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毅:老兵不舍强军梦 “逆袭”化身兵教头

··

  “从小我就有个当兵梦,家里出了5名军人,他们穿着军装回乡时样子让我十分向往。”7月23日,当武警淄博支队某部教员王庆毅谈及自己入伍的初衷,仍记忆犹新。30余次圆满完成警卫安保和急难险重任务,50余次投身部队新训、预提士官培训、勤训轮换和教练员集训事业,培训学员3000余人,带过的800余名新兵超过半数转改士官,先后有300多人走上班长岗位,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3次被评为“十佳士官”,2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0年被总队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 2012年、2013年分别被武警部队表彰为“优秀教练员”“标兵教练员”……从怀揣梦想步入军营的“愣头青”到训练出一批批精兵的兵教头,不知不觉中,王庆毅的军旅生涯已度过近16个年头。

  王庆毅在为大家演示如何开展随机教育。

  挺直脊梁骨当兵

  王庆毅,1985年2月出生于山东临清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7岁时,初中毕业的他第一次向父母提出要当兵的想法,却遭到了拒绝。“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他们认为当两年兵不如踏踏实实打工挣钱,当时我年纪小,从没自己做过决定,心里更没底。”王庆毅说,2002年,他只身前往大连,第二年又辗转去往广东,凭着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劲头,短短两年时间里,他的工资从400元提高到4000多元。尽管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每天重复做着体力活的王庆毅却对未来产生了迷茫。“我从小就羡慕军人这份崇高的职业,一直向往着走进部队,征兵入伍对年龄有限制,眼见年龄一天天的增加,不想让自己留遗憾的想法占据了内心。”

  2004年9月25号,征兵的消息刚刚传到家乡,还在广东打工的王庆毅便瞒着父母辞工回了家,在没有和家人商议的情况下报名参军。“起初父母知道后很不解,觉得当两年兵就退伍回家不如在外边打工,多挣点钱,那是我19年以来第一次坐下与他们好好谈心。”王庆毅回忆说:“当时我就告诉父母,就算当两年兵回家,以后日子过得再苦,我谁也不怪,但是要是不让我去当兵,我肯定会埋怨他们一辈子。”

  参军离家时的场景是王庆毅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幕,他介绍:“走的时候,从小没有上过学的母亲哭着和我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让我一生难忘。她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不要在我离开部队的时候让别人戳脊梁骨。”当汽车行驶在远离家乡的公路上,王庆毅将母亲的话默默记在了心中,更暗自坚定一定要在部队干出个样子来,当一个好兵,当一个有本事的兵,为父母争口气,两年以后,要穿着军装光荣回家。

  王庆毅在整理教学帮带资料。

  不肯服输的“愣头青”

  2004年,刚刚走进部队的王庆毅在训练中并不突出。文化程度低、领会能力弱、身体不协调、体能素质差……一系列状况给他的军旅梦浇了一盆冷水。“我的年龄在同批新兵中就算大的,第一次穿着军装走队列还顺拐,这让我觉得丢人,非常不好意思。”王庆毅说,尽管那时的自己晚上经常用被子蒙住头偷偷流眼泪,甚至害怕实现不了对父母的许诺,打起了退堂鼓,但一件偶然发生的小事却让自己重拾了信心。

  “当时新兵连的班长比我入伍早两年,年纪还比我小,训练期间,我突发高烧,他将我带回宿舍,把被子和大衣都盖到我身上,还为我煮面条,这让我在迷茫和自我怀疑中,重新感受到军队的温暖。”王庆毅介绍,班长对自己的鼓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内心涌起为班争光、为父母争光的必胜决心。身体不协调,王庆毅就练协调性,在操作间、在班里,在任何可以练习的地方和时机,一个个简单的动作他练了一遍又一遍。体能素质差,他就从最基础的练,俯卧撑、仰卧起坐,不到精疲力竭不罢休。武装越野,他腿上绑上沙袋、身穿防弹衣跑十公里,累极了,把嘴唇都咬破了,他就用袖子一擦继续跑。

  三个月的新兵连时光非常短暂,下连后,王庆毅到了博山区中队。他说:“我把目标定为每一天、每一个月、每一个季度,当时我就专注于今天要学会什么动作,这个礼拜要参评内务标兵,这个月我要争取被评为优秀士兵,这个季度考核要取得什么样成绩,全年总结我能不能被评为优秀士兵,给家里发张喜报……”

  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年终考核时王庆毅的军事成绩全部达到良好以上,中队年终评功评奖,他凭着毫无争议地以最高票取得到了优秀士兵,也让他后来的军旅生涯步入正轨,并于2008年初被调入武警淄博支队教导队。

  王庆毅为大家演示摔擒动作。

  “逆袭”人生的兵教头

  “没想到我还能去训练别人,当时我既激动又期待,同时更清醒地认识到,要扮演好教员的这个角色,对于我这个只有四年兵龄、学历只有初中的普通兵来说,知识储备、工作中的方法经验都和实际的岗位需要相差太远。”王庆毅说,为了不因为经验的欠缺而误人子弟,自己把所有与训练有关的教材全都翻了出来,对各科目的备课试讲试教、军事训练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和讲解、训练内容的落实与把关等等一些内容一本本地翻,一页页地看,更果断地卸下思想包袱,向老教员去学如何带新兵,然后再找没人的地方自己偷偷地去练,慢慢的,王庆毅才看出了苗头、学出了劲头,从而为自己在8年的士官教员的岗位上实践,积累了原始的第一桶金。

  2011年,武警山东总队通知各支队做好“滨海-11”演习准备,并确定以处置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为课题进行临战演练。武警淄博支队将处置突发事件的重点科目—防暴队形使用交给王庆毅进行教学准备,并组织基层抽调上来的42名军事骨干进行先期的相关训练,为支队抽调的参演兵力临战演练奠定基础。“当时的我接到通知以后,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因为在我当时入伍的7年里,作为执勤支队的我们别说练过,见都没见过,更别提组织别人训练了。”王庆毅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这是我们总队近年来搞得第一次演习,支队从上到下都在忙着准备事项,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硬着头皮扛了下来。”

  于是王庆毅再次发扬自己刻苦学习的优势,把所有与训练有关的教材全都翻了出来,《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训练指导法》新旧两个版本的电教教材,最后他终于在《分队警官训练教材》上找到了相关的训练内容。在自己吃透了相关的理论以后,王庆毅白天就带着各中队的训练骨干一遍遍地排练队形,推演实战应用的效果,晚上就带着大家将白天训练的心得编写成书面教案,供各单位更好的参照训练。

  从懵懂到视野开阔,从一个只会打工的社会青年蜕变成一名武警部队的标兵教练员,部队的生活伴随了王庆毅的成长,而他也在从军过程中立足自己的平凡岗位,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把一切难题拿到实干中去破解;把一切机遇落实到实干中去把握;把一切目标放到实干中去实现,实现了自己新的人生跨越。“今年是我当兵的第16个年头,我的部队生活还剩下4个月07天。”王庆毅感慨道:“在部队的时间无论长短,我仍抱着感恩的心去发挥一名老兵的光和热。离开军营的那天,我会有底气的说我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也没有辜负自己16年青春的时光,更没有辜负部队的培养,没有丝毫的后悔。”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阳 通讯员 聂广鹏)

  王庆毅(右一)组织官兵障碍训练。

  王庆毅(左二)带领士官帮带小分队在基层进行帮带。

  王庆毅在教大家如何组织勤务训练。

责编:鲁中晨报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