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发城镇初级中学孙红艳:扎根乡村23载 用爱筑就乡村学童的求学路
··
编者按: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是教师,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庄重而伟大的历史使命。2020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6个教师节,大众网烟台推出教师节特别策划——“不负教育使命 做最美筑梦人”。我们将走进烟台市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走近教育工作者,记录他们的教育故事,感受他们的教育情怀。
孙红艳和她的学生们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于伟杰 烟台报道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9月初的海阳市已略有一丝秋意,在发城镇初级中学初三二班的教室里,班主任孙红艳正带领着30余名学生晨读。这是她在发城镇初级中学任教的第23个年头,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多年来,孙红艳像是一个永不知疲倦的摆渡人,承载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劈波斩浪、一路前行,用爱筑就乡村学童的求学路。
课堂上的孙红艳
实习半月“定终生” 她用23年印证初心
1997年,刚从烟台师范学校毕业的孙红艳经人介绍,来到了发城镇埠后乡初级中学实习。刚参加工作,学校里的一切对于孙红艳来说都是新奇的,“校长、老师特别照顾我,学生们也很淳朴、很好学,在这经历的一切都深深地打动着我。”孙红艳回忆着往事对记者说道,正是由于这份感动,短短半个月的实习过后,她坚定了想要留下来的决心,这让学校和学生都开心不已,因为在当时,愿意放弃城市生活、来到偏远乡镇当教师的人屈指可数。
发城镇有多偏僻?“1997年的发城镇用海阳人的话说就是‘老北山’。”彼时交通不便,加之地处偏远,从发城镇去县里要走几十里的路,可见当时孙红艳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能选择留下来。“在哪里都是教书,我感觉这里的孩子很需要我。”孙红艳说。
入职后,孙红艳的工作和生活逐渐迈入了正轨,乡村教师的工作充实、纯粹,每天被同学们充满求知欲的眼神注视着,孙红艳既满足又骄傲,“被别人需要的感觉真好。”孙红艳说。2009年,发城镇乡镇级中学合并,孙红艳被合并到了发城镇初级中学。虽然校名发生了变化,但孙红艳的职责未变,教书育人的信念同样未变。
孙红艳与学生交流
既是老师也是心理医生 她是学生、家长间的“解扣人”
在学校,孙红艳红既是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音乐老师、心理健康课老师和班会课老师。身兼多职,不仅没有扑灭孙红艳的教学热情,反而通过与学生的朝夕相处,让她更加了解这群小家伙最需要什么。
“乡镇中学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陪伴引导,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孙红艳向记者介绍,为了给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很多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缺席子女成长的关键时刻,长此以往,与子女发展成“零交流”状态,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2019年,孙红艳发现班里的同学小琳(化名)愈发顽皮,俨然有一副“小大姐大”的架势。“经过多方打听,我了解到小琳父亲长年在威海打工,长期缺少陪伴的小琳因此变得愈发叛逆。”了解情况后,孙红艳一边联系了小琳的父亲说明情况,一边利用班会课的机会,对小琳展开了一场“实践性”的说服教育。
“在班会课上,我组织学生到室外打扫卫生,海阳夏天的太阳毒的狠,小琳干了一会就躲在阴凉地休息起来。”打扫卫生结束后,孙红艳单独找到了小琳,劝到:“你打扫卫生嫌热可以休息,你爸爸工作更累、更热,但他可是一刻也不能停,你现在的表现能对得起爸爸的付出吗?”同时,细心的孙红艳又找到了小琳班上的“闺蜜”,让她多跟小琳交流,小琳的“闺蜜”十分懂事,一到周末就约上小琳去她家住两天。“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小琳的变化有目共睹,期末考试前进了8名,是班里进步最大的的孩子。”孙红艳说。
想做好一名班主任,要花精力,更要花时间。按照有关规定,乡镇中学的学生要求周一至周五全部住校,为了更好的照顾学生,孙红艳也在学校安了家。清晨,孩子们还在睡梦中,孙红艳会提前到宿舍,挨个宿舍检查是否有学生早起;夜晚,当孩子们都熄灯睡下,孙红艳还会在宿舍走上几遍,看看有没有孩子贪玩不肯入睡。朝夕相处,孙红艳与学生的感情与日俱增,学生有心事都会找她诉说,这份信任让她感动,“我坚信,用自己的真心才能换得学生的真心,用自己的信任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孙红艳说道。
孙红艳讲公开课
深耕教学 独到授课方法获认可
心理辅导要抓牢,学习成绩同样不能放松。连续担任14年学校中心教研组长的孙红艳,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
“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在孙红艳的班级里,语文学习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群策群力、合作共赢。“我将班级同学分为8个组,在阅读的过程中组内同学发现问题、共同解决,然后选出代表上台讲解,老师在旁引导。”据孙红艳介绍,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她会给小组加分,引起同学之间良性竞争,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独到教学方法的背后是孙红艳多年来一点一滴的积累、总结。“感谢教体局和学校的大力培养,让我有了很多次走出去学习参观的机会。”每逢外出学习归来,孙红艳必将所学知识归纳总结,融汇在一堂公开课内,邀请学校老师共同学习、探讨。“教育家于漪曾说‘一辈子学做老师’,我深以为然。”孙红艳说。
每到学期结束,孙红艳会对各个小组进行总结,得分较高的小组还会得到她精心准备的小礼品。“我觉得教育学生应该以鼓励为主,因此在学期末我会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进行奖励,让学生有成就感,也让他们的父母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每次颁发的奖品都是孙红艳自掏腰包买的文具、零食等,花上几十块钱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她的“小算盘”打得精着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孙红艳扎根乡村23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2019年她被评为烟台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被评为烟台市师德标兵,2012年和2018年被评为海阳市优秀教师,2005年和2013年两次获得烟台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证书。“唯有一如既往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当好乡村学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才能无愧这些荣誉。”孙红艳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