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两会声音|代莉:建立长效机制 开辟捐物渠道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淑娟 东营报道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家庭中过剩的耐用物品越来越多,尤其是衣物、书籍等物品。而这些旧物不仅可以循环再利用,而且还可以低成本地送到需求方的手中。”今年河口区两会上,政协委员、桩西采油厂地质所副所长代莉建议创建长效机制,开辟捐物渠道,促进社会资源良性循环发展。
代莉告诉记者,现如今,多数人有捐助意向,却缺少捐助渠道。针对书籍,曾经有一些公益组织策划过“一本书交换一盆花”项目,但项目活动时间不定期,书籍种类多、分类工作量大,难以有效地循环利用;针对衣物,小区内曾经出现过绿色捐助箱,均为打着“献爱心”旗号的私人营利性活动,涉及隐患多,管理难度大,已经予以取缔。因此,目前供需双方缺乏有效机制进行沟通对接,居民的捐物渠道有待畅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代莉建议从几个关键点进行探索,从而进一步改善或解决以上问题。
首先,要建立长效机制。指定场地,定期、集中接收捐助的衣物、书籍等,再转赠或集中处理利用。场地可以借用,时间可以暂定为一年两次,逐步完善,推动该项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同时,依靠当地志愿者组织开展工作,学校、社区可以参与及配合工作。民政部门及乡镇级志愿者队伍最了解当地情况,可以负责寻找需求方;书籍及衣物等旧物的收集、分类、整理、打包,以及衣物的清洗、消毒,工作量大且琐碎,可以由当地志愿者组织负责,社区、学校定期发布消息,招募补充新的志愿者加入。
此外,坚持捐赠渠道公益属性。运营费用主要来自社会爱心捐献和少量政府的专项支持,将运营账目公开,全程公开透明。同时,政府要加强监管。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指导和监督,并大力倡导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为公益活动提供精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