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山陕会馆戏楼见证戏曲百年沧桑(下)

··

  聊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期聊城文化经济的繁荣给戏曲发展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明清时期聊城会馆林立,各种戏曲粉墨登场,戏曲作为文化发展的一部分在这片热土展显出勃勃生机。

  聊城戏曲发展离不开运河南北通航的兴盛,各类文化在这里聚集,特别是戏曲进京演出,经过聊城的同时,更多的是留在了聊城,在聊城发展。在古运河西岸的聊城山陕会馆戏楼上,戏班留存的墨记更见证了聊城戏曲发展的百年沧桑。

  徽班信息见证徽商在聊发展史

  徽剧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剧种之一,会馆戏楼后台也留下了安徽戏班演出时的墨记。乾隆五十五年 (1790)享有盛名的徽戏三庆班进入北京, 此后 ,和春、四喜 、春台三个徽班也相继入京演出 ,自此徽剧进入兴盛的时期 。

  道光 、咸丰之际,经由运河来山东的徽班“老阳春班“定居于泰山县夏张镇 ,徽戏开始在这一带流行, 后来它与汶上梆子戏班同台演出, 逐渐融合 ,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梆子戏 ,称为 “莱芜梆子 “。受徽剧影响而形成的莱芜梆子流行于泰安 、莱芜一带 ,并未波及聊城 。

  但地处运河中段的聊城乃南方戏班北上京津的必经之地, 入京的徽班在运河岸边的聊城山陕会馆落脚暂住,演上几天戏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只是戏楼在道光二十五(1845)火后重修 ,此前旧迹荡然无存, 我们已无从知道此前徽班滞留的情况 。

  重修后的戏楼距四大徽班入京已有半个多世纪 ,这时徽戏已呈衰落趋势 ,在聊城 、临清一带已成 “广陵绝调“,所以戏楼墨记中虽有 “三庆班 “、“四喜班 “, 但这两个戏班大概不会是五六十年以前誉满京城的著名徽剧戏班 。

  如今戏楼墨记中可确知为徽班演出的资料仅有一条:“同治三年正月初一日安徽同庆班“, 以下记有演出的剧目 ,可以辨识者有 《大赐福 》《龙虎斗 》《赶三关 》三出 。可见, 即使到了清末 ,有些徽班仍在北进演出 。

  这个同庆班, 有可能是入京途经此地暂时逗留;演出正好安排在正月初一日 ,所以也有可能是徽商为联络山陕商人而特地从家乡请来的戏班 。来聊城演出的安徽戏班少,与徽商势力在山东运河区域的衰落有很大关系。

  明中期到清中期以前,徽商在山东运河区域势力最盛,他们经营棉布业 、盐业、典当业,当时临清典当行百余家,全是徽商与浙江商人所经营,故有 “山东临清 ,十九皆徽商占籍 “的说法。 清中期以后山陕商人势力在山东运河区域兴起,徽商势力开始衰退 ,商路即戏路,商业的衰落 ,影响了商人家乡戏曲的广泛传播 。

  山陕商人云集 秦腔乱弹盛行

  晚清到民国时期 ,秦腔在聊城一带颇为流行。秦腔又称陕西梆子,约产生于明代,后由陕西流传至山西,演变为山西梆子戏 ,故山陕梆子亦统称为秦腔。民国《临清县志 》说:“吾临所尚秦腔最多 ,次则为乱弹。“。民国《清平县志 》也说 :“清俗所尚秦腔 、乱弹之外 ,演皮簧者已成绝响 ,若穷乡僻壤演有四根弦、蹦蹦 “。临清 、清平(今属高唐县)濒临运河 ,最盛行的戏剧是秦腔和乱弹。

  会馆戏楼墨记中有 《杀楼 》等剧目,写宋江怒杀闫婆惜事 ,京剧名曰 《坐楼杀惜》, 汉剧等曰 《宋江杀惜 》,只有秦腔叫《宋江杀楼 》。墨记中的 《青石岭》《美人图》《忠义图》《五福堂》等也都是常见于秦腔而京剧、豫剧舞台上见不到的一些剧目 。

  1912年 8月 ,西安地区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陕西省修史局总修纂李桐轩、修纂孙仁玉及高培支、李约祉等人创办了一个秦腔演出班社和戏曲教育团体 ,取名易俗社 。易俗社甄别旧剧 ,编写新剧, 进行艺术改革, 宣扬民主思想, 进行通俗教育,定期招收学生, 学习文化知识和表演技能。

  易俗社曾于 1932年赴北京演出,1937年应邀赴信阳 、郑州、邯郸演出,后复入京 。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墨记中“易俗社开化国民 “字样 ,可能是他们出入京途中在会馆演出时留下的 。聊城陕西商人不少 ,当地剧团来此演出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另外 ,秦腔的传统剧目如 《八义图 》(京剧 《赵氏孤儿 》)、《搜孤救孤 》)、《蝴蝶杯 》、《黄河阵 》、《法门寺》、《春秋配 》,都见于山陕会馆墨记中。可见陕西秦腔戏班来这里演出者不在少数。秦腔的广泛传播,也为陕西人的经营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陕西商人的商业活动,推动了秦腔在聊城各地特别是运河沿岸城市的传播。

  戏班汇聚碰撞孕育新剧种

  清末民初,聊城商业繁荣, 水陆交通便利, 各地戏班纷纷来此演出。在山陕会馆戏楼中演出的 ,以山西 、陕西戏班为最多 。从戏楼墨记来看 ,来此演出的有山西东南部的上党梆子戏班, 更多的是山西中路梆子戏班。

  墨记中有光绪八年十月,“山西泽州府凤台县全盛班“留下的题记。清中期以后,山西省东南部的泽州 (今山西晋城 )一带流行一种梆子戏,因这里属古上党郡,所以人们称其为上党梆子。山西南部距鲁西甚近,与山东的经济文化交往甚为密切。明朝中后期,山西泽州 、蒲州商人前往山东经商的较多。清代以后,山西南部商人到山东经商的更多。 不少商人酷爱家乡的梆子戏, 有的甚至是梆子戏票友,所以他们到了哪里, 就把家乡的梆子唱腔带到了那里。

  光绪初年 ,泽州一带连年灾害,艺人外出逃荒演戏,据说上党梆子的著名戏班壶关县“十万班 “逃荒到鲁西南 ,辗转演出达一年之久 。后来又有艺人在这一带收徒传艺, 组织戏班 。当时人们称这种梆子戏为“泽州调“或 “潞安宫调 “。时间既久,受当地语言和其他戏曲唱腔影响,逐渐形成了新的剧种 --“枣梆 “。“枣梆 “的流行区域以山东菏泽,聊城为重要活动区, 向北一直延伸到距聊城不足里的朝城、范县。

  再如,由于戏曲百家聚集聊城也孕育了临清田庄吹腔古老的戏剧曲种。临清吹腔是流传于临清松林田庄一带的至今已有近300百年的历史,据考是由秦腔、徽戏、明清时曲吸收当地民歌而形成。乾隆30年(1765年)南巡回銮驻跸临清州,观看此剧,龙颜大悦,并赐名为“吹腔“流传至今。

责编:大众网·聊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