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蓬勃发展的枣庄教育

··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对教育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坚持“三个定位”“四条线”“三个学段一起抓”的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坚持“三个定位”“四条线”“三个学段一起抓”的工作思路

  三个定位,即:市直学校抓引领,区(市)教育促均衡,整体工作上水平。

  四条线,即:校园安全是底线,教育质量是生命线,改革创新是主线,廉洁自律是高压线。

  三个学段一起抓,即小学阶段站稳脚跟,初中阶段强硬腰杆,高中阶段昂起龙头,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全市教育工作按照“343”的工作思路,教育教学更加规范,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疫情期间,5篇案例入选教育部“停课不停学”优秀案例,占全省入选比例的31%。夏季高考,清华北大录取人数由2017年的11人,增长为2018年的14人,2019年的20人和2020年的16人。枣庄市本科上线率54.75%,高于全省3.75个百分点。在全国五大学科竞赛,取得历史性突破,共有9人获得全国一等奖。

  明晰“四环”举措助力教育均衡

  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市教育局为突出抓好教育质量均衡、优质,大力推进“四环”工作法:即,办强城区学校,辐射城郊学校,引领城镇中心校,规范乡村学校,搭建起“层级式、立体式、递进式”的工作格局。

  办强城区学校:注重三个关键词,一是育特色。立足学校实际,努力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实现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市实验学校的“善知德育”课程;龙潭实验学校的“两室三廊”(“品济家国·慧泽天下”党性教育展室、标准化团队展室、“红旗飘飘·代代相传”主题红色基因传承长廊)高标准宣传教育阵地,等等。二是创品牌。注重总结和提升,力争形成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可复制的典型经验,为学校赢得荣誉、赢得尊重、赢得位置。枣庄十五中家委会建设,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家长委员会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入选全国德育一校一案典型案例(山东省共10例)。三是当示范。无论是学校规划建设,还是德育、管理、教育理念、教学质量,都要站在全省、甚至全国确立目标,争做改革的先锋、理念的先导、质量的标兵、师德的典范,力争成为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学校和教师。枣庄三中“名著阅读”式英语教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省树立了标杆。

  辐射城郊学校:抓实两项工作。一是抓实理念引领。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鲜明底色。办学理念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事关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城区优质学校通过向城郊学校派驻校级领导,指导城郊学校建立符合实际的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明晰发展措施。枣庄十五中深度帮扶薛城区盈园中学,大幅度提升了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二是抓实教师交流。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通过教师帮扶、城乡交流等途径,推动优质学校与城郊及薄弱学校的教师流动,提升城郊及薄弱学校教师质量。薛城区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全区1859名教师实现校际间流动,700多名教师实现城乡交流,教师队伍的精气神和敬业精神焕然一新。

  引领城镇中心校:积极探索教育联盟、集团化办学、大学区制等“紧凑型”学校发展共同体模式,通过名校办分校、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帮扶、一体化办学等方式,建立以优质学校为主体的教育共同体,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山亭区将部分乡镇中心校纳入实验小学教学联盟,极大提升城镇中心校办学质量。

  规范乡村学校:乡村基础教育承载着人才培养的重大功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办好乡村学校是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抓住乡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管理不规范的痛点,通过开展常规式教学视导,坚持狠抓学校管理规范,督促区(市)落实关于乡村教师各项优惠政策,厚植乡村教师人力资本,推动农村学校管理和质量双提升。

  搭建“四梁八柱”擘画市驻地教育发展蓝图

  教育承担着集聚人气的重要作用,为推进市驻地发展,教育坚持“率先一步”,为城市发展下好重要先手棋。

  构建“三条主线”,促进优质均衡。在高铁线以东构建三条教育纵线,一是在临近高铁区域打造以薛城区龙潭实验学校、祁连山路学校、枣庄八中东校为支撑教育主线。二是在中心区域打造以市实验高中、市实验学校、市实验小学为支撑的教育主线。三是在东侧区域打造以市实验学校东校区,枣庄十五中深度帮扶的盈园中学、市实验小学深度帮扶的兴城中心校为支撑的教育主线,构建“三纵”市驻地教育格局,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在市驻地构建“三条主线”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充分发挥教育带动城市发展职能。一是督促、指导薛城区做好西部区域教育,重点打造枣庄四十四中、薛城区舜耕高中,指导滕州市加大对柴胡店教育的帮扶和支持力度,促进教育工作整体均衡。二是加大对薛城区张范街道和市中区永安镇教育的帮扶力度,加快教育新老城对接步伐,带动城市发展。

  打造职教“高峰”,擦亮教育品牌。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与经济社会和生产实践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一方面,深入挖掘“班墨奚”文化引领全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学会将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永久会址设在枣庄,并顺利举办两届,擦亮了枣庄职教品牌。另一方面教育部和山东省政府决定在枣庄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以枣庄职业学院、枣庄经济学校和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枣庄)暨枣庄市公共实训基地为依托,将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纳入职教园区总体规划,打造职教名城。

  拼搏奋进的教育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继续以昂扬的姿态抢抓教育发展机遇,谱写全市教育新篇章,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枣庄教育。

责编:陈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