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聊”亮 |这两年,聊城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前所未有

··

  2019年,聊城市围绕在全省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决定实施“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两年来,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两年间,“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的陆续实施,深刻改变了聊城的方方面面。聊城之新、聊城之兴、聊城之变,被六百五十万聊城人民体会在身、记录在心。

  2020年12月9日一大早,在聊城火车站公交站台前,市民宋先生登上公交车准备投钱时,得知“政府惠民免费乘车”的政策,他很感动。

  正是从这一天开始,聊城在全省率先实行秋冬季主城区公交车免费乘坐,倡导全民绿色出行,此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引起了较大反响。

  这一改善民生、惠民利民暖心工程的背后,体现出的是聊城市委、市政府在促进节能减排、强化污染防治工作方面更大的决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打造生态美丽聊城。

  蓝天白云不再奢侈,葱茏草木四处可见,清澈河湖连珠成串。这一切,就是最好的证明。

  打造生态美丽聊城不算“小账”算“大账”

  政府拿出2000万元的资金补贴,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减少至少10%的机动车污染物,聊城在全省率先实行秋冬季主城区公交车免费乘坐政策,不是在算“小账”,而是在算一笔“大账”。

  这样的“大账”,近年来算得的确不少:聊城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以2020年为例,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PM10浓度同比 分别改善 12.6% 、8.6% 和15.3%,优良天数达到224天,同比增加48天,臭氧平均浓度改善幅度居全省首位。全市综合指数较2015年下降39%,PM2.5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47.5%,优良天数较2015年增加72天,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同时,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省控以上考核断面劣V类水质全部消除,水环境质量指数改善幅度列全省第一。

  不仅如此,2020年,聊城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置中心投入使用,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有效提升。

  此外,聊城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新增省市级美丽河湖23条、造林10.7万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

  一系列数据背后是更多生动细节

  一系列数据背后,是更多生动的细节。

  一条青年渠,因为水体黑臭问题,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20年,聊城对包括青年渠在内的城市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并全部通过“长治久清”评估。

  雨污分流问题,一到夏季强降雨出现时,就成为热点话题。2020年,聊城加快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施工作业面小、地下管网复杂和汛期降雨偏多等困难,共完成雨污分流工程项目15个,新建雨污管道70.01公里。

  通过实施“洗城行动”,聊城市区主次干道深度保洁率由40%提高到70%以上,县城区深度保洁率达到40%以上。

  通过市政基础设施维护行动,聊城主城区完成路面修补11.6万平方米。持续开展补绿治裸行动,补植乔木5000余株,补植灌木20万余株,治理裸土2.85万平方米。

  对全市4080家餐饮单位油烟情况进行拉网式全面排查治理,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管理,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了全市煤炭压减任务,全市规模以上在建建筑工程项目均按照技术导则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对189条河流编制了“岸线利用管理规划”……这一项项有力的措施,指向的是同一个目标——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生态美丽聊城。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推进美丽聊城建设的关键一年。今年的聊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依法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新开工项目实现绿色建筑全覆盖、加大‘公转铁’推进力度,完成国Ⅲ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推行‘田长制’”等系列目标,这些目标与蓝天白云、碧水清波相关,与秀外慧中的美丽聊城相关,更与文明聊城建设,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

  近两年,针对生态文明建设,聊城坚守底线思维,坚持算“大账”,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责编:王文趱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