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媒看攻坚·齐鲁晚报|滨州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和人均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赵旭

  2020年12月21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同志发布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十三五”期间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成效相关内容。

  “十三五”期间,全市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全市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态势、实现了健康有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推动富强滨州建设“全面起势、加速成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全省第4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滨州市不断加快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旧动能、发展新动能,工业经济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基础不断夯实,成为全省工业大市。规模总量持续突破,五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在全省位次逐年提升,十三五之初列全省第9位,2016年列全省第8位,2019年达到了第5位,今年1-10月份突破6000亿元,总量排在青岛、潍坊、烟台之后,列全省第4位,比2015年和十三五之初(列全省第9位)前进了5个位次,人均列全省第2位,总量和人均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今年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1.9亿元,增长27.7%,增速列全省第4位,在全省位次大幅前移,比2015年(列全省第13位)前进了6个位次。龙头企业势头强劲,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210户,有世界500强1家,中国企业500强4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7家,中国制造业民企500强9家,山东民营企业100强9家,山东百强企业9家,山东工业百强10家。其中有很多行业标杆企业,如魏桥集团位列全省民营企业品牌价值100强首位,连续9年荣列世界500强,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企业之一,魏桥集团绿色智能纺织一体化项目实现五项“世界首创”。京博石化荣获第十八届全国质量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营炼化企业。华纺股份成为国内印染行业智能工厂的标杆。渤海活塞、盟威戴卡成为全国智能制造的示范企业。西王集团正在打造国家级高端特钢新材料保障基地。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共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省级准独角兽企业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家、瞪羚企业21家、隐形冠军企业16家,市级准独角兽培育企业5家、瞪羚企业26家、隐形冠军企业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为下步工业经济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工业强市”全面起势

  五年来,全市上下不断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现了内涵式发展,取得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巨大突破。今年1-11月份,滨州市工业投资增速23.1%,比全省平均水平(3%)高20.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一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速57.2%,比全省平均水平(12.6%)高44.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一位,首次实现了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双第一”,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呈现“加速度”,“双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五年来,滨州市初步改变了工业大而不强、发展层次偏低的结构面貌,世界高端铝业基地、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纺织服装家纺产业基地三大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高端铝产业集群列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山东省重点支柱产业集群”,邹平高端铝材产业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滨州市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入选2019年度中国改革十大案例,中高端铝制品占比达到50.1%。高端化工产业集群现有7个省级化工园区和9个重点监控点获省认定,总数分别列全省第3位、第4位,为滨州市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要素支撑。高效生态纺织产业集群先后被授予“共建世界级家用纺织品产业集群先行区”“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全国超千亿产值纺织产业集群地区”等称号。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五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全市有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1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23家,涌现出一批如长威电子、金鑫电子等电子制造企业,华拓网络、远洋科技等软件类企业。全市规模以上装备企业100余家,已成为涵盖轻量化汽车及零部件、风电及高端能源、智能制造、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石油及海洋工程等多个门类的综合装备制造行业。现有规模以上涉新材料企业120余家,已逐步形成了以高端铝及铝合金制品、化工新材料等七大领域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五年来,累计有442家企业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1117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突破40%,比2015年提升14个百分点。8家企业入选山东百年品牌重点培育企业。全市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47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41家。目前,全市共拥有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6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56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除了上述两大成就外,五年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还呈现“信息化、智能化、集群化、绿色化”特点。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共有16家企业纳入工信部运行监测平台,29家企业列入省培育库。累计培育23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其中国家级试点7家、省级试点16家,全市上云企业达到969家。滨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4G信号实现全覆盖,5G建设全面加速,已启动建设5G基站2269个,运营商已开通2137个,实现市主城区和重点应用区域5G信号连续覆盖。

  智能化建设持续提速。“十三五”期间,滨州市针对产品、装备、生产线、车间、工厂、园区,加快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累计培育国家级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6个、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16个、企业上云标杆4个;市级信息化应用场景标杆项目和产业互联网平台各培育11个。

  产业集群化发展持续加快。“十三五”期间,科学引导中小企业集聚集约发展,发展壮大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全市规划发展33个园区,其中特色产业园区23个,培育出了博兴厨具、惠民绳网等11个发展势头良好、特色鲜明、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如“中国厨都”博兴兴福镇,商用厨具产业集群市场份额占国内40%、省内90%;“中国金属板材之乡”博兴县金属板材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达500亿元以上;惠民化纤绳网生产及加工户达7000余户,占国内市场份额80%、省内90%。

  绿色化发展取得新进步。“十三五”期间,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全市涌现出魏桥创业、京博石化、华纺股份、香驰控股等一大批绿色循环发展标杆企业,高端铝、高端化工、纺织家纺服装等主要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魏桥创业3次入选全国电解铝行业能效领跑者,滨化股份1次入选烧碱行业能效领跑者;香驰健源等18家企业入选绿色制造企业名单;鲁北企业集团被评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全国首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十三五”即将圆满收官,“十四五”已经拉开帷幕,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化“六问八策”,落实“七富七强”,以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为总抓手,继续高举“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旗帜,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强力推进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开创“制造业强市”新局面,全面助力富强滨州建设。

责编:刘仕超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