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神古镇 老树新花 | 颜神古镇 融入血脉的创新

··

  人们常说,要发展,就要创新。

  创新是什么,如何创新?对于拥有千百年陶瓷琉璃历史文化的颜神古镇,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发展、弘扬本土陶瓷琉璃的必由之路。

  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制作工艺的不断创新,推广渠道的不断开拓,让这满堂溢彩琉光更加绚烂夺目,让这七彩霓虹更加绰约多姿,让这点点银星缀满古镇夜空。

  从大到小的蜕变

  由近及远的传延

  颜神古镇——古窑村周边,一间朴素的店面,满堂溢彩的琉光,“花”间主人孙淑娟,对于自己新出的作品爱不释手。

  与传统“花”店不同,孙淑娟店里的“花”,花期很长,四季不败。

  继承了家族的琉璃技艺,孙淑娟让琉璃“开出花来”,一件件精美的琉璃花球,一尊尊可爱的琉璃生肖,让这间小小的店面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孙淑娟看来,自己只是将大家心中对于美的理解具体化而已,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随着颜神古镇——古窑村的护改开发,这座千亩的老村庄在给了颜神人回忆乡愁的载体之外,也为颜神人的生活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没落贵族”的历史与文化,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此驻足游览。

  而天生智慧的颜神人也找到了创作的灵感,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产生。

  孙淑娟手中拿着两只小巧的琉璃南瓜坦言,陶琉文化是颜神古镇精髓的集中展现,外地游客来到此地,如果不能细细感受陶琉产品的魅力是遗憾的,但是偌大的陶琉工艺品又让游客“头大”,所以自己创作出新的小巧型琉璃工艺品,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对于更加精细的细节把控又使得这项技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孙淑娟展示刚生产出的小型琉璃工艺品伴手礼——南瓜,寓意多子多福。

  世居于此的颜神人,见证了琉璃的发展史,而琉璃的历史,又是由一代代颜神人书写而成。

  《颜山杂记》里记载:明末清初博山琉璃产品已发展到十大类,数十个品种,销路北至北京,南至两广,东至朝鲜,西至河套地区,至此博山已成为国内生产琉璃品的中心。清朝咸丰年间,博山琉璃业进入兴盛时期,开始出现专门销售琉璃的“料货庄”,使博山琉璃的销售从集市贸易、长途贩运,逐渐转变为以博山为中心的全国各地定点销售。清朝同治年间,博山形成以西冶街为主的琉璃业生产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琉璃之乡”。

  代代琉璃艺人书写了博山琉璃史,为博山琉璃技艺的发展贡献了自己全部的热爱。

  老博陶生产的“红女”。

  技术的纵深发展

  色彩的华丽展现

  “你用过彩瓷吗?”

  自古以来,众人对于彩色陶瓷的理解都是在泥坯或青瓷上,施加彩色油料经烧制而成。在我国制瓷历史长河中,彩瓷的出现,结束了漫长的“南青北白”的一统局面,瓷苑于是百花盛开,绚丽多姿。千百年来,彩瓷超卓而被世人公认者,举凡有三:元、早明、清初青花及釉里红分享釉下彩极品之殊荣;明成化斗彩矗一峰之巅;清三代珐琅彩绝唱一时。

  彩瓷根据烧制技艺的不同,又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然而,无论釉下彩还是釉上彩,都是在半成品上再加工,而周祖国周虹父女两人却重新定义了彩瓷。

  一次比赛之旅,让醉心于陶瓷技艺的周祖国看到了德化瓷泥的细腻、干净、雅致,于是开始做以骨瓷为载体,直接实现骨质细瓷的颜色化的研究。

  看似简单的背后,却充斥着大量的难题,材质的选用、颜色的控制、透度的把握、原料的温度反应等,都是周祖国需要克服的难题,省吃俭用搞实验,一门心思做研究。

  有着古老技艺传承的周祖国,在结合了全新思路和成功经验以后,终于重新定义了彩瓷,“七彩瓷”也得以成功问世。周祖国坦言,“七彩”,不是专指七种颜色,而是一个概念数字,表示数量众多,一是指“七彩瓷”研发过程艰辛备至,经受了七七四十九重水与火的淬炼,经历七度涅槃重生,最后始得正果;二是指颜色可有赤橙黄绿青蓝灰,每一种又派生出不同色阶的颜色,可以多元研发以致无穷。

  周虹创作的旗袍彩瓷瓶。

  如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任何古老技艺的传承都依靠历代人的创新,而真正的创新,也是基于传统技艺的传承之上。就如周祖国研制的“七彩瓷”一样,仅仅数年时间,其女周虹便将“七彩瓷”的颜色发展至12种之多。

  在山东大韵坊七彩瓷研究院内,陈列的红冠大黄鸡造型彩瓷和作品“象”是周虹最喜欢的作品,无论造型还是烧制难度,都反映出其极高的内在文化价值。

  周虹坦言,中国陶瓷,技艺水平与国际相当,差距仅仅在于设计感,而周虹现在正在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让博山陶瓷真正走向世界。

  早期用于烧制雨点釉瓷器的馒头窑。

  炭火的戛然而止

  窑温的炽烈突破

  漆夜无云,化作满天星辰;水影斑斑,品清柔于唇间。

  茶道作为古老的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因为爱茶,故对于茶具也十分讲究。茶道的发展,也促进了陶瓷的进步雨点釉就是其中之一。

  因釉中布满而且具有银色的金属物质,光泽的放射状圆形结晶非常有特点,形似雨点坠入水中时迸出的状态,形似水圈花纹,故而得名的雨点釉,多用于制作茶具以及艺术器皿。

  雨点釉是山东淄博传统名贵陶瓷的釉种,原名为“油滴釉“,古称作“滴珠“起源于中国唐代,成熟与宋代,由于烧制的难度极大,十分稀少罕见,宋代达官贵人得此一件,视为珍宝。

  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雨点釉第四代传承人、博山油滴雨点釉研究所副所长的周冠丞坦言,雨点釉需要在1300℃精准温度下烧制,温度低了不出银点,温度高了釉面烧坏,精准的窑火温度把控是生产器形精美,银色纯正的关键。

  作为雨点釉的孕育之所,窑炉的推陈出新直接推动了雨点釉制作工艺的日渐精湛,早期烧煤炭的“馒头窑”,熏烟缭绕,窑温难控且温度较低,往往好几批窑的烧制也难出几个雨点釉,而且银色“油滴”极少。

  到七八十年代,根据国外资料设计建造的明焰快烧窑在博山投入生产,燃烧系统采用每秒燃烧气流速50米的小型高速喷燃气,温度较高、可控性增强,达到无烟明焰燃烧所用燃料广泛,柴油、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气都可以使用,雨点釉成品率明显提高,““油滴”色彩更加饱满耀眼,雨点釉匠人们可以大胆发挥自己才能制作更多不同器型的产品。

  白驹过隙,岁月流转,随着电闸的启动,温度阈值广、升温快、热损失小、控温灵活的高温电窑炉成为了精品雨点釉制作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周冠丞轻抚着最得意的“四平八稳”瓶作品坦言道,雨点釉制作技艺的恢复和发展并不是单靠一代代匠人的传承,窑炉的不断改进步、燃料的逐渐丰富以及原料提取技术的不断创新,给雨点釉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空间,也让他能够在黑色的基础上制作出色彩更加绚烂的红雨点釉和黄雨点釉。这一炉熊熊烈焰,也是雨点釉红火光明的未来。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振兴 见习记者 孙良栋

责编:鲁中晨报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