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青华中学邹生涛:做一名纯粹的“教书匠”很幸福
··
编者按: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是教师,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庄重而伟大的历史使命。2020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6个教师节,大众网烟台推出教师节特别策划——“不负教育使命 做最美筑梦人”。我们将走进烟台市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走近教育工作者,记录他们的教育故事,感受他们的教育情怀。
邹生涛老师在上课
邹生涛老师给学生讲错题
邹生涛老师在上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慧慧 烟台报道
2010年,研究生毕业的邹生涛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了烟台青华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在10年的教学生涯里,他将三届毕业生送进了大学,也因为教学成绩优秀,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而相比较于这些成绩和荣誉,邹生涛认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做一名纯粹的“教书匠”,培养更多的学生成长成才。
坚信:严师出高徒 教育教学注重实效
在邹生涛看来,作为一名老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教育教学,而教育教学也只有因人而异、注重实效,才能有所收获。
“高中这三年是一名学生12年求学路上最重要的三年,每个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进度和能力都不一样,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还要考虑班级学习的整体进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成绩稳步提高,最终取得一个不错的高考成绩。”邹生涛告诉记者,为了让班级的学习氛围逐渐浓厚,他会根据学生的性格和成绩分为三个组分层辅导,因人而异地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这样分层辅导的方法,能让优秀的学生有更多的伸展空间,也能给班级创造上进的环境,日积月累下来,班风正了、学风浓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成绩也自然提高。”邹生涛说。
作为一名班主任,邹生涛说他也会和学生打成一片,但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严父”的角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未来至关重要。在很多学生心里我是一个‘严格’的老师,但当他们毕业甚至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和我的关系都越来越好,他们说能理解邹老师为什么要这么严格了。”邹生涛说,严师出高徒,自己愿意做学生成长路上的“严师”,为他们的未来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坚持:清晨到深夜 24小时为学生着想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邹生涛,那一定是“忙碌”,清晨的办公室、早晨的教室、中午的食堂、下午的操场……每个角落都有他的身影,就连晚自习放学后,他都要再看看回到寝室的学生们,才舍得回家。从早晨6点到晚上10点半,校园里总有他忙碌的身影。
“今年刚接手新高一,这是孩子们培养习惯的一年,我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全身心投入,才能帮助学生们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记者见到邹生涛的时候,他正在办公室给学生讲错题。已经接近傍晚5点半的时间,他却只吃了一段早饭。“太忙了没顾得上,班主任的工作琐碎、繁重,我们班的学生又大部分住校,他们的衣食住行、生活点滴都需要我来操心,顾不上吃饭时常有的事儿。”邹生涛笑着说,班主任肩上扛着学校对家长的责任,扛着老师对学生的义务,一定要对得起这份责任,履行好这份义务。
在学生家长眼里,邹生涛是一个负责、尽职的班主任,而孩子眼里,他却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我一直觉得很亏欠我儿子,他今年8岁,却很少有时间看见我。经常是我早晨走的时候他还没起,晚上我到家的时候他已经睡了,即使是周末,我也经常需要加班备课批改卷子。”邹生涛说,他妻子邵新梅也是青华中学的数学老师,所以对于自己的忙碌,妻子更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自己也感谢这么多年来妻子对自己工作的支持,“我们都是老师,我们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坚定:坚守教育初心 做一名幸福的“教书匠”
11年的教学生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他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回顾来时的路,邹生涛说选择成为一名教师、走上三尺台,是他无悔的选择。“从校园到校园,我觉得我挺幸运的,认识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看着他们考入大学,我就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邹生涛说,作为一名老师,最幸福的是莫过于“出高考成绩”的那一刻。
“今年高考最后一门考完,我们班的两个学生捧着两束花穿越人群向我走来,那一刻真得觉得特别激动,当老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邹生涛笑着说,再就是出高考成绩的时候,自己不停地收到报喜电话、短信,那种感觉比自己当年高考出成绩都激动。“今年我们班考得不错,有两名同学考到680分以上,分别被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录取。前几天他们去学校报到前,还来看望了我一下呢。”说起优秀毕业生,邹生涛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邹生涛告诉记者,他始终记得自己成为一名教师的初心,也不会放下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在这片热土中闪光。教师节来临之际,希望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也希望我能继续幸福下去,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这盏灯,照亮每个学生学习奋进的前行之路。”邹生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