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转换看烟台】绿叶制药:打造优质人才生态圈 形成人才聚合效应

··

  编者按:

  今年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之年。为充分展现烟台市企业创新创造、勇争一流的精神面貌以及在破解技术瓶颈制约、抢占产业链高端,推动“烟台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方面做出的贡献,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开设【动能转换看烟台】专栏,将走进烟台市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品牌创新等方面的优秀企业,展示烟台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力量。

  绿叶生命科学集团资深副总裁、绿叶制药集团制造科学总裁薛云丽

  薛云丽(右一)和团队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苑菲菲 通讯员 赵秀萍 烟台报道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烟台一直聚力打造人才发展高地,重视人才品牌建设,构建人才创新创业的新生态,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为一家从烟台起步的企业,绿叶制药营造了多元化的环境,为制药领域培养、打造了众多高端人才,薛云丽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是山东省制药领域新旧动能转换的开拓者,为绿叶制药科技创新的发展及品牌形象的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人才在企业创新中起到怎样的作用?优质人才生态圈如何打造?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绿叶制药无菌注射剂生产线

  个人力量渺小 发挥作用离不开人才团队的打造

  一身简约干练的职业装,走起来举步生风,笑起来亲和真诚,初见薛云丽,她的第一句话就是“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取得一项成就,最重要的是人才团队的打造。”提到在绿叶制药的成就,薛云丽首先肯定了团队的作用,“我非常开心、非常骄傲有一个战斗力超强、能将成果落地产业化的团队”。自加盟绿叶制药以来,薛云丽先后主持过多项省市级和国家级课题,带领技术团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个新药及欧盟上市许可产品;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从最初带几个人的创新团队,一步步成长到现在,薛云丽已是绿叶生命科学集团资深副总裁、绿叶制药集团制造科学总裁。

  薛云丽是一个喜欢在创新领域“折腾”的人,开拓创新和迎接挑战,也成为贯穿她职业生涯的两个关键词汇。入行之初,薛云丽所在公司有一个临床用量过亿支的产品,这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比较高的碳化率,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高达2000多万元。当时,她带领团队把生产线中的固定火焰改成闪动方式,就是这样一个创新,解决了碳化问题,提高了成品率,增加了效益。1994年,薛云丽加盟绿叶制药,开始研发麦通纳系列新产品。当时绿叶制药刚成立,还没有自主研发的产品,缺少研发条件,甚至实验室物料也常常因为资金紧张被迫拖延。薛云丽干脆就垫钱买材料,带着团队整天在实验室里,“那时候做实验都是研究人员盯着的,一项实验全过程需要从起点观察到终点,早期研发阶段基本上每天都是打地铺在实验室里,困了眯一下,醒了继续工作。”回忆当初的情景,薛云丽仍历历在目。当第一批产品成功投产的时候大家激动相拥庆祝,只有拼搏过、付出过的人才会有的那种感受和心情,酣畅淋漓,终生难忘,这些经历也一直激励着她和团队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新价值。

  麦通纳系列新产品的技术指标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骨科、神经科治疗领域的首选品种,成为天然药物开发的典范。随着一系列新产品的上市,绿叶制药在行业内崭露头角,麦通纳也成为绿叶制药7大核心产品之一。此后,薛云丽带领着团队又接连研发了欧开、可维加、欧莱、赛立迈、希明婷等拥有自主产权的新药。

  新产品的陆续上市让绿叶人欢欣雀跃,但还隐藏着一个当时很多公司都未意识到的风险即知识产权保护。“当时董事长去国外,交流中科研人员反复提到专利这个词,可上世纪90年代,大家还不太懂专利是怎么回事,但意识到专利非常重要, 1998年在董事长的支持下绿叶制药成立知识产权部,对专利、商标、版权等进行专业化管理。” 薛云丽认为,创新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后面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新药研发时间比较长,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上市后很容易被仿制。如果还没收回投资成本,仿制产品跟上来,创新型企业很难有实力再持续进行下一代创新。”经过多年发展,知识产权部也从最初实践积累经验,到现在成长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能够与发达国家同行对话、不可缺少的团队。薛云丽还带领相关团队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现了知识产权和创新的互动,在创新中拥有知识产权一票否决权。

  绿叶制药无菌注射剂智能工厂

  从产品创新到管理创新 创新种子扎根绿叶人才体系

  2009年,薛云丽开始负责企业运营管理工作,她开始思考如何做好产业化创新,如何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为患者提供高品质产品。产品上市不代表产品创新的停止,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依然需要继续创新。而这个阶段的创新不仅是工艺技术上的,还体现在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研究和应用上。

  薛云丽牵头承担国家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专项“七叶皂苷钠等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先进技术综合示范应用”项目,当时公司还没有人懂PAT(过程分析技术),甚至有人对这项新技术提出了质疑。薛云丽带领团队延续了钻研、拼搏和创新的精神,经过近3年时间的反复试验及验证,项目终于落地成功。目前,已构建PAT实验在线质量控制模型,在国内首创中药成分比例的稳定控制技术,PAT已经在麦通纳原料上全面实施,解决放大生产过程中技术参数控制难题,建立了全过程技术参数在线控制示范生产线。

  “我们经常评估分析,现有产品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有没有创新空间,市场的需求是什么,根据这些来寻找产品改进的思路。”不管是薛云丽,还是绿叶制药的人才体系,创新的种子都已经深深扎根了。2015年,绿叶制药开始探索无菌制剂智能化生产新模式的应用。制药行业的生产和管理非常严格,且需要制药工程技术、工艺开发、分析、IT、自动化、管理等不同专业的人共同完成。薛云丽提出设计思路,由专业人员设计了一个智能化的蓝图,把主要生产线囊括其中,所有关键参数可在智能化系统中反馈出来。若产品出了问题,系统会自动排除,只留下合格产品。且系统还可通过反馈数据自我修复,实现产品质量的可控和技术的平稳,提高生产效率。薛云丽带着团队,再一次实验成功!通过MES与生产线、检测、仓储、ERP、LIMS和WMS等系统协调和集成,初步构建起智能运营平台,保障了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完整性,形成无菌注射剂智能工厂新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医药行业制造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示范参考。

  “我的职业生涯在创新领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早产品创新,然后数字化、智能化创新,目前是麻精特殊药品创新。”薛云丽正领导团队进行麻精药品的全面技术攻关。这项用于镇痛的产品,要求在很低的剂量下达到释放的均匀度,在国际上也是非常挑战的技术。目前团队已突破了麻精药品的核心技术,预计2023年产品将获得上市许可。

  绿叶制药厂房一角

  增强人才品牌后端竞争力 提供强劲、可持续的人才支撑力

  不管是职业生涯的哪一阶段,在薛云丽的表述中,强调的都是人才团队的力量,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中,薛云丽得到了飞速的锻炼和成长。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汇聚在一起,共同投身专业技术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崇高事业,经过26年的发展,绿叶制药已成为一家国际化的公司,一路走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人才都体现出了作为第一资源的重要性。

  在新动能领域实现人才聚合,关键是打造优质的人才生态圈。尤其在人才生态圈不断凸显为产业生态圈驱动力的背景下,开展产业竞争和人才竞争,更需注重人才生态圈建设。绿叶制药一直在努力为人才成长、发展、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和研修环境,通过打造平台形成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绿叶制药为人才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如住房、股权激励等。除此之外,绿叶制药更注重创新环境、发展空间等软环境。为相应的人才提供团队、资金,让人才承担项目,发挥用武之地,得到业界认可。在职业规划层面,绿叶制药设有清晰的管理和技术两个发展通道,并提供各种培训和历练机会,让员工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动成长和担当。

  绿叶制药人才生态圈的打造,也是烟台打造人才发展高地的缩影。今年以来,烟台坚持以人才体制改革为抓手,以产才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人才作用发挥为关键,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招引力度,激发人才活力,聚力打造体制机制活、服务环境优、人才发展快的人才发展高地。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81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9.4万人,省级以上重点工程人才1800多人。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新动能领域的人才竞争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烟台重视新动能领域人才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开展高端激励,构建人才生态圈,增强人才品牌后端竞争力,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劲、可持续的人才支撑力。

  在提升人才政策竞争力上,烟台瞄准“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目标,立足支持力度更大、服务措施更优、落实效果更好,打造“1+N”政策体系,进一步提升政策的系统性和精准性,构筑强有力的人才发展制度优势。按照人才项目产业化、人才引进市场化、人才培育链条化、人才服务精细化的理念,整合优势资源,加快组建烟台市人才发展集团,打造立足烟台、辐射全省的标杆企业。坚持留人与拴心相结合,全面开展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流程再造,为人才提供“更加精细、更有温度”的服务。

责编:曲欣萍
审签:冯世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