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时评 | 《你好,李焕英》,欢笑背后的痛

··

  大众网·海报新闻 特约评论员 苏东霞

  作为电影市场春节档最大的黑马,《你好,李焕英》上映一周,票房突破35亿。朋友圈也在刷屏:《你好,李焕英》虐哭上亿人,网上随意一搜,结果显示,“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140,000个”,“搜狗已为您找到约1,564122条相关结果”,这部电影何以能引起数亿人的关注?

  文艺作品的生命力源自于大众的生活,1995年,满文军凭借一首《懂你》成名,是因为这首歌唱出了天下父母的辛劳和子女的无奈;1999年春晚,陈红一首《常回家看看》,迅速唱遍大江南北,是因为这首歌唱出了一些人的思家情,也触动了游子不能经常回家的遗憾;2019年王琪一首《万爱千恩》,不知道唱哭了多少子欲孝而事不随的孝顺儿女,更让那些“子欲孝而亲不待”的人听起来欲罢不能,任由思亲之痛在心中肆虐,唱哭了所有人,也感动了所有人。这首歌是王琪专为父母创作的,用时三年,期间不知改过多少遍,才精准的表达了父母一生的不易与子女的歉疚与遗憾。歌词不仅直接的表达了父母的不易,从年轻时的貌美如花,到操劳后的满头白发,从孩子的第一声婴儿啼哭到其慢慢长大,细致入微的倾诉了父母的伟大与操劳,而且还表达了儿女对父母的挂念、眷恋、无奈与歉疚,句句让人潸然泪下。

  由于时代的变化,许多人因为许多理由暂时忽略了父母,但是忽略的东西并不是不存在,对父母的感恩、歉疚与遗憾,时刻存在于内心那个最为柔软的角落,而这些忧伤而美好的歌曲,触动了这份柔软,使它像烟花一样,瞬间在心中绽放,让大家看清了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分量。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了怀念因意外离世的母亲,贾玲创作《你好,李焕英》,整整用了五年的时间,影片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激情,更深入骨髓的描写了一位母亲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而付出的所有。正是这份付出,让从来不知愁滋味的贾玲,在失去母亲之后几近崩溃,以至于很难走出失母之痛。

  贾玲说“打我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是忘记母亲也曾经是个花季少女”,其实每一位母亲都曾经有过貌美如花的年龄,但是孩子一出生,她们就迈开了走向满头白发的步伐,从此失去自我。记得女儿刚出生的时候,一次看着睡梦中的女儿,我无名的悲伤起来,因为我突然想起来,虽然我把她带到了这个世界,给了她生命,但是我注定也要带给痛苦,甚至会让她痛不欲生。自那一刻起,我好像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家长会过分的溺爱孩子,可能是为了弥补自己最终要带给孩子的那一份痛苦。

  影片好像处处都是笑点,而每一个笑点背后都是泪点,而这个泪点无不是因为遗憾、愧疚而造成。贾玲和母亲同时穿越,回到了1981年,在这里贾玲见到了年轻时的母亲,不仅貌美如花,还是那个时代的标兵,母亲的优秀得到大家的充分认定,这更增加了贾玲的内疚,因为自己的不争气,让母亲饱受苦难,从一个花季少女变成中年妇女。为弥补前世的遗憾,想尽量的让母亲高兴,想让母亲生活的更好,因此做出来了许多让观众觉得好笑的事情。而穿越过来的母亲李焕英还像前世一样,尽量满足、配合着贾玲。

  影片中一再出现一句话,“我从没有办过一件让母亲长脸的事情”,这成了贾玲心中永远的痛,正是因为遗憾,贾玲很难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走出。而这个遗憾不仅仅贾玲有,任何一个失去至亲之人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遗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也正是这样一个遗憾,成了虐哭上亿人的催泪弹,拨动了他们压在心底里的那份无法言喻的痛。都说酒是陈年的香,殊不知,失去至亲的痛,越是久远越是深入骨髓,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有这份痛默默相望。人们总是心存侥幸,总以为明天一定会比不幸来的更早,总以为那个必定要发生的事情不会突然来到,于是信誓旦旦的在内心给自己许下一份诺言,等自己功成名就了,等自己有时间了,一定要对父母尽情行孝,为他们买好吃的,为他们买别墅,带他们去兜风,去游山玩水。而意外一旦比明天先到,自己的一切誓言都将付之东流,直到此时,人才会明白,后悔无用!纵然痛断肝肠,也难改亲人已逝的残酷事实。

  影片的开头与结尾都印证了这一点,在母亲出事前,因为从来没有办过一件让母亲长脸的事情的贾玲,决心以后好好学习,要为母亲争光,要让母亲住别墅、坐敞篷汽车兜风,给母亲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但是意外却永远剥夺了她报答母亲的机会,所以影片的最后,贾玲为母亲开着敞篷车兜风,但是车上却没有母亲,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感悟到此时贾玲的心情,这种心情是不能用一个“痛”字来表达的,自己挣得钱再多有什么用?自己的人生再成功有什么用?你最想让她引以为豪的那个人没有了,一切都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诚如贾玲所说:“母亲去世后,即便上了春晚,我能嫁得很好,我都始终很难开心起来,晚上躺在床上就会想,我妈不知道,失去她,我失去了过年的意义”。

  母亲的辞世让我至今不能走出,总觉得母亲的存在依然是昨天的事情,母亲的音容笑貌,与母亲相处的生活点滴,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至今这依然是我无法触摸的痛,父亲的离世,更是让我失去了一切过节的欲望,没有了父母,过节只能增加我的思念和痛苦。

  细想想,我何尝不是那些侥幸者之一?总以为父母会等到自己有钱了有时间了,再去享受自己的孝心,可是他们没有等。我至今不能原谅自己,说好的那天要带父亲去复检,可是我却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没有去,正是这样一个理由,使我永远失去了父亲,从此我再也没有机会带着父亲去看病,还有什么遗憾和愧疚比这更能让人心痛?现在想想,带着父亲去看病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病房前,我等待的是希望;病床前,我有机会尽情行孝,可是没有了父亲,没有了希望,也没有了行孝的机会!

  父母在,尚有来路,父母去,我们只剩归途。不经历的人不会体味其中的痛苦。失去母亲的贾玲,不仅仅因为是对母亲的愧疚,母亲的意外离世,更是让贾玲失去了精神家园。人们常说,养儿防老,殊不知是老人一直在滋养着孩子。老人在,孩子有家回,不管是心理上有了委屈,还是身心上感到疲惫,回一趟家,哪怕只是看看,什么都不说,一切也都会烟消云散,有父母的家,就是慰藉心灵的避风港。有人说,有房有车就有家,而事实上家是一个让灵魂安心的地方,不管这个家是贫是富,有父母就有家,父母在哪,哪就是家,我们就有家回。

  文章的最后,我想起了儿子在小学时给我写的一封信,心中有两句话,我记忆犹新,“妈妈曾经貌美如花,如今满头白发”“虽然我不能像舜一样孝感动天,但是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孝敬您”,为了让我的一双可爱的儿女尽可能晚的承受我的痛苦,为了让他们少一份遗憾,为了让他们在耄耋之年依然有妈妈叫,依然有一个可以回的家,我要好好照顾自己,为他们筑好避风港,让他们随时都有避风的地方!

  作者 苏东霞,系牡丹区委党校高级讲师,菏泽学院兼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牡丹区首届拔尖人才

责编:杨叔玲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