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金银”的南泥沟,怎样走出脱贫“新路子”?

··

  芒种时节,206省道旁的乳山市冯家镇南泥沟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金银花香气四溢,朵朵淡黄花苞迎风摇曳;海棠树上缀满青色果实,亟待时间酝酿成熟;黄垒河旁,大片丹参开出紫色花朵,小心包裹着颗颗珍贵种子……

  6月5日上午,刚刚赶完大集的村民冯夕花拿着小凳和塑料桶,匆匆来到金银花田里。挑上一株结满花苞的金银花丛,冯夕花手脚麻利地干了起来。

  “金银花的花苞药效最好、最值钱,一旦开了花,价格就一落千丈了。”冯夕花一边说,一边将摘下的花苞扔进桶里。

  金银花的采摘期很短,最近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地里就有不少村民在采摘花苞。1斤花苞5块钱,冯夕花一天能摘20来斤,挣上百十元钱不在话下。

  “这比出去打零工强多了,就在自己家门口,时间自由不说,还能照顾家。”摘了五六年金银花,冯夕花对自己的这份工作很是满意。

  与金银花田相距不远的海棠园里,73岁的曹风开正穿行在果树间清理杂草。曹风开是村里的贫困户,以前靠种地过活,年收入很低。2016年,村里建起了海棠园,曹风开成了这里的管理员。贫困户的称号,早已成了过去式。

  海棠园里都是杂活,除草、疏果、施肥,曹风开干得很起劲,“在这里干活,比种地省心多了,不用外出打零工,一年就能挣上六七千元,日子比从前好过多了!”

  眼前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南泥沟村如今的真实写照:村里有产业,村民有事干,大家心里有底气,生活更有希望。

  从曾经的“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到现在村民平均年收入1.5万元,南泥沟村是怎样一步步摘了帽?南泥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建岐道出了其中缘由——引入特色产业,多条腿走路,多元化发展。

  曹建岐说,以前的南泥沟村经济薄弱,没有增收的产业,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2013年,村“两委”去临沂考察金银花种植,就此为村里引进了首个中药材产业项目。

  “金银花的市场需求量大,耐干、抗寒,只需种植一次,平时保持管理即可,对技术要求不高,非常适合村里种植。”南泥沟村从临沂请来了技术员给村民们上课,金银花很快在村里落地生根,第二年就见了收成。

  光种植可不行,还得保障销路。南泥沟村在探索中摸到了“门路”,与安徽亳州一家药企建立了合作,实现了“产销一条龙”,年收入达10余万元,还解决了村里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苦了许多年的南泥沟村村民们,终于在金银花种植上尝到了甜头。今年,金银花的市场行情水涨船高,村民们摘起花苞来劲儿更足了。

  金银花项目做起来了,村“两委”一班人的心思又活络起来,盯上了村里散种的海棠树。村子对面就是一家罐头厂,每年都为收购海棠果而发愁。曹建岐等人主动上门求合作,与企业建立产销关系,村民摘下的海棠果直接拉进厂子里。

  “现在,村里的海棠园已经有50多亩了,由村集体集中管理,吸纳贫困人口作为劳动力,带动他们增收。”曹建岐说,这50多亩海棠园,每年能为村里增收3万多元。

  为摆脱贫困村的帽子,南泥沟村不断探索新产业,实现“多条腿走路”。然而,缺乏启动资金,成了村里最头疼的事。2019年,南泥沟村的帮扶单位——威海市政府办公室为村里送来了30万元帮扶资金,再加上100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羊肚菌项目在村里落了地,一座座大棚燃起了村民的新希望。

  “羊肚菌是合作经营项目,村里投资130万元,每年有10%的稳定收益,风险低,还能吸纳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增加村民收入。”南泥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邹东方说,羊肚菌上市后,预计每年能为村里增收10多万元。

  在威海市政府办公室的帮扶下,南泥沟村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的产业规模,利用150余亩闲置河滩地,发展丹参种植项目。为了规范种植,威海市政府办公室协助南泥沟村党支部领办了合作社,将金银花、海棠、丹参等产业项目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并为村里注册了“南泥沟”商标,申报了金银花、海棠果的绿色食品认证,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内涵”。不仅如此,光伏发电、水肥一体化设施等帮扶项目也相继落户村里。

  眼见村里一天一个样,南泥沟村又有了更长远的打算——搞丹参育苗及羊肚菌深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前不久,曹建岐奔赴青岛考察羊肚菌及中药材的深加工设备,新引进的猕猴桃项目也在推进中,麦收后,还有一批羊肚菌大棚要开始建设,村里的日子越发红火起来。“上级和帮扶单位给了村里这么多资金和扶持,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干出个样来,不仅要摘掉贫困的帽子,还要走上致富的道路。”曹建岐满怀信心,特色产业成了村里的“摇钱树”,遍地结硕果,处处有金银!

  ■脱贫手记

  开出“新方子” 走出“新路子”

  徜徉在南泥沟村,每一处崭新气象都在诉说着村里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没有增收的产业项目,到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南泥沟村在找准贫困“痛点”的基础上,不等不靠,积极发展多元化种植产业,为村民增收找到了新路子、新点子。

  在发现因地制宜的好项目后,村“两委”果断走出去,把金银花种植项目引进来;同时,巧妙盘活村内闲散资源,将原本不成气候的海棠树种植,变成了村民增收的新“法宝”,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了产销一体的全新蜕变。这不仅让村民有了奋斗的干劲,也让大家看到了土地孕育出的新希望。

  脱贫攻坚,不能单打独斗,而要群体作战。在威海市政府办公室的帮扶下,羊肚菌、丹参种植等特色产业项目纷纷落户南泥沟村,既因地制宜,也顺应市场需求,脱贫致富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脱贫攻坚不是“一阵风”,更不是形式上的脱贫,而要把脱贫的动力与致富的种子深埋在村民心中。如今,金银花、海棠园、羊肚菌、丹参、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在南泥沟村蓬勃兴起,共同绘就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幸福画卷,为南泥沟村村民的美好生活带来生机和希望。

责编:金文馨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