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发布工业强市19条 全力打造“智造济南”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谢玮 济南报道

  记者从济南市工信局获悉,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智造济南”,济南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实施意见》(济发〔2020〕16号),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出台导向鲜明、目标明确、政策有力、保障到位的19条政策措施,真金白银打造一流的产业发展生态。

  1.树立鲜明的目标导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确立务实的发展目标。逐年提升工业对全市经济的基础支撑作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0%以上。到2025年,工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巩固提升工业基础地位,形成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提升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企业发展、绿色发展四大发展能级。

  3.构筑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围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明晰产业发展领域,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着力打造37条产业链,40个产业集群;着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4.实施重点突破攻坚行动,加快工业经济跨越赶超发展。集中攻坚中国算谷、中国氢谷、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培育5000亿级产业集群2个,2000亿级产业集群2个以上。

  5.树牢工业强市的鲜明导向。

  始终保持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定力,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把工业作为城市能级的战略支撑和产业能级提升的主攻方向。强化战略规划引领,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提升省会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在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作用,引领和带动黄河流域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考核导向,按照工业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的目标导向,将工业经济主要指标等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

  6.加大空间要素保障力度。

  强化工业发展空间保障,划定不低于建设用地总面积30%的工业用地保障红线。每年新出让的工业用地占年度出让土地的比例不低于30%。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每年盘活的低效用地,优先支持工业发展,支持重点产业项目用地。加大市域产业统筹力度,突出园区核心载体作用,推进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

  7.加大投资支持力度。

  更大力度推进存量崛起。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补贴“零门槛”申报,对普通技改项目给予实际设备投资额10%的奖补,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整生产线、整车间和整工厂的智能化改造项目,分别给予设备投资(含软件)12%、15%和20%的奖补,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更大力度推进增量激活。加大工业项目谋划招引力度,到2022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2019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工业投资占比提高到25%以上。

  8.加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保障力度。

  推进流程再造改革,在获得电力、信贷、用地用水用气等方面再推出一批新流程。开展用能权、排污权、用水权交易试点,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和园区开展绿色化改造,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集聚区),对经市级以上认定的给予一次性奖补。

  9.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支持力度。

  建立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梯度培育库,进一步支持企业上台阶,每新上一个百亿元台阶奖励200万元,每新上一个10亿元台阶奖励50万元。完善“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工作机制。

  10.加大创新驱动激励力度。

  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支持重大产业和关键技术突破创新。推动引进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基地,支持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平台、算力数据平台、检测检验平台、适配验证平台建设。新获批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扶持。

  新获批省级研发机构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扶持;新获批市级研发机构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扶持。到2022年,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000家。对经市推荐的获得国家、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项目的企业(第一完成单位),给予配套奖励。打造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6+N”平台,到2022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400亿元。

  11.加大品质标准提升激励力度。

  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标准制定、修订,到2022年,制定国际、国外先进标准达到40项,制定国家标准达到2200项;行业标准达到3000项;地方标准达到3750项。提升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企业商标品牌培育、保护、运用意识和能力,到2022年,全市高端品牌培育企业总数保持全省前列。鼓励济南产品在地应用,建设“济南工业大数据平台”,定期遴选发布《济南优势工业产品目录》,加强产销衔接力度。支持制造业企业和优质电商平台联动提质,积极发展在线新经济。

  12.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加快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对高新技术等高端前沿产业,可不受电压等级和用电量限制。适时延长国家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期限,对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实施差异化电价补贴政策。抓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加大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力度,完善企业减负降本长效机制。

  13.加大金融支持服务力度。

  深入推动产业和金融合作,对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发展产业链金融、融资租赁业务,促进降低产业链整体融资成本。持续提升“五位一体”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推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14.加强人才引育保障力度。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领军人才持续稳定支持机制。支持职业技能培训载体建设,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标准厂房或新型产业发展用地政策建设职工集体宿舍。

  15.加大服务企业体系建设力度。

  持续完善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支持“济企通”服务企业云平台提升功能水平,打造企业版“12345”。强化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树名企、创名牌、育名家”三名工程,让名企名牌名家领跑城市高质量发展。

  16.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

  健全完善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制度,严厉查处侵犯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各种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持续提高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营造法治、透明、公平的政策环境,持续完善精准支持政策。加快推进“五减”改革,力推清单之外无证明,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涉企事项全部容缺受理。

  17.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市级领导分包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机制,成立济南市工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8.加强财政资金精准支持。

  每年设立不低于20亿元的工业发展扶持资金,优化完善市级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运行机制,提高精准性和及时性。对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的区县实施市级财政专项激励。

  19.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大力弘扬制造文化,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崇尚实体经济、崇尚创新、支持制造业的浓厚氛围。定期召开工业强市大会,建立完善先进企业、优秀企业家激励机制,凝聚全社会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责编:肖阳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