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孩误食毒蘑菇抢救多日 疾控专家:对野蘑菇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
··
记者:董昊骞 编辑:姜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昊骞 徐玲 济南报道
近日,“山东一名7岁儿童因误食毒蘑菇出现中毒症状,危及生命,已在医院重症监护抢救9天”的消息牵扯着人们的心。7日,记者在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采食毒蘑菇在山东虽不是频发事件,但山东省疾控中心开展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显示,每年都有几人因采食毒蘑菇引发溶血、肝肾脏受损甚至危及生命等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对蘑菇中毒的治疗尚无特效药!因而,山东疾控专家提醒,为防止毒蘑菇中毒,对待野蘑菇的原则是: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
7岁男孩误食毒蘑菇被抢救多天
据悉,淄博这名误食毒蘑菇的7岁男孩在送往医院后,被检查出食用的为肉褐鳞环柄菇,是一种含有毒肽和毒伞肽的剧毒蘑菇。
目前,毒素已导致男孩心脏和肾出现衰竭情况,腹腔内部出血,已被抢救多天。
对于小男孩误食的肉褐鳞环柄菇,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与营养所所长、主任技师赵金山表示,它俗称“肉褐鳞小伞”“肉褐鳞小菇”,是我国北方最为常见的剧毒蘑菇之一,分布时间为4月下旬至9月中旬。这种蘑菇与剧毒的鹅膏菌一样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但是个头明显比鹅膏菌小,是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大‘魔’王”。
肉褐鳞环柄菇是一种含鹅膏毒肽蘑菇。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表现多出现在进食蘑菇6小时后,首发症状多为胃肠道症状或/和肝功能异常。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多有典型的自然病程,潜伏期、急性胃肠炎期、假愈期、肝功能衰竭期依次出现,摄入量影响各期的时长和病情严重程度,部分重症患者假愈期不明显。
颜色浅的蘑菇就没毒?专家回复“不对”
“在我们老家,经常有人去野外采蘑菇吃。上个周四我们回到老家,也是一起去采的蘑菇,那时候是他第一次吃这种蘑菇。”中毒男孩的哥哥说,他们听说过一种“土方法”:只要颜色鲜艳的就是有毒的,浅淡的则是无毒的,和大蒜一起煮,变颜色的话,那就是有毒的。“所以,我们自己在采蘑菇的时候,专门挑选了颜色浅淡的蘑菇,这种蘑菇特别像咱们平时吃的蘑菇。”
赵金山则表示,从我国调查来看,蘑菇有3000多种,其中100多种都含有较强毒性。且各品种的蘑菇差异并不大,有些甚至无法用肉眼识别,“很多人所说的‘颜色鲜艳的蘑菇就是有毒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有些‘长相平平’的蘑菇也可能含有剧毒,如白毒伞,肉眼看着和普通蘑菇差不多,但其毒性极强,只要食用50克,就可令一名成年人死亡。而有些颜色艳丽的蘑菇也没有毒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即便是专业人士,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蘑菇时,也要经过形态观察、基因提取、分子鉴定等多个流程才能够识别。而许多民间人士“引以为傲”的蘑菇辨认法,大多都是不科学、不准确的。
对于野生蘑菇,一定要做到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
赵金山表示,前些年山东采食毒蘑菇导致中毒事件并不多,近年来虽然也不是高发,但随着生态环境改善、雨水充沛等原因,野生毒蘑菇多了,误食毒蘑菇的人也多了。根据省疾控中心开展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2018年我省因为误食毒蘑菇导致死亡的有2人,2019年因为误食毒蘑菇导致死亡的有5人,今年也已有2起误食毒蘑菇事件。而且,近年来监测发现的食物中毒死亡病例,基本都是因为误食毒蘑菇导致的。
“其实,随着科普宣传,很多人都知道野生蘑菇中部分是毒蘑菇,不能随便吃,但很多仍处于侥幸心理,抵抗不住鲜蘑菇的美味。”赵金山说,如果不幸采食毒蘑菇中毒了,感觉口舌麻木等,催吐是最常用的自我急救方法。但如果中毒者是孕妇或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同时,应立即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千万别拖延。立即到医院检查,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另外,要注意保留食用过的剩余蘑菇样本,应留存以供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对于野生蘑菇,一定要做到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赵金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