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四大产业集群 申长友亮出东营“转型路线图”
··
大众网北京3月5日讯(特派记者 王宗阳)今天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在会上发言。他说,为防止东营这样的资源型城市“油尽而衰”,要积极培育新兴主导产业。同时,要进一步加快交通发展,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山东团全体会上发言。
申长友在发言中说,东营作为石油资源型城市,在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冲击下,面临城市转型和经济升级的双重压力。东营保持定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从四个方面推动转型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东营着力提升地方经济实力。2016年,东营生产总值达到3479.66亿元,同比增长7%;公共财政收入221.8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好于同类石油资源型城市,地方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提高到89.3%。
东营重点打造了一批优势主导产业。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过去东营70%的GDP、70%的产业和70%的财政收入均来自石油。经过多年努力,东营培植起了石油化工及盐化工、橡胶轮胎及汽车配件、有色金属、石油装备四大产业集群。
申长友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东营石油炼化能力达到6900万吨,是全国地炼能力最大的地级市;子午线轮胎产能1.68亿条,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石油装备制造业产值678.8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主导产业8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0%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5.47%。东营开展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对679家化工生产企业完成“三评级一评价”(安全评级、环保评级、节能评级、综合评价),列入“差”等的175家企业已关闭。在橡胶轮胎产业上,东营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7家轮胎企业入围全球轮胎75强。
此外,东营培植了一批骨干企业。其中,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32家,1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7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申长友说,东营形成了突破崛起的发展态势。东营有发展基础、有开发空间,有条件打造成为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东营拥有未利用地400多万亩,是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有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区、东营综合保税区三个国家级平台和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特别是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区,是继陕西杨凌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农业高新区,省委、省政府组建了高规格的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各项工作高点起步。中以农业科技生态城列入我国和以色列两国政府合作共建项目,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组建了现代农业研究院,实施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中试孵化基地、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东营正在完善创新平台,实施高端项目,打造“农业硅谷”。在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方面,东营港“十三五”内建成亿吨大港,胜利机场向区域中心空港的目标迈进,作为沿海高铁、京沪高铁二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已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将构筑起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提升发展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