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大棚托底,脱贫致富一点不愁

··

  2月26日清晨6时许,太阳擦着天际露出久违笑脸。

  迎着朝霞,家住经区崮山镇邵家庄村的蒋立霞早早拾掇好出门,戴上口罩一路小跑往村西的草莓大棚赶去。

  “最近大棚收到不少草莓订单,人手不够,我去帮帮忙,还能赚点外快。”蒋立霞笑着说,别看这会儿只是在大棚“打零工”,收入却很可观,“收入一点没受疫情影响,赚的还是记件手工活的两倍呢。”

  今年41岁的蒋立霞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丈夫因病去世,加上身体原因,多年来只能依靠接村周边服装厂、电子厂的手工活维持生计。

  转机出现在3年前。2017年,蒋立霞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次年2月,邵家庄村又成立威海苕佳润升甘薯专业合作社,建立甘薯育苗扶贫产业大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虽说纳入贫困户对入不敷出的蒋立霞来说是件好事,但年纪不大就被扣上这顶帽子,心里总不是个滋味儿。恰好此时,村里新建的甘薯大棚对外招工,村内的贫困户可优先录用。得了消息,蒋立霞第一个报了名。

  “在家门口干活总比戴着‘贫困户’帽子吃政策好。”蒋立霞说,起初只想着在家门口打工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有份稳定收入,从不敢想大棚还能带她致富。

  但令蒋立霞没想到的是,“致富”这个愿望竟成了现实。

  每年2月份开始,甘薯大棚便开启“忙春耕”模式:翻地、育苗、开苗、育种、移栽、施肥……一直忙到10月,地瓜大棚才能再次“安静”下来。而这期间,每阶段的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工。

  “从2月一直忙到10月,基本上每天都有事干。”蒋立霞说,忙归忙,心里乐开了花,“一年下来,不仅有3万多元的固定收入,年底还能拿到大棚10%的分红呢。”

  去年,利用地瓜种植的空窗期,邵家庄村决定拿出两个大棚试种草莓,这也让蒋立霞看到了新机遇。“以往10月份之后,就闲在家,收入也就断了档。”蒋立霞说,现在好了,2月到10月忙地瓜种植,8月到次年5月还有草莓生计接档,一年下来一天都不得闲,腰包也越来越鼓。

  忙活一上午,转眼已到了接单时间。上午11时许,配送员已来到大棚外,蒋立霞起身将刚摆放好的草莓礼盒送到配送员手里。交接完订单,蒋立霞在大棚外换上新手套、口罩后,又走进棚内,蹲在垄地旁,拿起礼盒码放起草莓。

  手头忙活着把一颗颗鲜红的草莓装进礼盒,蒋立霞心里也忍不住敲起算盘:收完草莓,5月后又能接上地瓜大棚的种植活,基本生活开销完全兜得住。闲暇时间,再干些村里帮找的手工活,一年算下来还能攒不少钱。“有了大棚托底,脱贫致富一点不愁。”

责编:刘铭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