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树山:用一生谱写节俭奉献的动人之歌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彬 陈玉玺 威海报道

  在威海市塔山社区,殷树山老两口的事迹家喻户晓。

  在威海市塔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有一间树山书屋,书屋是在社区居民殷树山老两口的倡议下开设的,殷树山老人也是书屋的第一任管理者,二十多年来,书屋为塔山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读书看报、休闲聊天的场所。但他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又不仅仅是一个兢兢业业的管理员,更是一个节俭养德、慷慨解囊、有难就帮的“热心肠”。

  节俭躬行 不忘初心

  1981年,殷树山一家搬到了塔山社区居住,此后,每逢雪天,清雪的队伍当中都有殷树山老人的身影。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老人自制的清雪装备:一双二十元钱的旧棉鞋,鞋底套上塑料袋并绑上草绳防滑,再配上一把自己种的扫帚草扎成的扫帚。对于殷树山老人的这套“装备”,孙女殷玉明看不下去了,刚参加工作的她用工资为爷爷买了一双保暖又防滑的登山鞋,却被老人说成是浪费。

  一顶帽子戴了30年,一条围巾围了40多年……或许你会认为老人是因为生活困难才如此节俭。其实不然,殷树山老人18岁参军,20岁入党,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8年退伍转业到地方工作,退休前曾任威海外贸公司副总经理、冷藏厂党支部副书记。

  但是殷树山老人却常说:“我们要做到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经历过饥荒年代的老人即便到了现在仍要求家人吃多少饭盛多少,碗里不许剩一粒米。

  扶危济困 无私奉献

  别看殷树山老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但是他对周围的人却非常大方,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咱们能帮一把就要去帮一把。”

  50年代,殷树山遇到了一个生活困难的男孩彭寅生,他资助男孩上学十几年,这仅仅是殷树山老人公益之路的起点。

  在过去的60多年里,殷树山夫妇从事志愿服务超过30多万小时,捐钱捐物价值100多万元,照顾社区孤寡、空巢老人上百人,资助贫困学子230余人,还先后成立了个人冠名的慈善基金和威海市首支拥军基金,用拳拳之心温暖他人。

  但是这些事情在殷树山老人活着的时候却从来没跟亲人提起过,“在老人离世之后,我们在整理老人档案的时候,才发现他的捐款收据累计起来竟然有一百多万。”塔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戚春晓说道,“老人后期身体不好,走不了路,心心念念还是他的书屋,我们就把书屋隔出一间让老人住在里面,怕老人冷给他安装了空调,但是老人一直舍不得用。”

  2017年4月、8月,刘彩凤和殷树山先后离世,按照老人遗愿,他们遗体均捐献给了滨州医学院用于教学科研,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美德家风 衣钵相承

  “别人经常问我,爷爷生活这么节俭你受得了吗?”孙女殷玉明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因为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节俭已经成为了我的生活习惯,我现在对我女儿的教育也是一样的。”受家庭影响,殷树山的重孙女,在耳濡目染中也成为勤俭家风的传承者。

  殷树山老人的事迹不仅对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社区居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逢周末或假期,殷树山老两口都会组织附近学校的学生来到书屋,讲述自己的抗战经历,开展光盘行动、勤俭节约等主题活动。到了传统节日,两位老人带着居民、孩子们一起给社区的孤寡老人包饺子、包粽子,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的热闹氛围。

  在殷树山老两口的带动下,社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和他们一起清扫社区卫生、看望独居老人、到福利院做义工……

  德不厌小,点滴滋润。善不拒微,聚沙成塔。殷树山老人时刻把身边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慷慨解囊,有难就帮,无私奉献,殷树山用一生践行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责编:金文馨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