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型”政策+“保姆型”服务 东营打造招才引智强磁场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唐梦琳 东营报道

  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靠什么?答案只有一个:人才。

  人才兴则东营兴,人才强则东营强。东营深知这一点,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连续5年举办东营学子家乡行”人才招聘活动,搭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双选平台;各县区立足实际,纷纷出台“双招双引”干货政策,真金白银引进企业和人才资源;“一企一专员”的精准对接,双边发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东营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和吸引各类人才,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招才引智强磁场。

  不拘一格降人才

  “有了职称,这干起农活来更有劲了!”从未发表过论文,只有大专学历、养牛多年的李连明,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评上中级职称。而像他一起评上职称的农民,东营市总共84人。

  农民评职称是个新生事物,东营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全省率先试点,蹚出了一条可供推广、可供借鉴的农民职称评审模式,科学选拔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有能力、懂市场、会经营、敢创新、勇开拓的“土专家”“田秀才”,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除了基层人才,东营市还将目光瞄准高校英才。2018年以来,围绕东营市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利用寒暑假举办了五届“东营学习家乡行”,参与企业数量达到1843家,现场达成意向2.43万余人次,全力给广东营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双选平台,重点满足了我市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及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搭建人才“大舞台”

  东营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营市构建了以石油化工、橡胶轮胎、有色金属、石油装备等与石油相辅相成相涉的工业体系,培育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这些产业、企业、企业家,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可靠的依托、最有力的支撑。

  东营围绕”5+2+2”产业需求,不断搭建人才平台,全省首创建设渤海工匠学院,着力打造重点面向企业职工的“没有围墙”开放办学的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统筹市内包括职业院校、社会化职业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和胜利油田培训机构等各级各类优质培训资源,以培训急需、紧缺的高级工以上工匠人才为目标,量身定制培训项目,探索创新办班模式,重点实施好高层次技能人才研修、“政企共育”培训、金蓝领培训以及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系列优质、高端培训项目,履行好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评价三大职能,引导政府部门、企业主体、行业协会三方参与,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技能人才综合培训基地、技能竞赛综合服务平台和技能人才综合评价中心。“力争通过3年的时间,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全市新增技能人才3万人以上。”

  同时,聚焦激发活力,全力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在部分学校、医院开展试点,分级分类下放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公开招聘等人事管理权限,为事业单位发展放权松绑。在全省率先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企业自主评审职称试点和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试点,变“专家评为东家评”,引导企业建立了薪酬待遇与评价结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真金白银的“干货型”政策

  4月,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双招双引”20条政策,每一条都是真金白银、诚意满满,力邀企业和人才精英选择东营。

  每年选聘5-10名“汇智学者”特聘专家,5年管理期内每年给予20万元岗位经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每招收1名博士后人员,给予10万元经费补助;对新评定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山东省技师工作站或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对新评定的市首席技师工作站给予10万元补助资金......不止如此,20条真金白银的政策包含了外资奖励、投资奖励、发展贡献奖励、资金配套扶持、高管奖励、用地用房补贴、社会引荐人奖励、“高精尖缺”人才奖励、平台载体建设奖励和人才引进奖励十大奖励机制,最高奖励甚至达到了1亿元人民币。

  保姆型服务 营造人才最优环境

  当今正处于人才竞争白热化阶段,服务就是环境。东营积极推进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致力于为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最优”环境。

  “东营优才卡坐飞机可以享受优先通道、头等舱休息室,客运轮船医院一样畅通出行,而且体育健身、文化旅游等方面都全包了。”今年,胜利油田技能大师孙汉军就领到东营优才卡,享受签证、居留、职称评聘、子女入学、交通旅游等22项绿色通道服务。同时为每位高层次人才“一对一”配备服务专员,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相关审批许可及服务事宜由服务专员实行全程代办或带办,实现了“保姆”式贴心服务。

  不仅如此,人社部门对企业更是实现上门服务。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工作思路,在全省率先实施企业用工精准对接专项行动,组建7支企业用工服务队,全市人社系统610名干部职工与1907家“四上”企业实现“一企一专员”精准对接,帮助企业解决用工6197人。

责编:赵静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