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农村老汉陶艺:梦想做成大品牌

··

  大众网记者 侯晓

  “王庄村,会为人,不是送罐,就送盆。”在经济开发区北城街道办王庄村,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一方面说王庄村村民热情好客,豪爽慷慨,另一方面特指王庄村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家家会做罐,家家都有盆。

  今年67岁的非遗传承人王立河便是本村人。王立河从小耳濡目染,受父亲王保荣的影响,对做蛐蛐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作为生计。但随着搪瓷的兴盛,传统的烧窑技艺开始没落。王庄村最多时有48座窑,如今屈指可数。

  据记载,王庄村的烧窑历史最早追溯到明朝,村民以当地黄土胶泥为材,烧制红盆、罐子、坛子和花盆等生活器皿,流传至今没有断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王庄村烧出的盆罐风靡全国各地,直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没落。

  王立河的父亲曾劝他改行,但王立河没有放弃,坚守着王庄村仅存的一座土窑。上世纪80年代,王立河备足干粮,独自一人拉着地排车,到济南、泰安、肥城、梁山等地卖货。每次出去便是十天半个月,寒风酷暑,夜宿街头。

  1987年,王立河去济南卖花盆,偶遇时任济南蛐蛐协会副会长李茂华。见王立河做花盆甚为精致,李茂华便想他帮忙做一些蛐蛐罐。这次偶遇成了一次转折点。对做蛐蛐罐,王立河并不精通。尽管如此,王立河还是答应了。

  王立河了解到当时的蛐蛐罐市场较好,有心进行尝试。于是,王立河照着李茂华提供的样品反复研究并烧制。起初不可避免遇到了一些困难,烧制出来的蛐蛐罐不是变形就是裂纹。经过六年执着反复试验,王立河终于研究成功。

  凭借着独特技艺,王立河在业内逐渐建立起名气。在山东省,只要提起做蛐蛐罐,业界人士首先推崇王立河。他的作品细腻光滑,色彩均匀,艺术价值极高,2006年被评为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立河善于钻研学习,紧跟时代脚步,在没有摒弃蛐蛐罐的前提下,王立河广泛涉猎各种陶艺品,形式各样,造型丰富,以工艺品居多。胶泥不值钱,但经过王立河妙手制作,一件普通的陶艺品到了市场上能卖到几百元一件。

  王立河一直延续着传统的烧制技艺,家族传承,家庭式作业,年产量并不大,但市场需求量却有不断增大的趋势。王立河说,聊城陶制工艺品在国内有巨大的市场,只是没有充分挖掘。他认为,关键点在于缺少品牌。

  近年来,王立河有意识增强品牌概念,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博览会,力争让更多人熟悉聊城的陶制技艺。王立河说,在聊城,玩泥巴的老艺人不在少数,产品丰富多样,完全有条件和实力做成大产业。

责编:大众网·聊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