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强民风正 青岛沟东新村甩掉“穷帽子”变身示范村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青岛报道
美丽庭落、生态农场、葡萄长廊、库区移民展馆……看着眼前风光秀丽、果木飘香的现代化新村,很难想象,过去这里还是一个贫困村。
9月24日,“金秋齐鲁看丰收—2020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行来到青岛莱西日庄镇沟东新村,库区移民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网络大V们赞叹不已。
沟东新村一角
党建引领让发展动力更足
沟东新村位于风景秀美的莱西湖北岸,有5个自然村,其中4个村庄属于库区移民整体搬迁村,2014年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2017年全部脱贫,2019年人均收入为20800万,解锁由贫困村到示范村蜕变的密码就是党建引领。
成立之初,沟东新村合并周边5个村党支部,成立沟东新村党支部,并划分葡萄产业、乡村旅游、社会治理、乡风文明、老年协会5个专业型党小组,把52名党员根据工作特长,分别纳入5个党小组中,实现党员的区域整合、分类管理。
“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沟东新村党组织书记高维玉说,之前,村民习惯于经济效益不高的传统农作物种植,对果业种植积极性不高,于是沟东新村发挥党员引领带动种植,进而普及葡萄种植,并给村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沟东新村中随处可见网格化示意图,明确规定了网格长、服务对象和服务要求。这是沟东新村创新实践的“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模式,挑选了16名党群服务员,针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贫困户等困难群体,重点实施了网格化包联,将村内21户特殊群体在村庄网格化地图上重点标注,设置专职党群服务员进行“点对点”帮扶,并印发“网格化服务联系卡”,及时解决生产、生活日常生活难题,构建起以党员为网点、服务群众全覆盖的网格体系。
解决了生活难题,还要帮村民解决办事难题,沟东新村还设置了村级党群服务站,并作为镇政府设在村庄的服务管理平台,向群众提供社保、卫生、人口计生等11大类、52项服务,推行“代办、跑办”机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服务零距离”。
新思路助贫困村成样板村
“如何发展”是摆在沟东新村党支部书记高维玉面前的头等大事。
库区搬迁村人多地少、农业发展滞后,多年来村民仅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人均不足一亩地,基本靠天吃饭。
沟东新村库区移民文化展览馆一角
为摘掉贫困的帽子,沟东新村党支部外出跑调研、开夜车学政策,邀请专家实地测土壤、看气候,先后召开5次支部大会,确定立足本村实际发展葡萄产业脱贫的路子,并由支部领办合作社,引导全村群众参社入社,并且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服务模式,群众入股、年底分红。
目前,沟东新村建立1200亩的无核葡萄产业核心示范区,采用滴灌技术,优先发展水肥一体化试验区500亩,辐射带动社区内12个村发展无核葡萄6000余亩,实现抱团发展,仅此一项村民人均年增收5000元,5个村1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2019年,全村葡萄产量80万公斤,实现了从脱贫致富到打造“莱西乡村振兴样板”的转变。
新思想塑造文明好村风
收入高了,环境好了,文明氛围更浓了。一走进沟东新村,便看到精品家庭户的展示,沟东新村年年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感化育人。
沟东新村库区移民文化展览馆一角
村民更有精气神,村里处处新风尚,沟东新村村委大院张贴的村规民约就是其中的一个秘密。
“尊老爱幼,夫妻平等,不吵架多干活,吵架不动手。”沟东新村13条村规民约先后召开5次村民代表大会,征求群众意见修订,通过后,引导村民通过依规自治来解决农村建设和管理中的疑难问题。
沟东新村处处坚持民主协商,发挥村民主人翁地位。沟东新村党群服务员和村民代表每周召开1-2次协商会议,听取村民意见,从“为什么”“怎么办”“群众干什么”“干部怎么办”入手,把村民需要作为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