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基础设施建设再创新高! 青岛胶东打造省内首个4F级国际机场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程文琪 通讯员 马韶凡 刘璟 青岛报道
12月22日,山东省重点项目督导服务平台联合大众网·海报新闻走进胶东国际机场项目。
作为山东首座4F级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总投资400多亿元,于2015年启动建设,是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机场以及区域性的枢纽机场,可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29.8万架次的使用需求。今年6月,机场工程全面通过竣工验收。
智慧赋能机场建设
四型机场理念贯穿始终
今年7月10日举行的全国民航年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指出,要高水平编制好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将新基建作为“十四五”民航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进四型机场和四强空管建设。
作为山东首个4F级国际机场,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理念贯穿胶东机场建设始终,通过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优化,实现安全运行保障有力、生产管理精细智能、旅客出行便捷高效、环境生态绿色和谐。
走进机场,从行李托运、安检、通关,从进机场到登记全过程,实现全流程自助服务,排队在登机口等待检票的情形不会再出现。大大提高了机场运行效率,为乘客节省了登机时间。
机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袁力告诉记者,依托先进的生产、安全、服务、管理等几方面的47套应用系统,机场装配有集自助行李托运、自助值机、自助安检、自助通关在内的全流程自助设备。
“我们着力打造智慧运行、智慧安全、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交通,目前,胶东国际机场已经被列为中国民航首批18个“智慧型机场”示范项目之一。”
首个单体五指廊航站楼、首个综合管廊系统
胶东国际机场创新不断
如果从高处俯瞰整个机场,一个呈放射状的巨大“海星”图案已然显现。从空中俯瞰,塔吊成片摆开,车辆来回穿梭,航站楼的不锈钢屋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世界首个采用集中式单体五指廊造型航站楼,集中尽端式的构型,让大厅与五指廊融为一体,成功解决了目前国内新建机场规模越来越大,导致系统复杂和步行距离过长问题。
在机场无人可见的地下,拥有着国内首次使用的综合管廊系统。可容纳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同时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袁力告诉记者,“我们有国内首个建设综合管廊,总长度达19公里,集约化利用地下空间,有效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避免地面反复开挖,也可保证管线运营安全。”
除此之外,国内首次集高铁、地铁同时下穿航站楼并设站,国内首次在建设前期引入信息化规划……胶东国际机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不断开拓创新,已创下多个第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新引擎
打造“全通型”综合交通枢纽
胶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袁力告诉记者,“胶东国际机场的定位就是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机场以及区域性的枢纽机场,等到全面运行后将支撑京沪两大国际枢纽,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带,助力青岛东、西、北岸协同发展。也对服务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机场在今年上半年已完成验收,目前已经具备试飞和行业验收条件,成为国内首个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全通型”综合交通枢纽。
当问到如何打造“零换乘、全通型”综合交通枢纽,袁力告诉记者,依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构建海陆相连、空地一体、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要求,胶东国际机场有效整合了周边现有交通资源,航站楼内部同时下穿高铁和地铁,同时综合交通中心GTC与航站楼贯通,与济青高铁和连接主城区的M8线、西海岸的12号线、蓝色硅谷的16号等地铁线无缝连接。
“事实上,机场在未来将可实现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2小时内覆盖半岛主要城市的客货集疏,是当之无愧的‘全通型’综合交通枢纽。”
政府追着项目跑
手续办理第一时间获批复
在2015年项目落地初期,政府部门仅用7天时间完成机场建设一期红线内10个村庄整体搬迁。土地移交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从一期、二期项目落地到完成,从土地移交到流程批复,项目建设过程中无时无刻不看到政府帮扶的影子。
“项目建设从项目开工到现在,政府在初期立项时就为我们督导协调办理,各部门手续流程也在第一时间获得批复”,袁力告诉记者,“机场建设需要还协调民航局相关部门进行资料认证,政府帮忙联系民航局部门,那些需要提交的手续啊证件啊,政府比我们还积极,从15年土地征迁开始,他们一直在用最快的时间为项目开路。”
今年6月机场工程全面通过竣工验收,空管、油料、东方航空、山东航空等驻场单位工程已经通过竣工验收,青岛航空和青岛民航航食项目也基本完工。外围配套的水电路网均已完工,高铁已通车,地铁今年底通车。“可以说,项目得以如此迅速的完工,离不开政府为此打下的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