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武:我用真心换脱贫|主题宣讲 · 榜样力量(四)

··

  7月13日,全国民政系统“为民爱民同心战疫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宣讲活动在京举行。民政部政务微信推出“主题宣讲·榜样力量”系列报道,陆续讲述8位宣讲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脱贫攻坚一线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江西省莲花县民政局驻村第一书记林海武的倾情讲述!

  这里,

  曾是零收入的空壳村,

  这里,

  又是生机勃勃的产业村,

  他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

  扎根群众,为村民出谋划策,不遗余力。

  他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帮村民树立必胜的信心。

  他就是凡家村驻村“第一书记”——林海武

  我用真心换脱贫
  林海武

  大家好!我叫林海武,是江西省莲花县民政局驻湖上乡凡家村的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5月我来到凡家村,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带领全村摘掉贫困的帽子,走上富裕的道路。两年多的经历,我深深感受到凡家村人对脱贫致富是多么渴望,深切理解到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是多么坚定,也深刻体会到“第一书记”、扶贫队长这一副担子有多么重。下面,我就向大家讲述一下。

  凡家村一共有245户10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66户283人,约占总人口的28.3%,是萍乡市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两年间凡家村发生了许多令我难以忘怀的事。

  记得2018年5月19日,我一进村就特别吃惊!到处破破烂烂,垃圾东一堆西一堆,空气里飘着臭味。一些村民无所事事,挤在几个小商店里打牌。那时,他们看我的眼神很麻木。

  这样的贫困村,扶得起来吗?我心里暗自打鼓。

  可没等我仔细琢磨,村民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村委会的大门被锁了!既不是村干部干的,也不是门卫锁的,而是村民自己带着锁让村委会“关门”了!

  门上挂着“铁将军”,门口坐着位老爷子,这反而让我静下来了:老百姓愿意上门“讨说法”,这是好事,还有沟通的希望。

  原来这位老爷子姓刘,家里三个儿子都在当兵。2017年老刘不幸患上了肾衰竭,每年医疗费要花二十多万,家里实在负担不起,于是他希望能进入低保或者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样可以报销更多医疗费。然而他的儿子们都有稳定的收入,不符合条件没法办理。

  从那时起,老刘就天天“要政策”,想通过“闹”得村干部不得安宁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过了一阵,他发现这样不管用,就想到锁村委会大门逼着村干部“就范”的办法。

  我把他的怨言一一记录下来,告诉他回家等消息,我要想想这事怎么帮他解决。第二天,我带着笔记本和材料上门,正瞧见老刘带着他的“铁将军”准备出门接着“闹”。

  看到我上门老刘很惊讶,他好像突然意识到我不是在忽悠他,昨天说的也不是场面话,是真的用心要帮他解决问题。

  老刘的脸色变得温和了。他搬条凳子与我坐在一起,他提出他的想法、要求,我给他详细说明政策、建议。接下来帮他解决医疗费的问题,我在多个单位之间来回奔跑,还帮他申请了临时救助,并在网络上帮他筹集善款。多方努力后,医疗费有了着落。后来,我又帮他筹款,买了一批鸭苗,让他的家庭收入增加不少。有一天我去他家回访的时候,老刘突然拉着我的手,双目注视着我。他说:“林书记,你瘦了。辛苦你了!”

  这时候,我突然体会到,用心用情为老百姓办事有多么重要!当他们不信任你的时候,就会采取很激烈的方式去争取。只有把他们当成亲人,真正跟他们想到一处、做到一处,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

  要说我的办事方法也没多特别,就靠一个“磨”字。听起来没难度,但是想解决陈年顽疾,不“磨”还真不行。

  31岁的小李上有一对老父母,下有一个弟弟在外打工。这个家在他患上尿毒症换肾之后陷入了困境,吃药、看病花钱如流水一样。

  病痛的折磨、债务的重担,让小李变得很消极,失去了脱贫的信心。面对来访的村干部他极不配合,拒绝和上门的任何人聊天,最多就说一句“你们都是假的!你们都是作秀!”。

  然而凡家村作为深度贫困村,经常有上级部门来检查扶贫工作,每当这时,小李就会坐在家门口,大声嚷嚷:“我欠了这么重的债,我脱不了贫了!”

  这样一块硬骨头,我几乎日日上门做工作,他的家人下地种辣椒,我也跟着去种辣椒,到田里拔草,我也帮忙拔草。从开始的堤防、不信任,到渐渐可以沟通现存的困难和问题,一起商量解决办法。后来我通过扶贫干部捐款、网络筹款等方式,筹集了近12万元,帮小李还了债。换肾后,他还需要长期的服药就医来维持健康,我又为他办了低保,同时落实了产业扶贫政策,帮他申请了小额贷款,搞起了小型养殖。

  如今的小李家已经大不相同,家庭收入也有了显著提升。小李一家四口,从过去每人每年全部收入仅4千元,到如今每人每年除去开支,还能盈余1.5万元。年初还盖起了新房,现在老远见了我,就要拉进屋里吃饭。

  小李家的变化,是凡家村的一个缩影。这两年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原来零收入的“空壳村”变了样,去年村级集体经济已超过16万元;群众家庭收入显著增加,全村人均增收2000多元。

  除了上门“磨”,我还有一个工作法宝,就是集中党员群众的智慧,发挥党员先进带头作用。

  曾经有村民跟我说,村里商量事,就你能聚得齐人,别人可号召不来这么多人“捧场”。其实不是我有什么特别的号召力,而是会提前跟村民打招呼摸情况,问问大家什么时候有时间,想在哪里开。这样小小的“预告”就能将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村里的大事小事也有了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

  可村里的大小事,并不是每次都能顺利商定,一旦涉及自身利益,气氛就激烈起来。有村民听说要拆除自家房屋,立刻气得跳起来:“你们谁敢拆我的房,我就拿刀捅死你!”

  有一次刚公布拆房计划,就有一名村民立刻站起来大喊“我不同意,老陈家也在那片,他家拆了我才拆!”会后我去了他家,听他的心声,给他分析利弊。“你是党员,老陈不是党员,你一带头,老陈肯定也拆了。咱们村就能变得更好,你说是不是!”一番话让他意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应当发挥先进带头作用,为全村变得更美更好做出贡献。

  两年来,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两年来,我将陷入贫困的村民当成我的亲人,为使他们脱贫致富不遗余力;两年来,我出过车祸,动完手术还落下手掌麻木和疼痛的后遗症,父亲患病我没法回去照顾,母亲至今无法原谅我,我常常不在家,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和学业……我对家庭有诸多亏欠,可是又想到,那66户贫困户,也是66个家啊,他们更加的困难、痛苦,需要有人在这样的时候拉一把。

  如今的凡家村,沥青路通到家家户户,山上山下都是忙碌的身影,光伏发电、桑葚种植、商品猪养殖、鸡鸭养殖等项目奏效,让村里281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2年时间虽短,但凡家村成了我一生的牵挂,我还会继续想着村里的发展,为她变得更美好做贡献!

责编:徐玲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