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第十期: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

  《围炉夜话》第十期: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围炉夜话》。

  疲倦地送走喧嚣的白昼,静坐床边,顿感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宁静。在如此静谧而温暖的氛围下,白天里的种种烦闷不自觉地升华为了对生活的洞然。

  在《围炉夜话》中,我希望用似是碎片般的景象,呈现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理解、对热点的解读,在细节中领悟和感受;我也愿做一位忠实的听众,如我们第一次近距离的面对面,让我走入你的心灵,捕捉你的“执着”与“幸福”。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孩子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得学业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文 |青榄君

  来源:青榄家长地带(ID: educool)

  文章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关于环卫工人的事例。

  每个周末的清晨,这个小男孩都要帮做环卫工的母亲打扫街道。

  打扫完了,母子俩还会一起歇一歇,说说话,温情的画面令人感动。

  一名体型较胖的年轻女子,用手狠狠地拽着一个环卫工人拖行数米,旁边其他环卫工急忙上前拦架。原来是女儿在向母亲要钱!

  这位母亲已经快50岁了,做环卫工10多年,一个月才几千块钱。

  她的女儿也已做了母亲,还隔三差五伸手向母亲要钱,不给钱就辱骂、吵架、打架......

  同是环卫工的子女,为什么这个小男孩这么体恤母亲,而那个年轻女子却成了“白眼狼”呢?

  蜜里泡大的少年,如何懂得愁滋味

  有人问小男孩的母亲:你家孩子真懂事,是怎么教育的?

  这位女环卫工不善言辞,说不出太多的教育道理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我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穷人的孩子中,有很多很懂事,也有很多很任性。

  我相信,一定存在某种因素造成了这种区别。

  这种因素究竟是什么呢?看到下面的故事后,我恍然大悟。

  某君高中时沉迷网络,时常半夜翻墙出校上网。一日他照例翻墙,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归,面色古怪,问之不语。

  从此认真读书,不再上网,学校盛传他见鬼了。

  后来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学问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说,那天父亲来送生活费,舍不得住旅馆,在墙下坐了一夜。

  有没有被这个父亲感动到?

  可是假如这个父亲的艰辛,没有被调皮捣蛋的儿子意外发现,儿子会洗心革面吗?

  孩子都不是天生就懂得体恤父母。

  他们只有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和苦难后,才会对父母心生感激,进而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父母过度“呵护”是一味“毒药”

  当下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富人家的孩子当富二代养,穷人家的孩子也当富二代养,所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有不少父母,不顾家庭资源禀赋差异,百般努力、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

  夫妻俩加上四个老人,六个人照顾一个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放在过去的确是成立的。

  上学时,我拼命地努力,想通过学习,去争取更好的生活。

  我从来不大手大脚地花钱,因为我知道,父母供我读书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不仅是我,那个时候,我身边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这样。

  现在,一些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觉得亏欠了孩子,担心孩子被别人家孩子比下去,产生自卑心理,反而更加娇惯、宠溺孩子。

  大多数的孩子都过着一种享乐的生活,热了有空调,冷了有暖气,家家都有零食吃,人人都有新衣服穿。

  父母再苦再累,也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

  当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东西和所有的爱都给孩子时,却忘了告诉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

  父母的过度“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

  孩子们心安理得享受着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感恩和体贴父母,更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

  相反,还滋生了很多虚荣、懒惰的坏毛病。

  所谓富贵病、难适应,都是矫情

  知乎上曾有一个很热的帖子。

  说的是在外留学的富二代,不学无术、不能适应,对在国外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排斥感,勉强混完一个学期后,意图退学。

  他的爸爸二话不说,让他假期不要回国,不能在家呆着,必须出去打工。

  找到一份在中餐馆的工作,少年开始了“水深火热”“暗无天日”的日子。

  餐馆的老板极其苛刻,什么脏话累活都扔给我,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洗碗,拖地,剁菜,搬饮料,以及频繁地炒饭,有一段时间我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在炒饭。

  还要听命于其他店员的指使,哪里垃圾该倒了,哪里厕所堵了,他们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我就得屁颠屁颠地去解决。

  店里打工的人都没有文化,没有绿卡,不会英文,但我是新来的,而且职位最低,自然没有地位。

  到了晚上下了班一群人合住在一个房间里,完全没有隐私。

  他们睡觉打呼,这对睡眠极浅的我来说又是一种折磨,常常整夜整夜地睡不着,第二天起来干活根本没精神又要被人骂。

  一个月后,拿着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他灰溜溜地回到家里。爸爸意味深长地说了一番话:

  不是每个人都得循规蹈矩地上完高中上大学,上完大学去公司当上班族的。

  只不过如果不走这条相对轻松的路,那摆在大多数人眼前的就只有干粗活苦活累活。

  可是干粗活也是分人的,有的人干得了,有的人就干不了。

  有的人没有条件也没有选择,只能干粗活,那没什么好说的;可有的人如果明明有好的条件和机会却任性地放弃错过了,将来可是要后悔莫及的。

  当然,要是有人天赋异禀,3岁识谱、5岁编曲或者18岁就能打NBA,那这些话不适用他。否则,好好读书永远不会让人吃亏。

  从此少年认真学习,再无不适应。

  原来所谓的富贵病、难适应,都是矫情,吃一吃苦就好了。

  勤奋和努力,是给孩子最好的馈赠

  我们没有让孩子远离他乡异地求学的条件,但依然可以在日常中让孩子有更多体验,提供机会让孩子收获磨练。

  我一侄子参加完中考,接下来就是一个长长的假期。他爸妈让我帮忙,介绍到我家附近的奶茶店打工,体验生活。

  每天回来,都有新的话题,要么告诉我们一天做了些什么,要么就是店里来了些什么人,还知道了一些送快餐的骑手和一些业务员的事儿,说得头头是道的。

  有一天我问他:“上班容易不?”他说:“也容易也不容易,我上班这几天,把一辈子的哥姐都给叫了,脸都笑僵了。”

  我把这话转告给他爸妈,他们倍感欣慰。

  给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正如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今天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这其实是在害孩子。

  成长过程中,物质越充裕,精神越疲敝;精神疲敝时,创造物质的脚步自然会停歇。

  反之,给孩子真实的成长,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教孩子珍惜馈赠与财富,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努力,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主 播 小 瑞

  每周三、周六晚十点,用声音传递温暖、分享心声。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大众网滨州”并留言,分享你的故事和感悟,一经采用,将会获得现金奖励。感谢您的支持。

  大众网滨州 出品

  

责编:李丽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