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李焕英流泪的,都是幸福的人

··

  春节之后,很多人心里住进了一个“李焕英”。

  在网上搜一搜,会看到“杭州李焕英”“焦作李焕英”“银川李焕英”“合肥李焕英”……

  如果把地名换成行业,大家又晒出了自己的“工人李焕英”“农民李焕英”“煎饼果子李焕英”……

  恍惚间觉得,家里没有一位“李焕英”,都不好意思晃荡在这阳光明媚的大正月里了。

  于是,我默默将自己的老母亲和李焕英对了一下号——她显然不是李焕英。老太太携带了从年轻时就对周围的敏感,懂得大势与自己生活的关系,能言、正直,在她的圈子也算活得畅快。她是她自己,而每一位母亲也都只是她们自己。

  所以,当我们的朋友圈在屏蔽着母亲的同时抒发着她也是李焕英的感慨时,我就想问问,你妈同意吗?你大概就是想晒一下老妈的颜值以及那个年代特有的清瘦的精气神儿吧。

  在《你好,李焕英》里,贾晓玲(贾玲饰演)穿越到1981年,遇到了同龄的母亲李焕英,这一对母女的重聚,其实是以姐妹的身份进行的。

  要说CP,电影里有好几对:冷特与贾晓玲,沈光林与李焕英,至于贾晓玲的父亲贾文田,仅在电影后部亮相,他与李焕英这一对,基本可忽略不计。

  真正的CP其实是李焕英与贾晓玲——李焕英是开朗貌美的姐姐,贾晓玲是捣蛋机灵的妹妹,她们携手面对成长中的一切,当然,最少不了的是爱情。而时代所造就的观念不同,在这种姐妹情谊中,被展现得泾渭分明。

  文艺作品如何看待女性,《你好,李焕英》给出最质朴的角度。

  虽然穿越后的贾晓玲想改变母亲的一生,但她们完成的是一路的相互扶持,最后抵达一种懂得——懂得拥有即值得。

  反观很多影视剧,它们表现女性,仍是站在异性视角,放大了姐妹之间斗争,以体现所谓人性的复杂。当然,不是说人性不复杂或者体现人性复杂不好,只是大过年的,作为一部贺岁片,简单点也挺好。

  这也是《你好,李焕英》票房成功的要素之一,很多人说它好哭,但它的重点还是好笑。

  贾玲作为导演,所展现的女性,铺陈出了比较放松的感觉——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当然,放松到一定程度,沈光林就惨了,直接把自己放湖里了(不剧透,要知道“笑果”,请直接看电影)。

  李焕英当然不是真实的母亲,她只是70后与80后以记忆的碎片与想象构建出来的人物。贾玲用这部电影装下了这两代人对家庭、父母、以及生长环境的记忆。从这个角度而言,70前与90后跟“李焕英”可能都不太熟。

  这四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物质生活丰裕的同时,一些能带来回忆的东西,其消失速度,也超过以往其他年代。十二寸的黑白电视,化工厂的红砖厂房,女排对民间的影响,当在那个时代度过童年的人再次回望时,他便觉得这代表了当时的一切。

  所以,这个春节,很多人都有了一个李焕英。

  还有一点值得一说,70后80后,是当下在网络空间比较乐于面向大众表达的主体。于是,对李焕英的问候,迅速占领了我们的朋友圈。

  只是,最开始,这种铺天盖地的问候唤起了我迟到的心理青春期——逆反了,不要看。

  不过,当我坐进电影院,依然看哭了,可事后又想想,那几句话并不催泪啊。

  倒是真的想起了自己母亲年轻时的几个片段,记得她穿一件浅绿的衬衫,有轻微的泡泡袖,她开心穿着回娘家,也是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我却非常严肃地说,这件衣服一点都不好看——可能是为了表达对他们不带我的愤怒。

  今天,想到这里,竟然有点后悔,哎,我算老几啊?

  责任编辑:李毅成

  作者:孙雯

责编:高娜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