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忠民:加快构建红色旅游新发展格局
··
□ 田忠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旅游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快构建红色旅游新发展格局意义深远、影响重大。
牢牢把握红色旅游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加快构建红色旅游新发展格局,必须确保红色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发展的灵魂,这是红色旅游发展遵循的根本原则。红色旅游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必须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方式,以保证“红色底色”。
某知名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2019中国红色旅游趋势报告》显示,红色旅游景点的游客相对年轻,其中,14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占比5.4%,20岁至39岁青年群体占比57.3%,整体上看青少年及青年人群占绝对多数。
如今,红色旅游供给结构、消费结构、产品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呈现更多元、更融合、更精细、更具时代性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区块链、5G、云、AI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崛起,红色旅游“新基建”正成为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支撑。
红色旅游发展趋势还要从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进行把握。以临沂市沂南县为例,作为沂蒙革命老区,沂南将红色元素——纳军鞋、唱红歌、烙支前煎饼等当地特色产品项目融入红色旅游开发建设中,不仅成为红色旅游消费亮点,更成了红嫂家乡脱贫致富的热点,带动了一方百姓就近增收致富。《讲好红色故事 弘扬沂蒙精神——红色旅游助推沂蒙老区脱贫攻坚》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该县创造的“一区带四员”精准扶贫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办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这些都表明,旅游业具有典型的综合性高、覆盖面广、融合力强、市场规模大等产业优势,对促进城乡互补和协调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独特的作用。
坚定方向,乘势而上,加快推动红色旅游新发展
新时代,红色旅游必将建立产业载体,市场主体会越来越多,发展速度和效益提升会越来越快,发展品质会越来越好,辐射带动作用会越来越强,产业结构和价值生态会越来越优,加快构建红色旅游新发展格局、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已经箭在弦上。
首先,要更加注重对红色旅游发展的供给侧改革,拉宽长板,拉长短板。发展红色旅游须立足于新的时代场景、情境,通过红色旅游供给端、生产端、消费端、云端“四端”的系统性创新,来推动供给链、生产链、消费链、价值链“四链”的适配性变革。当前,国内不少红色旅游景区和革命展馆在全息呈现、AI等技术基础上推出了“云旅游”“云展览”等数字产品,有效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场景的消费需求。各级各类财政资金、民营资本等对红色旅游的直接投入或奖励扶持也日益增多。但从全国层面来看,仍需要进一步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红色旅游扶贫的智慧化,强化国家、省、市、县四级党政联动共促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红色旅游新发展的空间优化、产能优化、投资优化和消费优化,释放科技、金融对红色旅游新发展的高效能。
其次,要更加注重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从产品融合、业态融合到机制融合、模式融合,都要遵循红色旅游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关键节点、关键链条、关键要素、关键组织等方面与其他产业进行适度的结构性融合,在省域空间、市域空间的产品、项目、业态、路线、营销、基础配套设施、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高度的要素性融合,在部门职能、政策供给、行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功能性融合。建议省级层面成立由省委、省政府领导负责的红色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文化和旅游部门成立红色旅游发展专班,统筹政策、资金、人才,实施一个专班、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批资金、一批项目、一批人才的工作机制。
最后,要强化红色旅游产品的研发与品牌营销。以“红色旅游+”为主路线,打造红色旅游IP生态。进一步规范推动红色旅游研学产品的开发,尤其在对革命文物复制、陈列、标注、讲解等细节上,要把好关。应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商品的设计研发,鼓励红色动漫、红色演艺、红色文创的发展,组织红色旅游商品展。如,台儿庄古城在传统的皮影戏、扬琴、柳琴戏、运河大鼓等非遗表演中融入台儿庄大战的故事,还创造性地推出了《台儿庄大捷》表演等。同时,应举办“回望革命历史,诵读抗战家书”“追忆峥嵘岁月,聆听英雄故事”“放飞白鸽,祈愿和平”、红色快闪、红歌对唱等活动,丰富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提升红色旅游的体验度。应建立健全红色旅游品牌营销机制,发挥“云”优势,建设“云”平台,打造“红色云游”。运用新媒体工具和技术平台等,加大红色旅游的品牌营销。
(作者单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