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不只是诗词 代表建议学校扩大课程范围
··
全国人大代表、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宋文新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
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
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张淑琴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
大众网北京3月4日讯(特派记者 孙杰 王宗阳)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大多数学校在开展传统教育时,只开设了经典诵读、书法等个别课程。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多名住鲁全国人大代表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都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建议,他们提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只有诗词,可以尝试探索将戏曲、中医等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传统文化课程中。
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说,目前开放的文化和网络环境,文化多元及信息对冲使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兴趣度下降。他建议,学校应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小学阶段应该以诵读经典为主,但是初高中学生就要注重认知与行为的结合。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多年前就开始将传统文化纳入德育教育。全国人大代表、该校副校长宋文新说,在学校里,从如何站、如何走、如何坐,再到怎么递名片,怎么与人交流都按照传统文化的方式来教。但是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也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我们会学三字经、弟子规,也会学一些大学起点的传统文化课程,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是不是真正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
虽然国家对于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范围有明确规定,但是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张淑琴却在传统文化教学中遇到了新问题。“现在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基本都是开展经典诵读,其实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很多。”今年,她准备建议相关部门能否考虑将戏曲引入小学校园。宋心仿在建议中也提到,学校可以探索引进名家辅导,开设国学第二课堂,开办古典音乐、舞蹈、书法、诵读、国画等学生社团,营造出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
3日下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就“诗词大会热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应覆盖教育的各个阶段,应融入在教学体系中,融汇在教材中,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传统戏曲、国画、书法、中医药、中国传统体育也应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