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区:文明实践“四季花开”

··

  走进经区皇冠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图书阅览室、舞蹈排练室、棋牌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功能活动室应有尽有,居民们在这里忙着阅览图书、排练节目、开展团队活动,乐在其中,传递文明。通过对软件和硬件设施改扩建,盘活现有场所资源,街道13个城市社区还配备了功能完善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这里什么设施都有,我们天天来玩,唱歌、跳舞、走模特,很开心”“这文化服务中心不仅建在了家门口,也建在了我们居民心里”……现在,每天在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碰头”相约,已经成了皇冠街道韩乐坊社区不少居民的日常。

  经区结合自身实际,坚持“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盘活各类实践资源,不断强化统筹融合,打造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活动机构和场所。目前全区已有1个实践中心、6个实践所、129个实践站,实现了文明实践工作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与此同时7万余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助力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三级队伍”全覆盖 撒下一张文明网

  10月20日,崮山镇联合尼山书院开展了传承文化——魅力国画活动,吸引了20余名国画爱好者参与。国画老师详细向大家介绍了国画文化,讲解了国画的基本用笔方法、用墨方法及构图等技巧,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绘画。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充分体验了国画的乐趣,感受到了国画的韵味,将继续学习,保持对艺术的热爱。

  一直以来,崮山镇积极对接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组织辖区群众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奏响文化惠民的交响乐。

  为了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经区以区、镇(街道)、社区(村居)三级为重点,建立健全城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区级层面,采取“1+N”模式建设实践中心,即高标准建设1个区级中心和N个实践基地,有效整合市民文化中心各种场地和师资力量,建设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挖掘并设立爱国教育、传统文化、爱心服务、安全教育等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共计12个,丰富了活动的场所、内容和形式,实现了资源的统筹共享。镇(街道)层面,有效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城市书房、农家书屋、历史文化展室、儒学讲堂等平台资源,建设文明实践站、所,按照“5+N”内容开展实践活动,以讲政策、评先进、帮贫困、乐生活、庆节日为5个基本项目,再根据群众需要及时设计其他活动主题,组织相应的实践内容。社区(村居)层面的文明实践站,发挥直接联系群众的优势,及时了解老百姓的日常需求,社区广场、田间地头以及农家炕头都成为经常性地开展抓好宣传教育、促进农耕生产的场所和阵地。

  同时,经区还构建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1+18+6+129”(1支区志愿服务总队、1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6支乡镇/街道志愿服务队、129支村居/社区志愿服务队)多元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目前,全区已建立志愿服务团队360余支,招募注册志愿者7万余人,形成了由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组成的志愿力量,瞄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现实困难和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大众化。

  品牌化活动“打头阵” 精准服务群众需求

  “上所施,下所效也,就是说服务展现给孩子看的,说给孩子听得,子女就会效仿”“我们要理解,教育就是要教善、教德,怎么教,顺其愿而教”……10月31日,在第四届《家道传承》研修班上,志愿者老师以“家庭教育的两把钥匙”为主题进行了讲解,让不少居民获益匪浅。

  《家道传承》高级研修班由经区文化志愿者协会主办,皇冠街道广安社区承办,按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操方法”的标准化流程,由专业化助教团队全程辅导学员,对家风家道、家庭教育进行普及、深度推广、广泛落实,让学员在短期内知方向、明原理、会应用,在家庭中立家训、传家道,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风。

  以经区文化志愿者协会为主体,我区采取政府资金扶持与市场化运作方式,面向社会招募一批传统文化宣讲志愿者队伍,开展系列“传承传统文化,做新时代公民”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传播家风家训等传统文化,让百姓切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与此同时,我区还突出区域特色,做好结合文章,高标准策划打造“寻红色印迹,讲经区故事,倡时代新风”志愿服务品牌。依托泊于镇“英雄岭”革命烈士陵园和“1+6”经区红色展馆网络(“1”即区级红色印迹主题展厅,“6”即打造6处镇街级红色印迹展厅),以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活动主体,组织志愿者挖掘经区红色印记、宣讲经区红色故事、传承经区红色基因。

  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要瞄准普通居民,精准把握服务需求,在策划活动、加强管理、日常运行等方面下功夫,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成为群众称好点赞的社会正能量和主旋律。

  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农村里的留守儿童、学校里的放学娃、田间地头的种植户……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紧密联系这些最困难的群体、最急需的人群,把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常开展、开展好,各街道、社区也在探索试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服务,配套各类志愿者、平台和奖励激励制度,真正让有需要的人和有能力提供帮助的志愿者实现“网上+网下”两种途径的无缝对接,打通志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党指挥到哪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开展到哪里。今年年初,全区共计13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60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近万名志愿者积极响应,参与到高速路口、汽车站、高铁、机场等交通卡口有效管控、村居社区执勤守卫、防疫知识宣传讲解、日用品跑腿代购、防护物资捐助筹集等疫情防控最前线,有效缓解了一线防控力量的不足,凝聚起了联防联治、群防群治的合力。在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志愿者们又转战人居环境整治、公勺公筷行动、疫后心理疏导等工作,为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提升人民生活健康意识,倡导居民健康生活新风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责编:王晓青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