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就是练兵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开展“劳动实训+”活动
··
今年职教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陆续开展了劳动教育系列活动,打造劳动教育品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后,劳动教育日益成为中国教育的一条主旋律,如果将劳动育人比作一个“大合唱”,那么学院将劳动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则成为一曲职业教育的“练兵”号子。
学院从“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出发,在实习实训教学中不断优化实习实训教学体系、逐步完善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与考评体系、积极发挥企业协同育人作用,推动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的高度融合,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努力提升学生的生产劳动技能。
价值引领 用劳动实践筑牢立德树人基石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治家格言》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耕读传家的中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通过在实习实训中开展生产劳动认知教育、生产劳动观念教育、生产劳动技能教育、生产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和生产劳动习惯养成教育,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德育劳育协同效应,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中劳动思想的现代转化,不断探索实习实训中劳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使学生在实践劳动中更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更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具备技术革新和技能创新的意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劳动能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基石。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有机融入 劳技结合唤醒真挚情感
学院以实习实训课程体系为主线,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元素,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以专业劳动知识技能为载体,融入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教育,使学生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进而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重视和发挥实习实训的劳动教育功能,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明确培养内容、目标,从设计、实施到考评,全程注入劳动教育元素,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按照整体性、应用性和递进性原则,科学设置实习实训类课程,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实习实训教材并配套开放信息化资源,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专业教学标准、1+X证书要求、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加强综合性实践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将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纳入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系统优化、便于实施的实习实训教学方案。推动建立功能完善,设备齐全配套的校内实习实训劳动教育基地,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基地劳动实践教育内涵,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实习单位共建企业实习实训劳动教育基地,运用企业的职业文化育人,强化安全生产、劳动流程、劳动规范、劳动保护等的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职业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规范、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使实习实训教学成为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主课堂,成为培养劳动价值观的主阵地、成为养成良好劳动品质的练兵场。
系统设计 在动手劳动中培养技能
学院切实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充分利用“工学云”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与实习实训单位共同加强实习实训过程管理,通过在线监控、定期检查、实地观察、资料抽查和学生评教等方式,对实践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效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实时动态化的过程管理。在实习实训中强化劳动流程、劳动标准、劳动检查等制度的学习,通过劳动工具的改进、劳动组织方式的优化、新技术在传统劳动中的运用,增强对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制度、劳动过程与成果的思考和劳动精神的培养。学生可以在企业师傅指导下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创新,提升劳动素养。完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劳动教育实效建立以育人为目标,融入劳动教育的实习考核评价制度,建立顶岗实习劳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指标体系,学校要会同实习单位根据学生实习岗位职责要求制订具体考核方式和标准,实施考核工作。将实习实训中学生参与劳动活动及表现、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纳入考核评价,激励学生更重视劳动,更积极地参与劳动,更认真地从事劳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劳动的快乐与意义,进而形成更加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
产教融合 拓宽劳动育人渠道
立足于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与当地产业布局、发展规划和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与院校紧密结合,与企业深度融合,发挥其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在基地建设大师工作室,引企业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入驻,承担基地常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引进企业项目,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开展订单培养,促进学生就业。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近年来,学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训条件改善,推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拓宽劳动教育育人渠道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依托原有基础,内建外联,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实习实训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主要围绕智能制造先进技术,面向各类院校、企业、培训机构和社会团体,为职业院校学生、在职职工、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等提供技能实操训练、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等服务。学院致力于建成KUKA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训中心、增材制造实训中心、激光三维雕刻及打标训练中心、机电一体化系统实训中心、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中心、PLC应用实训中心、无人机生产与组装调试实训中心、西门子自动化工业控制实训中心、智能制造系统应用示范生产线、新能源光伏技术实训中心等劳动“练兵场”。
名师高徒 工求精密植入心灵
学院在实行实训劳动教育中,实行现代学徒制,以“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推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合作新模式,积极引厂入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山东理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公司拥有强大的师资研发队伍和国内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有进口螺纹专业加工设备、四轴加工中心、三轴加工中心多台,以及精良的检测设备等。主要进行精密滚珠丝杠副、微型丝杠副等直线传动部件的生产与研发。公司现已成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师实践锻炼和科研提供平台,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场所。校中厂--山东理工昊明新能源有限公司被认证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参与了国家光伏先进技术济宁“领跑者”计划光伏电站设计、建设、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