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皮影、济南毛猴、章丘铁锅……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要来了!

··

记者:杜虹晓 李金珊 编辑:韦辉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金珊 杜虹晓 济南报道

  2021年2月4日至3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至二月初二)是山东省第六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期间,山东省各地将开展52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为全省人民奉上丰厚的节日文化大餐。

  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启动仪式上,济南皮影戏、莱芜口镇南肠、济南毛猴、章丘铁锅……众多济南特色非遗项目和老字号产品引得不少市民、游客纷纷“围观”,观看制作技艺展示,询问产品价格。

  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济南皮影的第五代传承人李娟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济南皮影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由李娟的高祖父带到济南的。济南皮影与北京皮影、河北皮影等相比,更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雕刻的角色都有一个大圆脑袋,唱腔都用济南话。济南皮影传到第三代,也就是李娟的爷爷李兴时这里时,又有了新的特征。以前的济南皮影也叫“两人忙”,其中一人负责所有的表演形式,另一个人只担当锣鼓伴奏。李兴时经过多年的积累,自创了一人一台戏的表演形式,脚蹬锣鼓,双手操作皮影,嘴里还能边说边唱。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娟也为济南皮影注入了许多“济南”元素,比如她设计的“年轻版李清照”皮影身上所有花的图案都与李清照的诗词有关。为了让皮影更贴近生活,她和自己的团队推出了很多衍生品,以及皮影的DIY制作,人们看完皮影后可以用她准备的材料包亲手制作皮影,既可以拿来玩,也可以带回家收藏,大大增加了皮影与观众的互动性。

  在央视播出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可谓红遍了大江南北,而其中拍摄的“章丘铁锅”也成为了红遍全国的“神器”,网上章丘铁锅的销量同比增长了近6000倍。在活动现场,章丘铁锅锻打技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冯全永向记者介绍了享誉中外的章丘铁锅。章丘铁锅设立三个级别:匠人、匠心、匠魂,分别对应的是一环锅、二环锅、三环锅(最高级别)。三环锅锻打锤数在三万六千锤,二环锅锻打锤数相比三环锅要少两万两千锤到两万四千锤左右。据冯全永介绍,目前仅有两位师傅可以达到匠魂级别,每人一天打一口锅。一口纯手工制作的章丘铁锅需要经过画线量材、裁剪、高温加热、锻造锅形、锻造把手、锻去氧化层、表面抛光、初次冷锻等12道工序,一铁锅才算完成。

  在启动仪式现场,记者还看到了平时难得一见的“济南毛猴”。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先生曾这样形容“毛猴”——“半寸猢狲献京都,惟妙惟肖绘习俗。白描细微创新意,二味饮片胜玑珠”。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凤岩告诉记者,制作“毛猴”的材料其实十分简单,主要就是“辛夷”和“蝉蜕”。“玉兰花的花蕾在中药里叫‘辛夷’,一般用它做‘毛猴’的猴身。‘蝉蜕’就是知了壳,用它的头做猴脸。前爪做‘毛猴’的后腿,后爪做上肢,触须当猴子的耳朵。有一些‘蝉蜕’上的毛可以弄湿了做猴子的毛发,十分逼真。”杨凤岩说,这两种材料的采摘也很有讲究,“‘辛夷’大约在二月中旬采摘是最好的,早了不饱满,晚了太膨胀也不行。‘蝉蜕’一般每年夏天采摘,在药店也可以购买。”

  “三分毛猴,七分道具。”杨凤岩告诉记者,毛猴形态各异全靠四肢与辛夷粘合的位置差异,如何让这毛猴具有“市井气”,则靠丰富的道具加持。两三厘米高的毛猴,手拿的球拍、坐的板凳、手拉的二胡可想有多精细,为能将精细之物做到精妙还原,杨凤岩还专门学习了微缩景观制作、传统美术、剪纸、面塑等技艺。

责编:石 慧
审签:丁厚勤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