署,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决心定力。对这些要求,我们必须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特别是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以深化“9+3”改革攻坚行动为牵引,全力打造改革新亮点、开放新高地,为日照“十四五”蝶变腾飞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改革,以“小切口”做好民生改革“大文章”。继续围绕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民生保障网,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从婚育、教育、医疗等方面推出更多“微改革”举措,让群众有越来越多的改革获得感。围绕让企业和群众不托人也能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加快建设城市大脑,深化“一件事”主题服务、无证明城市等改革事项,不断拓展“信易+”应用场景、“日照通”便民惠企服务事项,以改革的深度托举城市的温度。我们要通过积极努力,打造“改革惠民、一心为民”改革品牌,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
我们要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小支点”撬动内外循环“大资源”。在放大循环通道优势方面,重点发挥好日照港辐射带动效应,依托瓦日铁路、“照蓉欧”国际班列、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平台载体,加快打造黄河流域物贸陆海联动转换枢纽,努力把日照从物流节点变成联动陆海、互济东西、衔接南北的贸易枢纽。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方面,我们将立足钢铁、汽车、物流等优势产业,持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全力打造更多的产业循环联结点乃至启动点,让更多的日照好产品融入“双循环”。
(□记者 吴宝书 整理)
乘势而上抓攻坚创富图强求突破
□ 滨州市委书记 佘春明
全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吹响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奋进号角,滨州市将认真落实大会精神,乘势而上抓攻坚、创富图强求突破,推动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一是目标引领“动起来”。“强省突破”就是发展方向、就是行动纲领,我们将锚定“十四五”时期滨州“七个走在前列、八个全面开创”目标,充分发挥战略机遇优势、资源禀赋优势、产业体系优势、科技创新优势,重点实施“83”工程,抓好12类156项民生实事,答好“山东走在前列,滨州担当什么;富强滨州建设,百姓得到什么”的时代考卷,奋力开创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新局面。
二是重点突破“深下去”。攻坚突破路径已经清晰明确,我们将瞄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淤点堵点,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突出机制性效能、政策性把握、平台化建设、市场化手段、社会化运作,实施规划引领、“双型”城市建设、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等29项重大工程、117个重点项目、22项重要事项,激发攻坚突破的澎湃动能。聚焦“双型”城市建设,抓好平台升级、企业培育、人才集聚、要素赋能,构建“五院十校N基地”创新格局,让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三是作风保障“落到底”。攻坚突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我们将坚持“事业工程化、工程责任化、责任数字化”,健全“督考用”一体化机制,深化作风攻坚提升行动,落实容错纠错、关爱基层等措施,营造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深化干部“三专”提升工程,通过精准轮训、挂职锻炼、实践历练等方式,提升干部专业思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形成攻坚突破的强大合力。
(□记者 李剑桥 整理)
强毅笃行求突破开创后来居上新局面
□ 菏泽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伦
全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作出了“七个突破”部署要求。菏泽市聚力聚焦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四个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推进,奋力开创后来居上新局面,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彰显菏泽担当。
一是打赢重点产业突破主动仗。我市将今年确定为“重点产业突破年”,率先在生物医药、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上寻求突破,力争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0%以上和10%以上。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农副产品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向高端化迈进。立足国内前沿领域,努力培育数字经济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是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持续壮大扶贫产业,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积极谋划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带创建。突出抓好100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优势产业加快聚集。
三是打造城市建设新面貌。充分放大牡丹机场、鲁南高铁、雄商高铁和一批高速公路建设启用的带动效应,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加快城市更新行动,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努力建设“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四是营造高质量发展好环境。大力优化政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企业纾困帮扶。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深化政银企对接机制,有效破解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化“守护舌尖安全”综合治理,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记者 王兆锋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