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援汉医生:带痛风药上前线,母亲叮嘱他多救人

··

纪洪生和患者交流。受访者供图

  52岁的纪洪生来武汉前,同为医生的妻子为他准备了一个月的药。因有痛风病史,他需要一直服药。

  纪洪生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三科副主任、山东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已经在武汉新冠肺炎重症病区奋战50多天。

  作为重症专业医生,纪洪生自认为见惯生离死别,但到武汉时仍觉不一样:“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感染前,可能还在跳广场舞,感染后有的因为基础病比较多,来了很快就不行了,而且可能传染给你。”

  近两个月来,对重症患者的救治手段不断优化。纪洪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疫情期间,每周一和周四,他所在的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会进行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思路。在而治疗策略一个重要的改变是“关口前移”,“就是原来可能到一定的值才会采取下一步措施,现在是病情波动,就会采取下一步措施”。

  纪洪生说,因为时间比较长,想家是难免的,但大家都在坚持。好消息是,3月26日病区最后两名患者将出院,山东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也将踏上返程。

生活中的纪洪生。受访者供图

  同样的工作量,双倍的体力

  2月2日晚,由121人组成的山东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两天后,医疗队进驻改造好的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7西病区。

  当时,病区有近50名病人,都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最初,医院有重症患者死亡。

  纪洪生说,新冠肺炎存在太多未知,如果医护人员害怕了,技术就会走样,可能有十分力只能使出来五分。所以,不只是治疗,还要树立信心。好在,医护人员抗压能力都不错,一投入繁忙的工作,更顾不上害怕。

  防护服不透风带来的闷热,使体力消耗翻倍。

  最初,纪洪生和队友考虑:防护服是紧缺物资,而且脱换要半个小时,会增加感染风险,所以进病区前要少喝水,减少排尿。但事实是,体内的水分都出汗出尽了。

  更难受的是,护目镜勒得颧骨很紧,疼的时候会感觉恶心。

  穿着防护服工作,无法使用听诊器,听力也受到影响。此外,护目镜里容易产生水汽,影响视线。纪洪生说,医生“失去”听、看的能力,等于少了有力武器。和新冠肺炎不同,以前针对其他疾病查房时,通过仔细观察,医生能够发现一些问题。

  比如,血氧饱和度正常的情况下,医生可以看眼结膜,是不是缺血发白,或者手指头是否发绀,这些都是外周循环好坏、组织是否缺氧的表现。

  还有一个困难,是病房里的东西带不出去,在里面记录的东西需要在污染区使用手机拍照再发出去,存在电脑里。所以,医生进病房时,需要把患者资料都记住。

  “每个患者都希望医生对他是关心的,要是他问昨天检查结果怎么样,你回答不上来,或者卡壳,他心里肯定不舒服。”纪洪生说。

  新冠肺炎患者“憋”得厉害时,会有濒死的感觉,如果身边还有患者去世,更会恐惧。

  第一天查房时,有位老人问纪洪生自己会死吗。“我没考虑你会不会死,你肯定死不了,但你得听我的医嘱。”纪洪生说,他看这位老人的基础病不是很严重,才这样说,但老人根本不信。后来,不断有患者出院,老人才逐渐消除恐惧心理。

  有的病人焦虑、缺乏信心,治疗依从性较差。纪洪生便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心理疏导。他曾连续多天,每天用半个小时和一位患者聊天,被战友们戏称为“话疗”。

  3月22日,纪洪生所在病区还有7名患者,如今,5名患者已被转移,另两名患者计划将于3月26日出院。

纪洪生在查房。受访者供图

  “关口前移”

  纪洪生有痛风病史,一直服药,来武汉前,同为医生的妻子为他准备了一个月的药。

  出身于医学世家的他,父亲是同济医学院毕业的,在武汉上过学,已经过世。80多岁的老母亲在卫生健康系统工作,是疾控中心老疫情员。

  原本,纪洪生是瞒着母亲的,没想到到武汉一个星期后,在家人帮助下,老母亲和他视频通话,千叮咛万嘱咐:做好防护、努力救人。

  纪洪生说,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业内思路是对症治疗,提供生命支持。所以,重症学医生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比如,患者的器官只能撑五天,就想办法让它能撑十天,在这期间,可能病毒的侵害达到高峰开始下降,那就给了患者生机。

  新冠肺炎的治疗,一直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思路。纪洪生说,疫情期间,院区每周一和周四有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王辰院士等高级别专家有空就会参加。他觉得,治疗方面最重要的优化,是“关口前移”。也就是尽量提早对患者病情进行干预,防止患者从轻症转移到重症。

  气管插管有造成气溶胶污染的风险,此前,病人的氧饱和度实在上不来,才会插管。“原来是到值才会采取下一步措施,现在是病情波动,就采取下一步措施。”他说。

  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对医护人员的救治,绝大多数患者都理解,但也有闹情绪的。

  “有个老教授,因为住院过程比较麻烦,住进来便发泄了一通,对治疗也不信任。我就劝他,如果有不满意就来找我。几天后,他的症状改善了,护士嘘寒问暖,他觉得护理得也不错,最后还给我们道了歉。”纪洪生说。

  “我们来,就是一心一意救人,没有任何利益,所以关系很好处理。你像方舱医院,又是跳舞又是什么的,很融洽。”他说。

  最后的坚守

  病房里,体现人文关怀、团结互助的事情,经常发生。

  刚进驻病区时,纪洪生发现有位老太太,无法下床,生活不能自理,身边总有个小伙陪着。小伙是老太的儿子,也是确诊的,是轻症。小伙的父亲住在楼上病区。大家劝小伙离开,小伙说离开也行,想把父亲调过来。医院有规定,男女不能同病房,出于人性化考虑,医疗队就向医院提出申请,最终,医院也安排了。

  病区曾有护士患者,她们很体谅医护人员,主动提出帮忙扎针、护理患者。因为涉及行医问题,没有让她们帮忙,但大家心里非常温暖。病区里还有谵妄病人,认知功能有障碍,需要同病房患者注意,一名护士患者,便主动承担起来。

  还有位78岁老太,护士给她倒水时,总让多倒点,这样就可以少按铃,少麻烦护士。她出院时,深深地给医护人员鞠了三个躬。“语言很朴实,说我们远道而来,应该到她家里吃饭,大家都很感动。”纪洪生说。

  还有患者把所有医护人员名字记下来,写到感谢信里。

  病房外,许多爱心人士担心医疗队员吃不惯武汉的米饭,纷纷捐赠物资:大葱、煎饼、水饺、苹果。医疗队员就带到医院,分享给同行和患者。武汉当地企业,还特地到酒店做热干面,让大家品尝。

  纪洪生3月22日告诉澎湃新闻,病区前后收治90多名患者,其中出院74例,转到ICU不到10名。因为只剩几名患者,原来紧绷着、几乎天天去医院的他,现在可以隔天去一次。他说,自己除了身体偶尔疲惫,有时睡不着,整体状态还行。

  他坦言,来武汉支援已近两个月,想家是难免的,尤其是家里有小孩、老人的,看到其他医疗队返程,难免心理有波动,但大家一直在坚持。他女同事的父亲患白血病和肺癌,在单位住院,仍表示要坚守完成职责,大家都很钦佩。

  按照计划,3月26日,山东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也将返程。告别武汉前,纪洪生写道:“医者仁心在,春暖花已开。英雄凯旋日,健康心自在!”

责编:吕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