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维度来看“十三五”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

大众日报记者 赵小菊

  “十三五”时期,是山东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五年来,特别是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魄力和勇气,有力有序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问题,奋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转轨、生态转化,经济运行平稳健康,转型跨越蹄疾步稳,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经济发展实现根本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塑造开创新局面,“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主要指标亮点纷呈,综合实力成色更足。全省生产总值连续突破6万亿元和7万亿元大关,2020年达到7.3万亿元,与2010年相比,经济总量提前一年完成翻一番目标任务。人均发展水平再上台阶,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自2015年实现“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由8.9∶44.9∶46.2调整为2020年的7.3:39.1:53.6。财政收入2017年突破6000亿元大关,2020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9.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9.0%。人口规模稳定增长,成为全国唯一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双过亿”的省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2019年为61.51%。

  动能转换初见成效,转型跨越步伐加快。“十三五”时期,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保持在6成左右。新动能培育成长提速。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9.9%,比2015年提高1.5个百分点。投资向高端领域延伸拓展,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由2015年的6.6%提高至8.3%。消费新模式发展加快,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25.6%。基础设施加快补短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473公里,比2015年增加2125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110公里,省内高铁成环运行。

  聚焦聚力三大攻坚,筑牢夯实发展底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8年底基本完成脱贫任务,累计减少省标以下贫困人口251.6万人,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能源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比重为14.2%,比2015年提高10.0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底,我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4%,超过“十三五”下降目标1.4个百分点,2020年有望保持稳步下降态势。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消减, 2020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46μg/m3,平均浓度比2015年改善37.0%。9大约束性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大气、地表水、海洋环境质量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大力集聚人才资源,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实施领军人才“筑峰计划”,累计遴选泰山学者1529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970人,住鲁院士达86位,国家级领军人才超过880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数量居全国第3位。累计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130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1家,均居全国第2位。创新成果快速增长,“十三五”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4万件,比2015年末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2%;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3件,比2015年末增加7.4件。在国家创新创效评选中获4大类11个奖项,居全国第1位。海洋科技优势更加突出,海洋国家实验室科研实力跻身世界海洋科研领域前五强。

  更加突出规划引领,区域发展日趋协调。高标准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谋划584个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优化空间资源融合,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发展,完成济南、莱芜行政区划调整,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迈出坚实步伐,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三核”引领作用凸显。2020年,济南、青岛、烟台三市实现生产总值30357.9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41.5%,比2015年提高2.4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7%。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取得积极进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形成了2个特大城市、9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75个中小城市、1087个建制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积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对外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国家战略平台集聚效应明显加速,上合示范区现代贸易、区域物流、双向投资合作和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建设已见雏形。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建设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4家,居全国首位。“齐鲁号”欧亚班列开行量跨入“千列俱乐部”,年开行量跻身全国前4。对外贸易量质齐升,2020年货物进出口22009.4亿元,比2015年增长46.5%,年均增长7.9%,一般贸易出口占比由2015年的62.8提高到73.3%。利用外资水平大幅增长,“十三五”时期新设外资企业10685家,比“十二五”增长51.9%。

  “三生三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农村产业平稳发展,农业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2020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达到10190.6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粮食安全保障巩固,连年实现稳产丰收,2020年总产量5446.8万吨,连续7年过千亿斤。在全国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中获评“优秀”等级,居全国第1位。菜、果、蛋产量稳定增长,猪牛羊禽肉和水产品生产平稳。农业“新六产”培育壮大,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快速发展。累计培育家庭农场8.7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6万个。

  民生保障逐年提高,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十三五”时期,全省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20万人,5年累计新增就业64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5年均控制在3.5%以内低位。物价保持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886元,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增长44.9%,年均增长7.7%。社会保障更加有力,2020年末,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覆盖4560.3万人和7395.8万人。

  均等普惠政策发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全省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化解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地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文化场馆供给提高,全省博物馆总量、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新晋级革命类博物馆数量六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132家基层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首批52家基层机构通过社区医院评审,建设省级示范村卫生室250个,市级1230个。体育事业全面推进,“十三五”时期,全省人居体育场地面积2.35平方米,比“十二五”时期增长31.0%,推动全省超过100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小菊 报道)

责编:马婉莹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