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临沂⑲:桃木精琢桃香满溢,世外桃源孕育蒙山绝美桃木

··

  大众网·海报新闻临沂5月29日讯(记者蒋松群 见习记者 寇晓晨 阚秋晨 蔡相莹)桃木,五木之精也,自古便是佛道神木,有镇灾辟邪之说,亦有“仙木”的美誉。“居不可无桃”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表达了人们对人生的吉祥、平安、健康、长寿的向往和追求。5月28日上午,由大众网•海报新闻与远通集团临沂国华、宝华一汽奔腾4S店主办、临沂市体育摄影协会协办的“追临沂‘沂起’奔腾·寻找临沂文化符号”活动走进蒙阴县桃墟镇。“神仙拥出蓬莱宫,香色赤颜自天成”,看蒙山桃木国色天成,闻桃木清香馥郁迷人。

  

   

  上午10时许,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桃墟镇桃木雕刻展示馆,一进门,未见其木,先闻其香,走近了才看到满屋精雕细琢的桃木艺术品。“吉庆有余”、“五谷丰登”、“平安如意”、“松鹤延年”、“龙凤呈详” 等等作品,生动形象、造型古朴,更有木梳、木剑、桃木家具等实用性与美观性并存的物件,浓郁的古典气息混着清冽桃香向采访团扑面而来。

  

   

  蒙阴多山地丘陵,勤劳善良的沂蒙人自古就有栽植桃树的习惯,素有“中国蜜桃之都”的美誉。桃墟,自古亦有天下桃都之称,蜜桃栽培历史悠久,桃木资源极其丰富。桃木避邪,民间传说久矣,门神和对联的原型就是桃符,古时人们把桃做成木板,上刻神荼郁垒二神,挂门两旁,令鬼邪不敢入。在沂蒙山区,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给孩子佩戴桃木剑、桃木手提篮的习俗,藉以祈求孩子百邪不侵、茁壮成长的美好愿望,蒙阴,中国蜜桃之都,佩戴之风尤盛。从而也催生了该地区桃木工艺制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今年49岁的石绍松是桃木雕刻第四代传承人,他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桃木工艺品的题材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当中,代代承传,表现了民族心态,体现了时代特色。先人创造了许多向往自由、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桃木雕刻品。桃木雕刻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比拟、双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雕刻艺术形式。雕刻花纹繁多,仅桃木剑就有近300种。

  

   

  石绍松说,要完成一件完美的桃木雕刻工艺品,品质上乘的原料必不可少,一件桃木雕刻至少由三四块优质桃木拼接而成,精心挑选过的桃木烘干后,配以沉(凹)雕,浮(凸)雕,圆(立体)雕,通雕(多层)和锯通雕(单层)五种雕刻技法,机器与人工通力合作,依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装饰,将这些雕刻技法单独或综合地灵活运用,来表现不同的形式美。然后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再根据作品需要,将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要顺着木的纤维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最后进行多次打蜡、上漆,一件桃木雕刻就完成了。创意和想法也至关重要,几乎每件作品都有石绍松的巧妙构思。像门口摆放的寿星像,寿星手中的寿桃常常硕大饱满,但石绍松的寿星像寿桃则是稍“瘦”一点,取谐音“寿”字,像这种“小心机”藏在每个作品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黑龙江、青海、安徽等地,出口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

  

   

  蒙山桃木公司的工人正在手工雕刻

  生活在有着“天下桃都”之称的桃墟镇,石绍松在桃木的世界里长大,但一开始,他并不喜爱桃木雕刻。可当他渐渐长大,了解到许多桃墟镇与桃木的历史渊源,他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触动。为桃木文化感动的同时,他决定担起挖掘桃墟镇桃木文化和传承桃木经典文明的重任。虽背负压力,可他仍决心将桃木文化发扬光大。

  

   

  绝对不让桃木文化失传,这是石绍松掷地有声的承诺,非遗文化也正是在这一代代执着坚定的薪火相传中得到传承。就像为本次活动助力的一汽奔腾,、执着坚守、无惧挑战、敢于创新,成就专属奔腾的辉煌未来。

  

   

责编:李洪鹏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